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四大文明古国3
    【第二个问题,四千年前,我们真的与巴比伦一起铸造青铜器吗?】

    第一个问题已经得到解答,时间上也可以说差不多。

    古埃及第一位兴修水利的国王,是公元前3100年。

    古华夏第一位治水成功的大禹,是约公元前2140年。

    【说起来,无论是古埃及还是古巴比伦,都与古华夏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世界八大奇迹中,古埃及有胡夫金字塔,华夏有秦始皇陵兵马俑】

    【古巴比伦有空中花园,华夏有万里长城】

    听起来大秦一下子占了两个,嬴政不明显地露出了笑容:高兴!

    结果下一秒就听到天空又加了一句:

    【不过现在我们去的是明长城,秦长城因为时间久远只剩下一段废墟,非常危险不能攀爬】

    朱元璋:哈哈!

    虽然现在他完全没修明长城,可能是后人修得,但不妨碍他高兴超过了秦始皇。

    【古巴比伦文明同样起源于河流,不过是两条河流,因此我国人民习惯称呼为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流域,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数个游牧民族互相争夺权利,其中最早的是苏美尔人,最强大的是巴比伦人,所以现在称呼两河流域文明为古巴比伦文明】

    天空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图再现。

    局部放大后,最后只剩下两河流域与古华夏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所在的位置与华夏的距离渐渐拉近,让众多帝王有了危机感。

    【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已经有了铜的冶炼技术】

    【公元前3000年,第一□□王朝出现。□□王朝时冶金术再次发展,人们把锡和铜融合为青铜,并且使用陨铁】

    【华夏还处于传说时代,历史不可考】

    “想不到竟然在我们前面发展出了青铜……”一时之间,不同位面的帝王同时眉头紧皱。

    【公元前2118年,□□第三王朝出现,公元前2095年,王朝颁布两河流域第一部法典《□□纳木法典》】

    【其实这个时候,古希腊冶金术发达,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

    嬴政若有所思。

    在秦朝以前,都是大量使用青铜器,无论是宗室的礼器、军队的兵器还是民间的农具、渔具,都离不开青铜器,难道这就叫做青铜时代?

    还有古希腊又是什么地方?听起来比华夏先使用青铜器?

    【公元前2070年,舜禅让禹,禹建国,名曰夏后氏。禹在位十年,东巡狩于会稽而死】

    一边是已经有了王朝与法典,一边进入青铜时代,华夏才刚刚建国,众多帝王更加紧张。

    【公元前1894年,巴比伦王苏木阿布入侵阿卡得旧地,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城是古巴比伦王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中心,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城市】

    【古巴比伦城非常壮观,城墙分为内外两重,外墙分为三重,厚度不均,上面有垛口,与华夏的长城极为相似。】

    嬴政DNA动了:长城?

    【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继承古巴比伦王位,成为古巴比伦王朝第6任国王】

    【当时古巴比伦疆域狭小,国力弱小,为了强国富民,汉谟拉比四处征战,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统一了两河流域诸小国】

    嬴政眼神微闪。

    满朝文武都看向嬴政。

    【听起来是不是更耳熟?】

    【奋六世之余烈,远交近攻,一统诸国,这不是我们同样年轻霸气的始皇帝嬴政吗!】

    弹幕上开始多了许多彩虹屁:“政哥威武!”

    “我政哥威武霸气!”

    “虽然比汉谟拉比晚了一千五百多年,但是我政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嬴政敏锐地从弹幕中发现了有关大秦、有关自己的时间信息。

    比汉谟拉比晚了一千五百多年,按照天上的时间计算方法,那他统一六国按照天上的纪年法是公元前200多年?

    【汉谟拉比上位后,前30年,他在养精蓄锐发展经济,真正展开对外扩张战争的,是公元前1765年至公元前1775年】

    【也就是说,汉谟拉比统一诸国,同样只用了10年,与秦灭六国只用10年时间如出一辙】

    【天才都是相似的,超越时代的眼光,卓越的政治军事能力,以及开拓性的创举,无论是汉谟拉比还是始皇嬴政,在他们身上显现无疑】

    被夸的嬴政:说得好,多说点,朕爱听。

    面上依然波澜不惊。

    “这后世人,竟然对始皇明显格外推崇。”大汉未央宫,刘彻饶有兴味道。

    汉承秦制,他们大汉依然使用大秦的制度,还没有始皇时期的□□,定然比大秦名声更好。

    “不知后世是怎样的光景,莫非也是法家至上?”唐朝时候,李世民觉得不可思议。

    想想又觉得不可能,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法家偃旗息鼓,现在有没有继承者都不好说,又如何在千年后死灰复燃?

    【公元前1755年,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强大到了巅峰时刻】

    【汉谟拉比自称“强大之王”、“巴比伦之主”、“世界四方之王”,这开创性的称呼是不是与嬴政自称“皇帝”一样】

    【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曾经是世界上最早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后来又出土了《□□纳木法典》,“最早”被取代,但论完整性《汉谟拉比法典》更全面,如今依然是两河流域许多国家制定法典的参考基础】

    天空上出现了一幅图片,正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图片。

    黑色的玄武石上,上端是太阳神和汉谟拉比的浮雕,中间是正文。

    神秘的楔形文字看不懂其中含义,却能感受到其中的威严。

    嬴政想起了商鞅立木为信。

    大秦诸臣同时想到了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后的另一个举措:重用法家,制定了详细到近乎严苛的秦律。

    李斯尤其心情激动,他是撰写秦律的主要官员,难道他也青史留名了?

    【说远了,我们说回青铜器】

    【华夏的青铜时代,属于夏商周时代】

    【公元前18-前17世纪,夏朝晚期,华夏发明了冶炼青铜技术】

    【这个时候,汉谟拉比已经继承王位,但是可惜我们政哥还没出生】

    嬴政默默在心里道:不光他没出生,秦国也没出生,周朝也没出生。

    【夏禹铸九鼎,从此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传国的宝器】

    【这个时候,汉谟拉比在加固巴比伦城,把城门打造成了厚重的青铜大门,巴比伦城一度被认为完全不可能从外界攻破的城市】

    天上放出了青铜鼎的图片,荆咕用得是现代出土的青铜器,也就是说,曾经是陪葬品的那种。

    青铜器在古代不同朝代叫法不同,有的叫做“金”或者“吉金”,与现代的叫法不同,天幕放出图片后古人才对应上青铜器是指什么。

    对现代人来说,陪葬品和礼器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对最讲究礼仪规制的古人来说,差太多了,尤其是一修皇陵就是几十年的秦汉时期,大臣们齐齐炸锅了!

    “这不是陪葬品吗,怎么被后人挖出来了!”

    嬴政有了不妙的预感:前面说了他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那么问题来了,后人怎么知道他的骊山墓里有兵马俑的?

    【到了商代,尤其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已经发展成熟,具备了主要器类,有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类】

    【食器中最主要的是鼎,主要用于煮肉和盛肉,也是祭祀、朝聘、宴飨、丧葬等礼仪活动必不可少的用器,因此鼎也成了最重要的礼器】

    【周灭商,成王又迁九鼎于洛邑】

    画面一转,荆咕放上了后母戊鼎的图片,以及内部金文的局部细节图。

    【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鼎是河南安阳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铜鼎,后母戊鼎(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的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三字,可知为商王祖庚或者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

    【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后妇妌的庙号。她善于农业种植,尤其擅长种黍。她也曾参与征伐、祭祀、先导、进贡等一系列王室活动,在卜辞中可见她征伐龙方的事迹。妇妌死后庙号为“戊”。祖庚、祖甲时期祭祀时称之为“母戊”,廪辛、康丁以后则称为“妣戊”或“妣戊妌”】

    天幕之下,有些有识之士的女子眼神微动。

    商朝的王后竟然可以参与祭祀和征战?而且死后还可以有庙号?生前甚至可以享受青铜礼器的供奉!

    夏商的历史太过悠久,相关的书籍资料太少,以致于即使是秦汉时期比较接近的朝代,依然许多人对商朝的了解仅限于那些“纣王无道”的传说。

    而听到天幕讲述后,再联想现在的女性,这不被允许那不被允许,动不动说是“祖宗之制”“自古以来”,可是明明不是自古以来就这样!

    咸阳宫中,有些公主不甘心地拧住衣角。

    未央宫,大明宫……数位女性看向天幕的眼神更加火热。

    【后母戊鼎重达832.94公斤,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铜器,代表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水平】

    【由于青铜礼器用于祭祀祖先,意义重大,所以商代开始在礼器上铸造文字,被称为青铜器铭文,又称为金文,或者钟鼎文、彝器款识。】

    【商周时期,金文数量众多,根据《殷周金文集成》统计,有铭文的青铜器达12000件以上,据容庚《金文编》记载,金文单字约3700字,已经识别的有2400字】

    “后人似乎对文字比青铜器的价值本身更看重……”

    咸阳宫中,淳于越看到后世人研究金文,难得有些欣慰。文以载道,只有不断学习先贤,才能文明不绝。

    “原来是为了研究历史……”未央宫中,董仲舒松了一口气,“可掘墓还是不能忍!”

    “不肖子孙!研究什么法典碑文,法典碑文有祖宗重要吗!”朱元璋骂骂咧咧。

    不能忍,完全不能忍。

    【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最后的盛世】

    【东周时期,礼乐崩坏,青铜器不再需要作为重要的礼器使用。战国时期,漆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

    天上放出了黑底红纹的漆器,有食器,乐器,礼器等等。

    【青铜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质地偏软,作为武器来说远远没有铁器锋锐】

    【青铜的成分里还含有铅,作为食器、酒器来说,有毒,所以后来被漆器取代】

    含有铅所以有毒?

    咸阳宫里,前朝看着手中的酒器顿时不香了,后宫的夫人们恐慌的去扔自己使用的铅粉。

    在民间,秦朝时生产力不够发达,兵器农具依然会使用青铜器,百姓们闻言再看青铜器眼神又惧又怕。

    【古巴比伦后来被赫梯覆灭,战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赫梯已经开始使用先进的铁器兵器】

    【赫梯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铁器时代的国家,它的战车、战马和盔甲,全副武装都是用铁打造,面对当时还停留在青铜器和石器的古巴比伦,简直是所向匹敌】

    刘彻又急又无奈:“朕知道铁器重要,你倒是把铁器如何提升产量说出来啊!”

    西汉时期,铁器逐步取代青铜器,刘彻自然知道铁器比青铜器好用,军队如果全部配备铁质兵器,打匈奴那伤害力翻几倍。

    可惜,铁不够用!

    刘彻初上位,政策还是依从文景之治时期盐铁宽松政策,诸侯国依靠着贩卖盐铁富得流油,刘彻自己想给军队全部配备上铁制兵器却铁不足。

    他眼神微闪,虽然早就想削侯,现在要不提前?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兵器已经出现。但当时制铁业不发达,技术不成熟,价格昂贵,秦朝时也没法完全配备铁制兵器】

    【秦朝,被汉朝覆灭后,汉朝生产力逐渐发展,铁器也渐渐取代了青铜器,军队基本上全员铁制兵器】

    嬴政:秦被汉覆灭,很好,记住你了。

    还有铁制兵器,也记住了,早晚得全部配齐!

    刘彻先是松了一口气,汉朝基本全员铁制兵器说明他会有铁的。

    但是问题来了,铁矿山在哪里?现在他急需啊!打匈奴正需要,急急急!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