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为秦始皇献上盛世武器 > 64 第064章:掘地三尺 竹板这么一打呀……
    管猗听她的话, 有些疑惑。

    徐希没解释,眸光沉冷,低声下令, “通知护卫队戒备,把我们的人放出去,带上信号弹。”

    管猗看她阴冷的脸色,应了声,立马去安排。

    她的情报手很快撒出去。

    车驾缓缓行进, 路遇田地,劳作的农人立马远远跪下,不敢直视。

    徐希看地里没用代田法, 皱了皱眉,“此地县令长是谁?”

    卫程之前跟她一起做预案,可能会改道,沿途官员资料都录入了,打开箱子翻出来,“邓玉, 是周驹的同好, 前年刚升任的县令长,没赶上选官考核。”

    徐希神色微冷,“查一下此地农人亩产多少, 赋税如何,政令是否明白, 乡三老是否有教化。”

    卫程应声。

    消息还没查问回来, 远处上空升起信号弹。

    徐希眸光一凛,神色瞬间难看到极点。都没第一时间戒备。

    管猗立马吩咐戒备,带着人手前去围攻接应。

    蒙毅也召集护卫队, 严密防护,警戒四周。

    公孙萚也换了马过来,看徐希的脸色,从未见过的难看,担忧道,“阿希?”

    徐希深吸口气,眼中杀意闪烁,拿出她的神臂弩,双脚一踢马腹,“驾!”

    马儿飞速冲出去,朝着信号弹升起的方向。

    公孙萚连忙跟上。

    嬴政听有行刺者,徐希亲自带人去了,鹰眸诡谲。

    赵高瞥了眼他的神色,垂着头不敢再多说话。

    徐希赶到地方时,那刺客早已经被擒。

    他脸上刺了字,两眼怒恨狰狞,满口的血,被压在地上嘶声叫骂着,“楚人不灭,赵政休想安坐天下!”

    时解拿着他的武器呈给徐希,“主君,是神臂弓。”

    徐希拿过神臂弓,果然是和军中所用神臂弓一样,“是何人给你的这把弓?又是何人派你过来行刺?坦白从宽,抗拒定诛不饶。”

    “楚辞永存,楚人不亡,赵政必死!暴秦必亡!”男人呜呜的怒喊。

    “马上交代,我可向陛下求情饶你,否则你求死不能。”徐希冷肃的叱问。

    男人怒恨恶意的斜眼盯着她,“你先问问吕政,配不配!”

    咔嚓,剑出鞘。破空声划过。

    男人死死瞪大眼,人头滚落。

    时解张了张嘴,还没问出受谁指使......呢...

    “立刻展开搜查,命县令长,河内郡守,河内郡尉提头来见!”徐希怒声吩咐。

    管猗应声,“诺。”

    “此贼子所言,不必告知陛下。”徐希阴沉着脸,合上剑。

    嬴政听她去追击刺客,一剑斩之,眉峰微皱。

    赵高立马进言,“陛下,此地乃河内郡,是旧韩地,河内郡守周驹,是前任会稽郡守,亦曾受少丞相举荐。”

    嬴政面色沉暗,眸光深邃幽冷。

    徐希返回,跟他回禀,“陛下,神臂弓已流出,刺客脸上受过黥刑,时解正带人调查同伙,臣已经下令召县令长,郡守,郡尉前来。”

    “为何要杀刺客?”嬴政沉声问。

    “贼子对陛下不敬。”徐希垂眼回话。

    嬴政危险的眯起鹰眸,“可是言语污秽,蔑朕身世?”

    徐希脸色微变,抿唇未语。

    嬴政怒哼一声,“掘地三尺,缉拿同伙,三日未果,此地官员尽诛。”

    先到的县令长邓玉,脸色惨白,连滚带爬的过来跪地磕头求饶命,“陛下饶命!饶命啊!小臣近日忙于春耕沤粪,才一时疏忽,令山中藏了刺客贼子。小臣并非有意,求陛下饶命啊!”

    “拖下去。”嬴政神情冷酷,直接吩咐。

    蒙毅立即命人把他拖走,让他赶紧去缉拿刺客同伙,三日未果,尽诛。

    邓玉如丧考妣的离开,带着人亲自搜查刺客同伙,和县中往来的行商,游侠。

    河内郡郡守周驹,郡尉吴潜亦很快带人赶到。

    两人也是神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周驹朝徐希投去求救的眼神。

    “三日时间搜拿。”徐希提醒。

    周驹无法,只得先行调查刺客,看从何处进的河内郡。

    因为国道通行,每日都有行商从此路过,河内郡的关卡查的并不严苛,这一查,漏洞就隐瞒不住了。

    邓玉这个县令长也是政令不听,还推脱责任,怨怪到刁民难以教化上。

    除此之外,有关刺客的,三日搜查,一无所有。

    嬴政大怒,诛杀邓玉,周驹,吴潜三人,又罚了一批失职官吏。

    出巡的好心情破坏殆尽。

    王绾把河内郡安排上了自己的人,徐希也没反对,周驹从会稽郡调任过来,她是想让这玩意儿腾出地方,放近点好监视,若旧韩有异动,立马就能刀了他。

    但现在都指着周驹算是她举荐的人,她也没话说。

    嬴政一连几天,周身萦绕着低气压。

    随行的朝臣们都不敢松懈,都紧着皮。

    徐希捣鼓了两天,硬着头皮上了前行的马车,“陛下?”

    嬴政从奏疏中撩了下眼皮,目光询问她何事。

    徐希见他不像很忙,清了清嗓子,拿出新做的竹板来,“当当里个儿啷,当当里个儿啷;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历经千年咱滴大中华;三皇五帝来当家,中原每代笑哈哈。”

    “夏商周,一出溜;春秋诸子百家斗,战国天天冰上走;天下战乱五百年,天降猛男出西关;秦王政,平战乱,千古一帝收江山,横扫**美名传。当当里个儿啷,当当里个儿啷。”

    嬴政:“......!!!”

    徐希对上他一言难尽又惊异的表情,一脸正气,继续敲,“当当里个儿啷,当当里个儿啷;天降猛男叫嬴政,他出生就赢了;他十三就登基,偏偏没心机,一张帅脸大高个,他偏偏不自几。”

    “他自小志向高,要把天下搞,天送福星来助你,她名就叫徐希,徐希出生既有名,她是个小圣童。小圣童,本领高,她......”

    “陛下你别这样,太尴尬了,我都夸不下去了。”

    嬴政一言难尽,“你夸,朕看看你的脸皮,究竟有多厚。”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这小圣童,她本领顶呱呱,她挣钱一把抓,她还会说话,说来金银一大堆,都给秦王搞天下,秦王乐得笑哈哈......”徐希被他扯着嘴角难言的盯着,实在夸不下去了。

    看她正经的脸色,变的哭唧唧,手里的快板还没停,嬴政终于笑出声来,“行了,哪来的这个玩意儿?”

    “不行!我丢人了,这场子我得找回来了。”徐希还上头了。

    嬴政皱着眉头,盯着她找场子。

    “这段我会儿!”徐希摆出架势,“⑴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说,说一说打虎英雄小圣童,她就是徐福我。话说那么一天,徐福抄家伙,直奔景阳冈,我心里乐呵呵;嘿!要说打虎,还得是我;打了虎,出了名,我天下传说。”

    “可没走几里路,我心里暗琢磨:这山上的老虎,它到底多大个?是公还是母?是高还是锉?是一个是两个还是一大窝?”

    “一个还好办,我能跟它比划,要是七八个,我可打不过。”

    “转身刚要走,我心里又琢磨:县令长为打虎摆了好几桌,又吃肉又喝酒还给我唱歌;这样就回去,叫我怎么说?”

    “众百姓耻笑我,我面子往哪搁?”

    “我还得去山上,我还得去拼搏,打了虎出了名,我可了不得。”

    “最起码的,跟左右丞相,我平起又平坐。什么叫李通古,哪个叫王绾,秦始皇见了我,他得提前摆一桌。”

    嬴政拿眼睖她:“......我现在就给你摆一桌。”

    徐希一收板儿,“那我想吃⑵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

    “撑死了呢?”嬴政瞪着她怒问。

    “明儿个就埋?”徐希弱弱道。

    嬴政呵呵。

    徐希小心翼翼的拿出竹板,“要不,我再给您夸一段,您打虎?”

    “若天下脸皮共有三丈,你独占六丈。天下倒欠你三丈。”嬴政没好气的嫌弃道。

    徐希摸摸自己的脸,嘻嘻,“我脸皮还挺薄。”

    “出去嘻去。”嬴政不耐烦的赶她。

    “哦。”徐希垂着头丧气的下了御驾。

    看她下去,嬴政心头阴霾一扫,越想越好笑,眉头都舒展了,“来人。”

    赵高应声,“陛下。”

    “下次休停去安排一桌。”嬴政吩咐。

    赵高询问,“是否按少丞相提说的?”

    “她不挑。”嬴政摆手。

    赵高应诺,下去安排了一桌。

    徐希见他过来,惊疑不定,“陛下请我用膳?”

    “是呢。”赵高笑的一脸褶子。

    徐希狐疑的跟他去了。

    嬴政已经入座,面前一大桌子,摆着鸡鸭鱼肉还有鹅。

    徐希一脸激动感动的上去,立马掏出快板,就要来一段,“竹板这么一打呀......”

    “收起来!”嬴政瞪她。

    徐希:“......”

    从善如流的把快板装起来,“陛下,你真是太好了,下次让你打虎。”

    “朕打虎,你摆一桌?”嬴政沉沉的问她。

    “打虎出了名,陛下了不得,三皇五帝,平起又平坐。什么是尧舜,谁才是传说,八方神仙见了你,都得提前摆一桌。”徐希嘿嘿笑。

    “胡沁。”嬴政失笑。

    徐希赶紧给他布菜。

    嬴政面色笑意盈盈,“吃你的吧。”

    徐希看他心情转好,菜肴也吃的喷香,“陛下,前面就是泰山,你想不想去泰山封禅?”

    嬴政本来是有点想法的,但是想想她夸的那些话,纵是他,有时都觉得夸大,都觉得没脸。

    “还是等打下匈奴,收服百越?”徐希追问。

    “再说吧。”嬴政皱着眉,想了想,终究放下了心里的念头。

    徐希笑着应诺。

    一桌子菜她扫了一半,嬴政也吃得多了,带着朝臣在山下转了一圈,远远观看泰山,雄伟壮丽,兴致大好,“众位爱卿,在此停留,也作画一幅来瞧瞧。”

    作画还是徐希带起的头,纸张出来,只用于奏疏,著书还舍不得,但她不缺纸张,前面流出的园林画,折扇书法,都是出自她的手。

    嬴政手上的折扇,就是徐希前几天刚送的,一面山水,一面经文,大气雄伟,很得他心。

    只是一把折扇,没能平复他遇刺的低气压,被一个快板给夸好了。

    王绾,尉缭等人听他兴致高,连忙应诺,开始准备纸张,观察泰山,要作画。

    徐希也铺了纸张,拿了画笔来,只她画的不是泰山,也不是周围风景,而是人物画像。

    王绾,尉缭等人把画作交上来时,见到她画纸上竟然画的陛下,齐齐朝她飞眼刀子。

    赵高差点朝徐希翻白眼儿,扯着嘴角笑道,“少丞相画的不是泰山,是陛下的画像。”

    “陛下令,在此停留,作画一幅来瞧瞧,并未规定要画泰山。”徐希一甩折扇,笑着扇风。

    “画的当真传神,像极了陛下。”赵高皮笑肉不笑的夸赞。

    嬴政看过画像,深深瞥了她一眼,面上笑意不断。

    卢菲菲远远看着,问卫程,“主君总是这么奉承陛下,会不会给史官留下不好的话柄?”

    “陛下都懂了,哪来的奉承。”卫程笑。

    卢菲菲没懂,“不是奉承?哪是啥?我没想通,教教我。”

    “朝臣之中,主君书画一绝。”卫程提点她一句。

    卢菲菲顿时恍然,她都忘了朝臣无纸,练的自然少,和主君差距甚大。主君和他们画不一样的,才不会太打击他们。

    嬴政收了画,又带着朝臣爬了泰山。

    王绾年纪不小,实在跟不上,和几个儒士博士留在了半山腰。

    徐希领着特训护卫队,蒙毅,尉缭,和几个武将爬上了山顶。

    正是日头落山,霞光满天之时,初夏的落日晕染着云层,高耸的山巅,拔地通天,山势陡峭,擎天捧日。立在山顶,仿若天下都在脚下般豪情热血。

    徐希望着泰山风景,仿佛和千年后的景象重叠,只是更加野性,仿佛更壮丽雄伟。

    “福卿,好好看一看这万里山川云海,回去重画一幅,不许偷巧。”嬴政叫她。

    徐希笑着应诺。矮子里面拔高个,她还成了书画好的。

    当晚众人在山顶扎营,早上又看了日出。

    徐希来了灵感,当即喊管猗铺开画纸,画了一幅泰山云海幻境图。

    山川,云海,仿佛云层幻化的五彩.金.龙,展翅后霞光万丈的朱雀,金红的一轮日,悬于天上,奇景下的山巅,一个挺拔的帝王身影,伸出手,点点金光自天上奇景中伸出,轻触他的手掌。

    嬴政亦在山上多留了半天,在山顶立了一块功绩碑,刻上初登泰山的见闻和功绩感悟。

    一行人下了山,天已经晚了。

    徐希回去营帐继续刻画细节。

    熬了近乎一夜,完成画作。

    嬴政收到,大加赞赏,命赵高仔细收起来。

    绕过泰山,一路到了临淄郡。

    黔首们见了帝王车驾纷纷低头避让,对于秦始皇,他们难生反心,也心情复杂。秦国灭六国,唯一没打过齐国,可耐不住齐王建白送,自己逃出海去了。

    临淄郡的郡守是秦人,底下的县令长多是出自琅琊郡,无战事灾祸,粮食丰产,日子算是安居乐业,敌意也不多。

    嬴政颇为满意,沿着海岸,再次往东行。

    一直到东海岸,芝罘山。

    有人来求见,说是为陛下献上长寿丹药。

    “啥?”徐希惊问。

    赵高瞥她一眼,重复道,“为陛下献上长寿丹药。”

    “谁?”徐希拧了眉头。

    赵高看陛下亦未出声,就回,“卢生,韩终,石贝。”

    徐希嗤笑,转头拱手,“陛下,看戏的时候到了,您可要见一见?”

    嬴政听是长寿丹药,下一瞬就想到了她的仙丹,“世上当真有长寿丹药?”

    “有,我师父的肉,吃一块能多活三年。”徐希胡沁。

    嬴政看她样子就是胡说八道,“带上来见一见。”

    卢生,韩终,石贝三个被带上来,三人除了韩终年纪大些,胡子头发皆已花白,卢生,石贝尚且年龄不大。

    徐希一看,有两个熟人,一个谷外听道的草庐客韩绥之,一个石家石弁的儿子,石贝。

    韩绥之却仿如不认识徐希,拿着拂尘,一派仙风道骨的形象,带着豁达和淡然自若。

    卢生,和石贝上来就进献他们炼制的延寿丹药,都言是仙师流传下的配方,一人都是仙师的弟子,“齐王建就是吃了仙师的丹药,辅以太极修炼法,年过五旬,还可从屋顶一跃而下,轻盈落地。”

    嬴政听前面说延寿丹药用了多少种奇珍药材,还觉得像真的,听他们俩是侯廉的弟子,顿时变了脸色,看向徐希,目露询问。

    徐希摇头,侯廉没跟来,在咸阳开拍卖捞钱呢。

    嬴政又看向一旁世外高人般的韩终,“你有何说?”

    韩绥之浅笑着淡然拱手,“陛下,吾久居东海,此海再往东行,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有仙草仙药流传。之前流传出一棵还魂草,乃仙鸟所衔,落在路边饿死的术士身上,那术士不时便悠悠转醒,活了过来。”

    “那个活过来的术士,姓谁名谁?”徐希冷笑,开口问他。

    韩绥之没有往侯廉身上扯,而是编出了另一个仙师,“此仙师就是曾经与老祖相交的子公,后不知其去向,只留下三仙山的传说。”

    “我怎未知有三仙山这个东西?”徐希看他还敢扯师父,神色更是难看。

    韩绥之一甩拂尘,高深莫测道,“老祖曾经雕刻三仙山的佩玉,欲寻找仙山,后无果,隐居在谷中。而那雕刻三仙山的佩玉,传闻作为见面礼赠与关门弟子小圣童佩戴。”

    的确有一块刻着山水楼阁佩玉的徐希,眼中迸发出冷芒杀气。

    嬴政见此都升起好奇,“福卿?”

    徐希气笑,“陛下,臣确实有一块佩玉,亦雕刻着三座山水楼阁,却并不是什么三仙山,世上也并没有三仙山,有的只是东海往东,一个落后野蛮的破岛屿,就在三韩东边。陛下若想一探究竟,我们乘坐大船,半月即到。”

    赵高惊奇,“少丞相如何得知半月即到?”

    “算数,不仅仅用来算金钱粮食,还可用来算来河流速度,水量多少,山脉多高,体积多大。更甚至日月到地面的距离,日月相隔的距离,五大行星之间的距离与运转。区区小岛之间的海上距离,而已。”徐希看着他解释。

    赵高自然是不明白,虽然她做侍讲时也听过,但那是物理化学,这又和算数扯上关系,直接两眼一抹黑。

    韩绥之却坚持,“海中仙山时而还会显现神迹。”

    “海市蜃楼,一种海面折射光影的幻境,因为我们只有山川楼阁,所以它折射的就是山川楼阁。这景象,在沙漠中也能看见,光线通过大气折射,会出现绿洲和水源,跑过去却是假的。”徐希冷冷的驳斥。

    “老祖已活有一百多岁又何解?”韩绥之笑盈盈的问。

    徐希哼了声,“吃嘛嘛香,身体倍棒,不操心,不劳累,多锻炼,所以活得长。还有一个是遗传,家族中都长寿的,自然也能长寿。”

    “小圣童何必隐瞒陛下?”韩绥之笑呵呵的看向她。

    “我只是不想你找死,韩绥之。”徐希叫出他的名字。

    韩绥之也没否认这个名字,“鄙人韩终,字绥之。跟随老祖修道一十多载,亦多有感悟,如今已知天命,愿为陛下出海,去寻找三仙山。”

    “他是旧韩王室之人。”徐希冷眼睨视。

    嬴政却来了兴趣,“三仙山位置何在?可与齐王建所去路途相通否?”

    徐希气的脸色黑沉一片,眼若冰霜的盯着韩绥之。

    韩绥之不予理会,跟嬴政描画了一番三仙山,且是真正的三仙山,和侯廉欺骗齐王建的还不一样,“陛下,鄙人愿意出海,为陛下寻找仙山,求得仙药。”

    嬴政并不全然信任,但对着茫茫无垠的大海,很是向往,也想知道齐王建究竟是寻找到了仙山,还是葬身大海了。毕竟他所带人数众多,侯廉只是烧毁了船帆,并未把船烧掉。

    “你若愿往,朕便赐你大船出行......”

    “我们没钱。”徐希在一旁小声幽幽念。

    “我们打匈奴都没钱。”

    “我们打百越也没钱。”

    “我们出巡的钱都是现凑的。”

    嬴政富有天下,听她这么一番念叨,仿佛已经喝到了西北风,“区区大船,率一队众出海都没有?”

    “没有。”徐希断然道。

    赵高站出来,笑眯眯道,“大船是现成的,也只需要些人手,兵器和所用粮食,实在算不得什么。”

    嬴政认同的点头,“赐韩终大船三艘,携众三千出东海。”

    韩绥之立马谢恩,又请求了三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兵器等物。

    嬴政皆准许了。

    徐希气的半死,满脸杀气的退下。

    尉缭看到,上前劝她,“陛下好奇在所难免,不说陛下,我也好奇,是否真有三仙山,山上是否真的住着神仙,有仙草仙药。他说还魂草,我也听说过,还曾经问过师父,他给我讲了这事,但没告诉我真假。”

    “哼!骗不死你!”徐希满脸怒气的冲他哼了声。

    “师父应当不会骗人。”尉缭虎着脸。

    徐希呵呵,不想理会他。

    赵高正在嬴政面前进言,“少丞相好像极为愤怒生气,不知道那三仙山的佩玉是什么样的,还魂草还在不在。”

    “还魂草多半为假。”嬴政笑了。

    赵高看他神色,“老祖能活那么久,怕不是真吃了还魂草呢。”

    嬴政不信这个,“若世间真有还魂草,早就流传于世了。福卿的父母,祸起烹煮聪慧小儿的脑子,那公子假之前便已食用过,为何不曾识破迷局,反而早早丧命?”

    赵高张了张嘴,说不出来。

    蒙毅深深瞥了他一眼,明显察觉到他对徐希的敌意,问,“陛下,您可想要出海?”

    “福卿不是说,此时不是出海远航的季节?”嬴政对这点还是很信任的。

    蒙毅哑然。

    徐希气冲冲去找了墨夙,让他给韩绥之安排大船,“他不是要大船吗?给他。”

    墨夙听她的吩咐,很快集结了一十艘大船,让韩绥之去交接。

    韩绥之知道这边造船港口有大楼船数艘,他也没多要,给他两艘就行,听来人说给一十艘,吃了一惊,“当真给我一十艘?”

    来人点头,“对,一十艘,‘大船’,可大了!”

    韩绥之狐疑的跟着他到港口来。

    然后就看到了他的一十艘‘大船’,没有一艘是新的,每一艘船上有油墨写着‘大’‘船’俩字,架起的船帆上也写着‘大船’俩字,仿佛墨迹还没干透。

    “少丞相枉顾陛下命令,就不怕陛下怪罪?”他当场就笑了起来。

    墨夙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可以给你去瀛洲岛的航线图,指南针,保你能顺利找到齐王建。你们可以合谋,看能不能带着百万雄师杀回来。”

    韩绥之眸光骤然一变,冷笑出声,“我是去找三仙山,为陛下求仙药。”

    “航线是真的,已经由我们的船只试航过,我们没有登岛,但位置正确。”墨夙拿出一张航线图给他。

    韩绥之瞥了眼,整个东海岸,到箕子朝鲜,三韩,再到东海的舆图,用箭头画着两道航线,一个从北海环行过去,一个从东海南过去。

    而舆图上的瀛洲岛,只有卵大。

    他不相信。

    墨夙把航线图塞给他,“好好保存,若是没有它,你可能会把‘大船’开到南海去,主君说,南海中的大洲可就远了,你跑一年都到不了。”

    韩绥之捏着航线图,脸色阴了一瞬。

    但还是收下了。

    只是‘大船’他肯定不要,又去跟陛下告了一状。

    嬴政还特意到港口看过,瞧那些满身都写着‘大’‘船’的破船,嘴角狠狠抽了抽,“胡闹!此种破船,如何能出海!给先生换上新制的楼船。”

    墨夙也知道,只能恶心韩绥之一下子,这些船不可能被收,又给他换了两艘旧式的楼船,“少丞相亦给先生送了航线图,可保证先生找到瀛洲岛,见到齐王建,两艘楼船足矣。”

    嬴政背着手,俊脸扬起笑意,“少丞相知齐王建去处?”

    “齐王建去了三仙岛。”墨夙只能说。

    韩绥之看他如此说,顿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墨夙瞥他一眼,“少丞相说,待拿下匈奴和百越,弹丸岛国,虽远必诛。”

    韩绥之面上就是一冷。

    嬴政却笑的很是满意,“航线图给朕也瞧瞧。”

    韩绥之只得把航线图拿出来给他看。

    他还没研究透彻,墨夙指着舆图上的海岛和航线解释了一番。

    “齐地商贾还与三韩做着生意?”嬴政问。

    墨夙以为他知道,“是侯廉收服的一队行商,把丝绸,茶叶,瓷器卖往三韩之地,换来粮食,和铜铁锡铝的矿石。”

    嬴政听这换的东西,就像徐希的手笔。

    丝绸每年可产,茶叶也一样,所种茶叶越来越多,每年收获的茶叶也越来越多,瓷器更是只要有土就能烧。

    这三样按她所说,都是可循环再生物资。

    她把这些东西卖往三韩,却换的是粮食和矿石。

    韩绥之抬眼瞥见他的神色,似是对徐希的作为很是满意,敛了微沉的双目。

    墨夙又当着嬴政的面给韩绥之科普了季风,洋流的知识。

    告诉他一年四季大概什么时间会出现什么情况,最适合出海的时间。

    还有海上暴风雨,龙卷风,或者台风的紧急避难,长期航海的筹备状况。

    “这册子上面记录非常详细,先生若是按这个册子上行船,配合航线图,指南针,定能准确安全的到达目的地。”

    韩绥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只能再次强调,“我是去找三仙山,不是去找齐王建。”

    “若是能寻到齐王建,他还健在,也替少丞相捎带一封信。”墨夙说着又拿出一封信,也递给他。

    韩绥之黑着脸,没有伸手接。

    墨夙又问嬴政,“陛下,您可要给齐王建捎带什么话?他说不定已经在瀛洲岛称王称霸了,不知道有没有训练水军。”

    韩绥之彻底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