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48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9
    【隋唐时期,是华夏女性自信的年代,也是东亚文化圈中日韩三国女性统治者掌权的时期。】

    隋朝时期,推古天皇与隋朝恢复中日交流,开展“大化改新”,将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也是从推古天皇开始有了“天皇”的名号。推古天皇开启了飞鸟时代,下承奈良时代。在飞鸟时代,出现了3位女皇。

    奈良时代是日本古代的封建盛世时代,始于迁都于奈良的公元710年,止于迁都于平安京的794年,历经八代天皇。

    元明女帝是奈良时代的第一代天皇。她死后,还有元正女帝、圣武、孝谦女帝、淳仁、称德、光仁、桓武。女人在奈良朝占了四代共三十年。圣武天皇时期是皇后光明子掌政,淳仁天皇时期依然是上皇孝谦女帝的天下。

    当隋唐两代只出了一个武皇,男人们就受不了的时候,日本从飞鸟时代到奈良时代已经出了6位女天皇。

    .

    魏文帝曹丕想起一件往事:“日本有个什么卑弥呼女王,为了巩固邪马台政权向我曹魏进贡,我曾封她为‘亲魏倭王’。没想到日本原来有这么多女王。”

    陈群道:“按照天幕说法,这个卑弥呼女王还是奴隶社会的女王,后面的才是女皇帝。”

    “果然很多。”曹丕自己也有才名,对女文豪的说法有些不以为意,“女人当皇帝,背后肯定有家族或者大臣支持,都能是这女文豪,只能靠自己,是否太言过其实了?”

    陈群语气轻佻:“天幕也是女子,肯定偏袒女子。”

    男人们哈哈一笑,自以为发现了真相。

    【咕咕前面说过日本有9位女皇,这里有点错误,主要是10代8位女皇,因为有女皇是反复登基,计算错误,这里纠正一下。】

    “反复登基,那就是先成为太上皇,然后再次登基?”贞观时期,已经变成太上皇的李渊蠢蠢欲动。

    但是很快,李渊又把自己这种心思按捺下去。

    罢了,李世民现在名声太盛,他在位时期都是“在最盛世的朝代当最没存在感的开国皇帝”,再次登基没准死的更早。

    紧接着再一想,目前大唐的处境,四面环敌。

    若是让周边的东突厥还有什么阿拉伯国家趁虚而入,他就成大唐的罪人了。

    罢了罢了,养养老也挺好,下次再召孙神医进宫,争取跟孙神医一样活个几百岁,那不香吗?!

    【除了中日,朝鲜半岛也出现了3位女皇,并且都与大唐打过交道。】

    天幕再放出了朝鲜半岛的女性统治者。

    朝鲜半岛出过三位女性君主,分别是善德女王金德曼、真德女王金胜曼、真圣女王金曼,都是新罗国的君主。

    善德女王是前任国王新罗国王真平王金白净的长女,出生于华夏的隋朝时期,真平王没有儿子,让女儿继承了王位。

    善德女王因此成为新罗国,乃至朝鲜半岛历史第一位女性君主。

    善德

    女王在位期间,正值大唐贞观之治,她多次减免赋税,令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在外交上,她派出遣唐使,主动臣服大唐,与大唐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

    因此当新罗国遭受高句丽、百济联合攻打时,唐太宗派出大军援助新罗国。公元647年,善德女王去世,终年40岁,庙号“圣祖”,谥号“善德王”,因无子嗣,由堂妹金胜曼继位。

    金胜曼就是真德女王,如果说善德女王擅长文治,真德女王就更擅长武治。

    真德女王所在时期,是唐高宗时期的“永徽之治”,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归顺,真德女王把新罗纪年法改成了“永徽纪年”,受唐册封为“鸡林国王”。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也是大唐疆域的巅峰时期,还打下了李世民都没打下来的高句丽,不过,李治是与新罗合攻高句丽。

    真德女王在位期间,平定了国家的地方叛乱,与李治成立“大唐新罗联盟”。该联盟以大唐将领为主将和主力,新罗军主要是起“向导”作用,在两国的联盟下,最终大唐覆灭了高句丽,将之纳入大唐国土。

    【放出这一时期的女性统治者,是为了告诉大家,开明的统治者对于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力。】

    【大唐虽然民风在各朝各代中算是开明的,但是从唐初到中晚期依然越来越保守。在唐初,有女皇、女官制度,也让才女辈出,女性的文学形象更侧重才华与能力。】

    【日韩的女性统治者一部分是因为刚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时期,还有母系氏族残留。】

    韩国的原始时期没有婚姻制度,在原始时期,一夫一妻制家庭制度产生的初期,婚礼只需要结婚的男女口头向他人宣布结为夫妇即可;

    从公元676年到935年的新罗时期,朝鲜半岛这一时期多了仪式,结婚需要邀请家人和族人摆酒吃宴,“轻重随贫富”,被后世学者称之为“祝宴”和“共食”。

    公元918到1392年的高丽时期,结婚时男方向女方送酒和肉,不送彩礼。结婚当晚,亲戚们聚在一起贺喜,只喝三杯喜酒就结束。此后实行“入赘婚”,韩语里又叫做“男归女第”或“婿留妇家”,也是朝鲜半岛的传统婚俗。这一种婚俗更讲究男女平等,与当时佛教为国教有一定关系。

    一直到公元1392年,韩国建立了朝鲜王朝,又称为李朝,把儒教确立为新的国教,世宗皇帝提倡婚姻由父母包办,崇尚“六礼”,开始有了华夏儒家式的三媒六聘等等,但是这时期婚礼有两种:

    “半亲迎”,即“男归女家”,就是先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且流速新娘家,第二日到新郎家拜见公婆;

    或者是“三日于归”“三日对盘”,就是新郎在新娘家留宿三天,再接到新郎家。

    但是总体来说,已经不再是“入赘婚”,变成了与华夏一样留在夫家伺候公婆。

    .

    看到韩国的婚俗,一位年纪轻轻却思想仿佛老古董的卫道士完全不能理解:“荒谬!怎么如此荒谬!满朝男儿都是入

    赘女婿,实在不可思议!

    原来都是儒家的影响。卫道士的女儿硬气道⒗[(,“假如不再是独尊儒术,你们还有这种霸道的理由吗?”

    他到了结婚年龄不愿意出嫁的妹妹也嘀嘀咕咕:“非要有婚姻吗?连孔子都是野合而生……”

    卫道士指着妹妹的鼻子,手指颤抖:“你竟然诽谤孔圣人!”

    妹妹理直气壮:“孔子野合而生明明是你们自己儒家的书籍里所说。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众所周知,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怎么不是儒家人。”

    “《孔子家语》分明说叔梁纥向颜氏求婚,颜氏有三女,只有小女徵在愿意嫁,是正经婚生。”

    “《诗经》才更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风气,明明野合和约会都很多!”

    两兄妹引经据典,一番对骂。

    卫道士女儿看得两眼放光:果然女孩子还是要多读书,看看父亲平时那么会骂人,这时被姑姑说得气到浑身发抖,姑姑真是太厉害了!

    【隋唐时期中日已有往来,至唐时,两国交往十分密切。】

    【日本奈良时代,日本在科技、艺术、文学领域都大量吸纳唐朝文化,唐传奇自然随着遣唐使一起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并且影响了日本文学。】

    【比如日本近代作家中岛敦的小说《山月记》,发表于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被收录于日本高中语文教材,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山月记》就取材自唐传奇《人虎传》。】

    “这日本,真是什么学我大唐的。”李世民语气复杂。

    如果不看后面的所作所为,谁能不说这是一个十分忠诚的藩属国呢?

    但是这样一边学习一边拿走,最后趁着宗主国虚弱就从忠仆化为强盗,更值得警惕。

    “到后来,我大唐的宝物竟然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在日本。”长孙皇后想起那一个个在华夏失传的乐器,在华夏失传的书籍,再想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运回本土的海量书籍和宝物!

    还有那自己得不到就轰炸毁掉的一飞机书籍!

    如今再看到日本人学大唐文化,甚至是仿写,并没有完全是骄傲,还有一种卧榻之侧有敌人虎视眈眈的危机感。

    【唐传奇《人虎传》原名《李征》,原本出自《宣室志》,被收录于《太平广记》、《古今说海》后,易名为《人虎传》。作者唐朝张读,张荐之孙,字圣朋,亦作圣用。这个故事有些现实意义。】

    【《人虎传》讲述皇族子李征自幼擅文,年纪轻轻考中进士后却不屑于当官,埋头写书。等成年之后为了养家,又不得不当个小吏,每日看人脸色,屡屡不得志。再看到昔日同僚都已身居高位,更觉得痛苦。在一个深夜,李征突然发狂奔入夜晚,逐渐化为老虎。】

    【李征在化为老虎后,经历了人性与兽性的挣扎,从最开始化为老虎痛不欲生,到看到兔子不受控制的捕猎食用,最后彻底沦为野兽开始扑人

    狩猎,遇到昔日友人袁傪短暂地恢复了人性,惭愧不已,拜托友人袁傪帮忙照顾妻儿。】

    “日本人喜欢这种故事?”嬴政对开疆拓土很有兴趣,听到日本人的喜好,开始思考文化侵略的可能性。

    他细细品味着这个故事,从人变老虎看似荒诞的情节中,看出了深层次的含义。

    “有点意思。”

    但是对于李征和袁傪两人而言,有点慌。

    一个是要变老虎,一个是要被人变成的老虎扑,怎么看都不是什么好事。

    这也是唐传奇的特色,许多故事的主角是确有其人,但是剧情又是虚构的,会让人感觉亦真亦假。

    【“梁祝”作为华夏古代四大古老民间传说之一,产生于晋朝士族文化荟萃的大都会绍兴,目前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晚唐时期,也正是这个张读所撰写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让梁祝故事的更为丰富。】

    【张读的《宣室志》记录各种仙妖神鬼故事是家传影响。他的祖父张荐著《灵怪集》,外祖父牛僧孺著《玄怪录》。不敢想象,张读从小听到的睡前故事是有多么刺激~】

    张读听到天幕讲自己写得故事,正忍不住想起自己当年写书时候的情形,听到天幕提起自己的祖父和外祖父,回忆起自己的童年。

    他小时候,夏天蚊虫叮咬的睡不着时,爷爷坐在床边,一边用蒲扇赶蚊子,一边给他讲故事:“乖孙啊,爷爷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鬼……”

    去外祖父家中玩耍,玩到兴头上不想睡觉,但是大人们又累得很,嫌弃他跟表兄弟吵闹,这时候外祖父就会抱着他:“乖乖外孙,外公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个狐妖……”

    嗯,大部分时候,他都是被吓得反而越来越睡不着,晚上躲进被子里,听着窗外树枝的拍打声,鸟儿的咕咕叫,野猫的凄厉惨叫,都怀疑是不是鬼怪要来抓他了。

    长大后,胆子大了,不再惧怕,反而有些怀念。

    【华夏的妖魔鬼怪灵异故事传承几千年,可惜的是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人整理归类。最后反倒是在日本形成了“妖怪学”这一门特色学科,成为了日本的代表文化。】

    【日本的“妖怪学”吸收了华夏几千年的鬼怪文化,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一直到清朝的《聊斋志异》《子不语》等。我们在清朝时期具体讲述。】

    张读猛地从怀念中清醒:???

    什么?

    不仅是他的鬼怪小说传到日本被日本人挪用,连华夏其他人的鬼怪小说也到日本成了日本的“妖怪学”?

    那他们华夏的“妖怪学”呢?

    不行!

    张读不甘心,他们祖孙三代的著作都与鬼怪有关,凭什么给什么日本人。

    他要自己整理!

    【对日本诗歌影响最大的是白居易和杜甫,但是对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哪本书呢?】

    【大家肯定猜不到!】

    裴铏心里

    又期待,又有些忐忑:“看后世那么喜欢聂隐娘,莫非是《聂隐娘》?”

    嗯,《聂隐娘》是他写得,当然希望更多人喜欢。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48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9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写《红线》的袁郊已经从天幕讲述的部分故事看出日本人的审美,不会是好侠义的种类,那自己的红线在日本应该不怎么受欢迎:“既然说我们猜不到,必然不是。”

    张读想想自己的文都被引用,外祖父的更出名:“难道是外祖父的《玄怪录》?”

    写《玄怪录》的牛僧孺正是“牛李之争”的牛党首领,他的政治对手李党首领李德裕冷哼一声:“《玄怪录》的确玄怪,说不定那日本人就好那口。”

    【是张鷟的《游仙窟》!】

    天幕一句话让大部分人都有些疑惑,或者哑然。

    武曌有些耳熟:“这张鷟朕好像听说过,写得《游仙窟》是什么书?”

    上官婉儿肯定道:“的确是我朝官员,颇有才名,不过这本书婉儿也没看过。”

    太平公主也摇头:“没有往我那递过。”

    两人觉得更奇怪了,上官婉儿好才,太平公主如同女财神,出钱出力支持才子,这张鷟既然做官就不可能不去找人投效,那为何没有往她们面前递文帖?

    武曌经历的事更多,慢悠悠道:“说明不适合给你们看……”

    还有什么不适合的?

    两位年轻女子还没反应过来。

    民间,文人们彼此也在互相询问。

    “你们看过这本书没?”

    有人一脸茫然:“没有啊。”

    也有人眼神闪烁:“啊这?”

    待到再去询问:“兄台看过?”

    “呃……”被问话的文人表情尴尬:这种书,他到底该说看过还是没看过呢?

    问话的人换了个问法:“是什么书?”

    “是那种……”看过的文人闪烁其词,“那种……”

    作者张鷟也很尴尬。

    他这本书也就是私底下写着玩玩的,怎么竟然传到了海外?

    这种名声,有些不想要!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记载:“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张鷟)文,每遣使入朝,必出金贝以购其文。”】

    【张鷟所有的作品中,《游仙窟》在日流传最早,也是第一本传入日本的小说,被日本学者盐谷温在《中国文学概论讲话》中称之为“日本第一淫.书”。】

    张鷟:“…………”

    他痛苦捂脸!

    同僚开始狂笑,说些什么“没看出来啊,兄台也算是文学大家了”“怎么也算拿了个第一”“日本人多喜欢你”“你书卖的这么好一定发大财了云云”。

    太平公主:“……”

    她和上官婉儿对视一眼,齐齐无语:“难怪不往我们面前递。”

    【这本在华夏早已失传的作品在日本却多有抄本和刻本,且对早期日本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也是

    从日本重新刊刻后回传的。】

    文人们言辞闪烁:“这种书失传,说明我们自己不爱看。”

    “呵,我不信。”大唐的女人性情泼辣,直接怼回去,“可能是偷偷摸摸地看,看了之后藏起来,藏着藏着自己都忘记藏哪里了。”

    文人们:“……”

    嗯,很有道理,有些心虚,不敢否认。

    【《游仙窟》为唐代作家张鷟所作,这本书还是骈文写作风格,有魏晋遗风,根据时间推测应该成书于公元700年以前,也就是武周或者武周以前。】

    【虽然名为游仙窟,实则描写了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非常大胆的色~情~描写。小说内容轻薄,为文人狎妓之反映,嗯,大家懂得都懂~可以类比明朝的《金瓶梅》。】

    朱元璋听得脸色漆黑,想起天幕说过明清多艳.情小说,感觉被连累了,现在只觉得想骂人。

    【《游仙窟》也是华夏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男女性行为的最早段落,是最早以骈体文作传奇,标志着自六朝志怪向唐传奇的转变,内容亦自志怪转为叙人世之悲欢离合,在华夏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新体小说”。具体内容咕咕就不放了哈,容易涉.黄。】

    古人非常能理解为什么不放,天幕下其他女孩子和小孩看到了影响也不好。

    【《金瓶梅》虽然是艳.情小说,但也记录了明朝的社会风貌。《游仙窟》里诗歌、散文、骈俪体并用,辞藻浮艳。同时采用了许多民间俗语谚语,笔致活泼。对于当时的日本读者来说,不仅迎合了当时贵族的享乐心理,也大大丰富了日本词汇。】

    【对了,据看过的人表示,论色.情描写其实不如明清时期的艳.情小说,这一轮明清赢了。】

    张鷟:“……”

    到底是丰富了哪种词汇?!

    他很想逃,但逃不掉。

    但是在官场上,大人们注重形象说得还算委婉,在民间更加直白。

    “的确很受欢迎啊。”

    “原来日本人好这口,懂了。”

    “嘿嘿,食色性也~”

    酒楼里,形形色色的酒客汇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出身平凡的客人好奇:“贵族都喜欢看这种书吗?”

    某位混在酒楼觉得更有氛围的世家公子吓了一跳,连忙自证清白:“我们不是!我们也是有品位的!”

    明清的小说家这一次只想与《金瓶梅》划清界限。

    “我们一点也不想嬴!”

    “我们不是只会写艳.情小说的!!!”

    “那个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坏我名声!”

    某位也在街头看热闹的“兰陵笑笑生”听到同行的怒吼,缩了缩脖子,顿时觉得还是把马甲捂得更严实点比较安全。

    【日本诗人“使用”《游仙窟》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第一、在文章或诗序中引用《游仙窟》原文;第二、在和歌中引用《游仙窟》语句;

    第三、活用《游仙窟》语言,演变为相似的万叶诗句。】

    上官婉儿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很难想象,整个日本都去学习和使用《游仙窟》这样一本书,会创造出什么作品来……”

    这不是,那什么艳.情小说吗???

    太平公主反倒是来了兴趣:“我要去看看到底写了什么!”

    上官婉儿:“…………”

    公主都被勾起好奇心,再想想民间可能也被勾起好奇心,甚至是开始流行这种风格,上官婉儿就更无语了……

    武曌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揉揉太阳穴:“婉儿你去整理一下前朝和我朝的好书,不要光学《游仙窟》。”

    上官婉儿狠狠点头:“是!”

    这可太有必要了!

    【成书于8世纪后期的日本第一部诗歌总集《万叶集》,收录了4至8世纪中叶的和歌,其中多数作品为奈良时代所作。奈良时代正是日本吸纳华夏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些作品中不乏深受中国作品影响的,《游仙窟》的身影十分多见。】

    【日本现存最早的汉文小说《浦岛子传》中的痕迹就更重了,虽然该小说的故事原型为日本古代传说,但不论是遇仙的情节还是文章中带有骈俪色彩的语言,都可以看到《游仙窟》的影子。】

    【9世纪成书的《日本灵异记》是平安时代早期的佛教故事集,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故事集。整本书多采用华夏史料、佛典、六朝志怪和唐代文言小说,序言中也提及唐传奇《冥报记》和《金刚般若集验记》。】

    天幕放出一系列学习了唐传奇的日本文学作品,也放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奈良时代,华夏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最大也是最全面的,汉字和汉文书籍的传入直接促成了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唐传奇也是在这一时期大量传入日本,这时候的日本文学作品对唐传奇更多的是直接模仿和借鉴,无论是词汇语句、开篇布局还是情节构造。

    平安初代,日本开始全面推行唐风化运动,当时“汉文诗”为日本朝廷的官方文学。

    平安中叶后,日本废除遣唐使、开始创作自己的假名文字,当时的日本作家开始用假名文字创作,促进了日本文学的大发展。

    而从奈良时代就开始引进的唐文化早已在此生根发芽,虽然这一时期的作品是用日本文字撰写而成,但大唐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唐传奇作为可以比肩唐诗的唐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之一,自然对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影响颇深。

    .

    “开始还是全盘推行唐风化运动,学完之后就废除遣唐使,日本这是在借鸡生蛋。”李世民眼神深邃,仿佛已经透过时空看到了隔海相望的岛国。

    “日本对大唐的了解太深了,但是大唐对日本的了解还是不够。”长孙无忌神色肃然,“陛下,我们需要对加强对日本的了解。”

    不光长孙无忌这样的文臣是这样认为,武将同样认可,这一刻达成共识。

    曾经,大

    臣哪怕提议大唐设立类似汉武帝时期的“绣衣使者”的情报机构,反而被李世民拒绝了,对特务机构没兴趣。

    但是这一次,李世民开始重视军事情报机构,为了了解外面的敌人。

    “等天幕结束,我等认真商量一下。”

    【当唐朝因为藩镇之乱分裂为五代十国,宋朝因为文弱不断南迁赔款时,日本在稳步发展,文学达到了新的巅峰。】

    【前面咕咕说过,日本正处于多位女皇当权的时代,而因为日本的女皇当权,对女性文学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刘娥:“女性文学?”

    刘娥开始回忆大宋的才女,贵族之间虽然经常有些才女小有诗名,但是与天幕上的那娄逞、黄崇嘏相比还是差远了。

    刘娥有些遗憾,大宋已经没有了唐传奇里面的侠女,也没有了那些文武双全的才女,女性文学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

    在民间,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喝茶的李清照手里的茶都冷了也没心思继续喝。

    女性文学是什么?她的词算吗?

    可是单独她一个人的词怎么能算一个社会的女性文学,一个文学流派怎么也要一群人,那如何才能让社会上兴起女性文学?

    此时此刻,李清照一门心思都扑在自己最爱的文学工作上,不再去思考父亲的党争,也不再关心丈夫的变心,连大宋都坚持不了多久,官场的一时得意一时失意又有什么用?

    还不如以文为刀,为天下女子杀出一片天地!

    【当宋朝不断打压女性,甚至在靖康之耻中把太后、皇后、公主、宗室女和平民女子、奴婢等推出去作为赔款,在南宋偏安时不反思男人无能不敢战只知道打压女性,开始逼迫女人缠足、守节、割肉侍亲,开始流行“才藻非女子事也”时,日本出现了三位国宝级的女作家!】

    “国宝级的女作家?也太夸张了?”

    被对比的宋朝文人第一个不服。

    有人忿忿不平:“天幕对我宋朝有偏见,靖康之耻都已经说好多次了,不就一个靖康之耻吗?”

    这话说得其他人都看不下去了:“死的不是你,你就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吗?”

    【现在,我们来到宋朝。】

    【宋朝是一个文人的盛世,极致的重文轻武的影响下,不仅出现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等属于,还出现了大批的优秀文才。】

    嬴政不想为这弱鸡宋朝废话,只是盯了几眼儒家,看得儒生们冷汗淋漓。

    “满朝高官都是读书人,那就都是文官,这重文抑武也太扭曲了。”一直渴望武将的刘彻鄙视道:“何止是瘸腿,这分明是自断一腿!”

    【宋朝的诗人估计有九千多人,词人约一千四百多人,创作词两万多篇。】

    【从题材上来说,宋朝文学不但囊括了宋朝的诗、词、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还发展了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体小说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太宗赵光义骄傲了:“看,我大宋的文学种类多数量大,哪里不如唐朝了?”

    他擅长文,这不文治还是很有成绩。

    【那么,咕咕为什么要说宋朝不如唐朝呢?】

    【且听我细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