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国小鲜(科举) > 第 66 章 南下(六)
    秦放鹤和汪淙这边人多,便挑了最大的画舫来租,临时多几个人上来也无妨。

    两边船停稳,中间搭了一尺半宽的渡板。刘兴玮虽非南人,然在杭州待了几年,也渐渐习得水上功夫,当下不用人扶,自己稳稳当当挪过来。

    众人再次见礼,请他上座。

    刘兴玮却不急着坐,反倒先一派熟稔地同汪淙打招呼,亲昵道:“前儿我还在外头见着你新写的文章了,果然又有长进,倒不是我背后论汪公长短,只雏凤清于老凤声,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他年纪还要比汪扶风大些,若对方没有董春做师父,一早便要口称世侄,如今实在不敢高攀,还算收敛了。

    汪淙岂能觉察不出他的亲近之意,便也顺势笑道:“大人谬赞了,如今我在府学,但有所得,无一不是先生们的教导,岂敢沾沾自喜?”

    顿了顿又道:“往日我同家里书信往来,提及大人执政有方,连父亲也曾说过的,天下这许多府学,鲜有如杭州这边兴旺的,此乃大人的仁心。”

    江南文风兴盛,古已有之,但刘兴玮确实在本地任职,这份功劳安在他头上,虽不名正,也算言顺。

    刘兴玮听了,果然欢喜,“惭愧惭愧,实在惭愧……”

    他是个混惯场合的,知道汪淙这些话只好听一半信一半,但对方既然当众这么说了,至少能证明,汪扶风对自己没有恶意。

    很好!

    略略寒暄几句,刘兴玮又细细看秦放鹤,“这位便是汪公高足?”

    秦放鹤是举人,也算半个官身,只原本二人初见,刘兴玮又是四品,郑重些才好,可不等他弯下腰去作揖,就被一把搀住。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呐!”刘兴玮顺势抓住他的胳膊,好似看什么活宝贝,赞了又赞,赞不绝口,“我虽远在杭州,却也听过你连中四元的名头,当真气势如虹。也看过选本文章,难得还这样小,更是罕见。如今拜在汪公门下,师徒二人相得益彰,来日必要同列朝堂,成就一段佳话呀。”

    这就是那个得了董阁老青眼的少年郎,果然挺拔俊秀,难得眸正神清,眼光灵活,一看就是个有心计的。

    这孩子好啊。

    倘或是自己的弟子,就更好了……唉!

    秦放鹤顺势谦虚几句,复又请他上座。

    刘兴玮推让一回,到底坐了,又亲叫他和汪淙坐在两侧,这才去看在场其余学子。

    今日刘兴玮追过来,既有私心杂念,也不乏世道公理,实在是这船上聚集的,多有杭州良才,只怕下一届的举人,便要从这里出了。

    政绩,都是他活生生的政绩!

    他又点着几个有印象的问了,细细点评一回。

    “我来得突然,还没问过你们在做什么呢。”

    为表平易近人,他甚至连“本官”都不说了。

    今日的发起人便笑着说要将方才的联句汇成本子,刘兴玮听了,也起了兴致,“这个主意好。只是若单有联句,终究单薄,恐难成册,不如你们各自再拟一篇好文章来,一并刻了,本官也讨人嫌凑个趣儿,作一篇荐词上去。如此,岂不齐全?”

    江南文风兴盛,三岁顽童都会念几句“人之初,性本善”,各色科举有关的书本俱都好卖。

    就拿之前秦放鹤和齐振业待过的清河府来说吧,若那里县学出的本子只能卖五百册,那么杭州起码一千五百册起!

    再有知府大人亲自推动,这个数字至少还能翻一番。

    在场都是科举过的,知道扬名的好处,且卖了本子又能分钱,自然多多益善,也都应了。

    于是当场有人铺纸研磨,刘兴玮也不矫情,亲自洗了手,蘸足墨汁,想着一路走来看到的湖景,狠写了一篇短颂。又从腰间鱼戏莲叶荷包掏出私人鸡血印章,盖了藕丝胶泥,晾干后命人拿去刊刻。

    秦放鹤等人便都称颂他一笔好字,力透纸背。

    这倒不全然是奉承话。

    但凡正经科举场上下来的官儿,哪个不是一笔好字?

    刘兴玮果然得意,兴致上来,还写了几个斗方送人。

    有胆子大的学子,还亲自斟了酒来敬,刘兴玮都很给面子地接了。

    略吃了几盏荷花酒,刘兴玮眼见日上正中,便对众人和颜悦色道:“下半日我还有公务,不便久留,你们继续文会即可。”

    又向秦放鹤和汪淙说:“既如此,你们只管作诗,再各自做一篇文章来,回头一发汇总了,都交到衙门上去,我亲自与你们盯着刻成本子。”

    众人便都说好,又目送他沿着渡板回到来时的画舫。

    刘兴玮一走,船舱内便倍加热闹起来。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稍后的选本来,打定了主意要一鸣惊人;也有捧着刘兴玮亲笔书写的斗方鉴赏的,不一而足。

    并非人人都如秦放鹤和汪淙这般有个好师门、好出身,那么能在知府大人跟前露脸,便是意外之喜,于日后仕途有益,故而十分重视。

    这些事情,秦放鹤和汪淙不好插话,留他们在当中热议,自己则挪到船尾,取些鱼食引来锦鲤争抢,又低声说些私密话。

    话题也不知怎么绕回到初见那日,汪淙就笑得促狭,“其实我当日便瞧出你的踟蹰。”

    小小一个漂亮少年杵在那里,满肚子心眼儿也不便施展,还不动声色地试探呢。

    自己说要拉他吃酒时,眼睛都睁大了……

    怪有趣的。

    回想当日,秦放鹤也跟着笑起来,难得与人推心置腹,“你不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好,实在是来之前,我曾于董府见过那位董二爷。”

    一说董苍,汪淙就什么都明白了,伏在船舷上狠狠笑了一场。

    笑完了,他顺势伸手往河里摘了一片小巧荷叶,先就着船上清水洗干净,然后以荷叶作盏,吃了一杯薄酒。

    “依我之见,他的心胸实在不甚宽广,官场艰险,你我虽未深入也已窥得一二,最是独木难支。我父母只我一个儿子,虽有旁支,然他们自有本家兄弟,终究隔了一层,可信,却不可全信……”

    便如董苍,即便外人再如何非议,可他有个好爹,也有好哥哥好姐姐,来日只要不犯大错,这几个人足可保他一世安宁。

    这就是血脉的力量。

    若能有个亲兄弟,自然最好,可汪淙冷眼瞧着父母的年岁,想再有孕也是艰难。

    况且此事本是天意,纵然眼下有了,兄弟俩相差近二十岁,来日只怕也帮不上甚么。

    故而许久之前,汪淙就盼着父亲能收徒,最好收个聪明的,大家也好相互扶持。

    “如今看来,老天待我不薄,竟都准了。”汪淙笑道,又自斟自饮吃一杯,“改日,我当往城外还愿去。”

    说完,秦放鹤也笑了。

    外头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风一吹,云彩都散成一缕一缕棉絮也似,露出一轮亮闪闪的日头来。

    明亮的阳光洒在水面上,随波荡漾,碎银似的晃眼,晃得汪淙有些醉了,歪在一旁迷糊起来。

    秦放鹤也有些累了,也摘了一片老大的荷叶,甩干净里头残存的雨水,斗笠似的往脸上一扣,又清新又凉快。

    船夫寻了一处树荫停下,船上众人都三三两两安静下来,慢慢地,秦放鹤也觉睡意袭来,便这么斜倚在船舷边沉沉睡去。

    神智远去的前一刻,他还在想,估摸着殿试该结束了,也不知无疑最后是个什么名次……

    殿试确实结束了,但最终排名却颇有争议。

    皇帝有最终决定权,但在这之前,也允许朝臣各抒己见。

    当下便有人坚持会试时的排名,顿时引来许多人反对。

    “一甲皆是寒门,那赵沛点了状元倒也罢了,可位列第二第三的,并无多少过人之处,容貌亦平平,岂能服众?”

    会试主考官却反驳道:“寒门艰难,一应不比世家大族,能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如此排名,也好彰显陛下求贤若渴,一视同仁的公正。”

    才倒了一个高阁老,任谁都能看出陛下的平衡之心,提几个寒门上来,不正是这个理儿?

    国子监祭酒宋大人年事已高,头发都花白了,听了这话,便颤巍巍出列,“陛下明鉴,公正,何为公正?公者,大公无私;正者,不偏不倚,且古人有云,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如此,方为公正。若果然如这般排名,岂非刻意为之,反而有欲盖弥彰之嫌。”

    当下便有许多人点头,“是这个理儿。”

    宋大人喘了几口气,又继续说:“况且那孔姿清虽未世家子,孔氏后人,然一应才干学识做不得假,过往成绩,皆是他自己博来,未曾有人刻意关照。若为公允一味打压,反而失了公允……还望陛下三思啊!”

    当下有寒门出身的官员出列,细数一路走来不易。

    “……尔等生而有之,岂知寒门之苦?便是二两保银都难,走到这一步,略加照拂又如何?”

    有人不服,辩驳道:“纵然出身好,难道还是他们的不是了?谁家不是祖辈父辈一代代拼出来的,便如你我今时今日为官,难不成来日还叫孩子们去经商!”

    又有做过武官的私下嘀咕,老子们拼死拼活,可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拼死拼活!

    若杀得遍体鳞伤,阖家只剩满桌子牌位,最后朝廷却用一句轻飘飘的“公正”来搪塞,任由他们的后人苦苦挣扎……那还拼个什么劲!

    到了这一步,已不仅仅是考试名次之争,公正与否之争,还涉及到党派出身之论,故而众人越说越激烈,唾沫横飞,争得面红耳赤,笏板抡得虎虎生风,恨不得撸起袖子就要上。

    国子监祭酒宋大人眼见着便跪倒在地,伏地大哭,“陛下,考场之上,没有世家,没有寒门,有的只是满腔抱负恨不得施展,乃是一颗颗报国之心呐,陛下!”

    须发皆白的老大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且不说究竟有无私心,到底令人不忍,众人的争吵声都小了。

    天元帝叹了口气,亲自下去将他搀扶起来,又加以抚慰,“爱卿一颗忠君报国之心,朕早已知晓。”

    宋大人抽抽噎噎谢恩,站到一旁抹泪去了。

    天元帝环顾四周,视线落到鸿胪寺那边,忽出声道:“孔爱卿,你以为如何?”

    这个孔爱卿,自然便是孔姿清之父。

    问事情问到当事人亲爹头上,不可谓不尴尬。

    但尴尬的只是本人,旁人,巴不得看热闹。

    故而话音刚落,众朝臣便是一静,继而齐刷刷扭头朝那边看去,等着听对方作答。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争取晚上九点更新吧!欠债好忐忑,嘤嘤……感谢在2023-10-0508:50:42~2023-10-0511:22: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诶嘿嘿~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whxhn20瓶;落落菌、樊小帆10瓶;彼稷之喵喵喵9瓶;喵有薄荷、Arteisun、懶蟲5瓶;桃子多脆脆3瓶;吃饭了吗、frekle777、彳亍十一、森森、失眠精、春天花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秦放鹤和汪淙这边人多,便挑了最大的画舫来租,临时多几个人上来也无妨。

    两边船停稳,中间搭了一尺半宽的渡板。刘兴玮虽非南人,然在杭州待了几年,也渐渐习得水上功夫,当下不用人扶,自己稳稳当当挪过来。

    众人再次见礼,请他上座。

    刘兴玮却不急着坐,反倒先一派熟稔地同汪淙打招呼,亲昵道:“前儿我还在外头见着你新写的文章了,果然又有长进,倒不是我背后论汪公长短,只雏凤清于老凤声,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他年纪还要比汪扶风大些,若对方没有董春做师父,一早便要口称世侄,如今实在不敢高攀,还算收敛了。

    汪淙岂能觉察不出他的亲近之意,便也顺势笑道:“大人谬赞了,如今我在府学,但有所得,无一不是先生们的教导,岂敢沾沾自喜?”

    顿了顿又道:“往日我同家里书信往来,提及大人执政有方,连父亲也曾说过的,天下这许多府学,鲜有如杭州这边兴旺的,此乃大人的仁心。”

    江南文风兴盛,古已有之,但刘兴玮确实在本地任职,这份功劳安在他头上,虽不名正,也算言顺。

    刘兴玮听了,果然欢喜,“惭愧惭愧,实在惭愧……”

    他是个混惯场合的,知道汪淙这些话只好听一半信一半,但对方既然当众这么说了,至少能证明,汪扶风对自己没有恶意。

    很好!

    略略寒暄几句,刘兴玮又细细看秦放鹤,“这位便是汪公高足?”

    秦放鹤是举人,也算半个官身,只原本二人初见,刘兴玮又是四品,郑重些才好,可不等他弯下腰去作揖,就被一把搀住。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呐!”刘兴玮顺势抓住他的胳膊,好似看什么活宝贝,赞了又赞,赞不绝口,“我虽远在杭州,却也听过你连中四元的名头,当真气势如虹。也看过选本文章,难得还这样小,更是罕见。如今拜在汪公门下,师徒二人相得益彰,来日必要同列朝堂,成就一段佳话呀。”

    这就是那个得了董阁老青眼的少年郎,果然挺拔俊秀,难得眸正神清,眼光灵活,一看就是个有心计的。

    这孩子好啊。

    倘或是自己的弟子,就更好了……唉!

    秦放鹤顺势谦虚几句,复又请他上座。

    刘兴玮推让一回,到底坐了,又亲叫他和汪淙坐在两侧,这才去看在场其余学子。

    今日刘兴玮追过来,既有私心杂念,也不乏世道公理,实在是这船上聚集的,多有杭州良才,只怕下一届的举人,便要从这里出了。

    政绩,都是他活生生的政绩!

    他又点着几个有印象的问了,细细点评一回。

    “我来得突然,还没问过你们在做什么呢。”

    为表平易近人,他甚至连“本官”都不说了。

    今日的发起人便笑着说要将方才的联句汇成本子,刘兴玮听了,也起了兴致,“这个主意好。只是若单有联句,终究单薄,恐难成册,不如你们各自再拟一篇好文章来,一并刻了,本官也讨人嫌凑个趣儿,作一篇荐词上去。如此,岂不齐全?”

    江南文风兴盛,三岁顽童都会念几句“人之初,性本善”,各色科举有关的书本俱都好卖。

    就拿之前秦放鹤和齐振业待过的清河府来说吧,若那里县学出的本子只能卖五百册,那么杭州起码一千五百册起!

    再有知府大人亲自推动,这个数字至少还能翻一番。

    在场都是科举过的,知道扬名的好处,且卖了本子又能分钱,自然多多益善,也都应了。

    于是当场有人铺纸研磨,刘兴玮也不矫情,亲自洗了手,蘸足墨汁,想着一路走来看到的湖景,狠写了一篇短颂。又从腰间鱼戏莲叶荷包掏出私人鸡血印章,盖了藕丝胶泥,晾干后命人拿去刊刻。

    秦放鹤等人便都称颂他一笔好字,力透纸背。

    这倒不全然是奉承话。

    但凡正经科举场上下来的官儿,哪个不是一笔好字?

    刘兴玮果然得意,兴致上来,还写了几个斗方送人。

    有胆子大的学子,还亲自斟了酒来敬,刘兴玮都很给面子地接了。

    略吃了几盏荷花酒,刘兴玮眼见日上正中,便对众人和颜悦色道:“下半日我还有公务,不便久留,你们继续文会即可。”

    又向秦放鹤和汪淙说:“既如此,你们只管作诗,再各自做一篇文章来,回头一发汇总了,都交到衙门上去,我亲自与你们盯着刻成本子。”

    众人便都说好,又目送他沿着渡板回到来时的画舫。

    刘兴玮一走,船舱内便倍加热闹起来。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稍后的选本来,打定了主意要一鸣惊人;也有捧着刘兴玮亲笔书写的斗方鉴赏的,不一而足。

    并非人人都如秦放鹤和汪淙这般有个好师门、好出身,那么能在知府大人跟前露脸,便是意外之喜,于日后仕途有益,故而十分重视。

    这些事情,秦放鹤和汪淙不好插话,留他们在当中热议,自己则挪到船尾,取些鱼食引来锦鲤争抢,又低声说些私密话。

    话题也不知怎么绕回到初见那日,汪淙就笑得促狭,“其实我当日便瞧出你的踟蹰。”

    小小一个漂亮少年杵在那里,满肚子心眼儿也不便施展,还不动声色地试探呢。

    自己说要拉他吃酒时,眼睛都睁大了……

    怪有趣的。

    回想当日,秦放鹤也跟着笑起来,难得与人推心置腹,“你不怪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好,实在是来之前,我曾于董府见过那位董二爷。”

    一说董苍,汪淙就什么都明白了,伏在船舷上狠狠笑了一场。

    笑完了,他顺势伸手往河里摘了一片小巧荷叶,先就着船上清水洗干净,然后以荷叶作盏,吃了一杯薄酒。

    “依我之见,他的心胸实在不甚宽广,官场艰险,你我虽未深入也已窥得一二,最是独木难支。我父母只我一个儿子,虽有旁支,然他们自有本家兄弟,终究隔了一层,可信,却不可全信……”

    便如董苍,即便外人再如何非议,可他有个好爹,也有好哥哥好姐姐,来日只要不犯大错,这几个人足可保他一世安宁。

    这就是血脉的力量。

    若能有个亲兄弟,自然最好,可汪淙冷眼瞧着父母的年岁,想再有孕也是艰难。

    况且此事本是天意,纵然眼下有了,兄弟俩相差近二十岁,来日只怕也帮不上甚么。

    故而许久之前,汪淙就盼着父亲能收徒,最好收个聪明的,大家也好相互扶持。

    “如今看来,老天待我不薄,竟都准了。”汪淙笑道,又自斟自饮吃一杯,“改日,我当往城外还愿去。”

    说完,秦放鹤也笑了。

    外头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风一吹,云彩都散成一缕一缕棉絮也似,露出一轮亮闪闪的日头来。

    明亮的阳光洒在水面上,随波荡漾,碎银似的晃眼,晃得汪淙有些醉了,歪在一旁迷糊起来。

    秦放鹤也有些累了,也摘了一片老大的荷叶,甩干净里头残存的雨水,斗笠似的往脸上一扣,又清新又凉快。

    船夫寻了一处树荫停下,船上众人都三三两两安静下来,慢慢地,秦放鹤也觉睡意袭来,便这么斜倚在船舷边沉沉睡去。

    神智远去的前一刻,他还在想,估摸着殿试该结束了,也不知无疑最后是个什么名次……

    殿试确实结束了,但最终排名却颇有争议。

    皇帝有最终决定权,但在这之前,也允许朝臣各抒己见。

    当下便有人坚持会试时的排名,顿时引来许多人反对。

    “一甲皆是寒门,那赵沛点了状元倒也罢了,可位列第二第三的,并无多少过人之处,容貌亦平平,岂能服众?”

    会试主考官却反驳道:“寒门艰难,一应不比世家大族,能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如此排名,也好彰显陛下求贤若渴,一视同仁的公正。”

    才倒了一个高阁老,任谁都能看出陛下的平衡之心,提几个寒门上来,不正是这个理儿?

    国子监祭酒宋大人年事已高,头发都花白了,听了这话,便颤巍巍出列,“陛下明鉴,公正,何为公正?公者,大公无私;正者,不偏不倚,且古人有云,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如此,方为公正。若果然如这般排名,岂非刻意为之,反而有欲盖弥彰之嫌。”

    当下便有许多人点头,“是这个理儿。”

    宋大人喘了几口气,又继续说:“况且那孔姿清虽未世家子,孔氏后人,然一应才干学识做不得假,过往成绩,皆是他自己博来,未曾有人刻意关照。若为公允一味打压,反而失了公允……还望陛下三思啊!”

    当下有寒门出身的官员出列,细数一路走来不易。

    “……尔等生而有之,岂知寒门之苦?便是二两保银都难,走到这一步,略加照拂又如何?”

    有人不服,辩驳道:“纵然出身好,难道还是他们的不是了?谁家不是祖辈父辈一代代拼出来的,便如你我今时今日为官,难不成来日还叫孩子们去经商!”

    又有做过武官的私下嘀咕,老子们拼死拼活,可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不拼死拼活!

    若杀得遍体鳞伤,阖家只剩满桌子牌位,最后朝廷却用一句轻飘飘的“公正”来搪塞,任由他们的后人苦苦挣扎……那还拼个什么劲!

    到了这一步,已不仅仅是考试名次之争,公正与否之争,还涉及到党派出身之论,故而众人越说越激烈,唾沫横飞,争得面红耳赤,笏板抡得虎虎生风,恨不得撸起袖子就要上。

    国子监祭酒宋大人眼见着便跪倒在地,伏地大哭,“陛下,考场之上,没有世家,没有寒门,有的只是满腔抱负恨不得施展,乃是一颗颗报国之心呐,陛下!”

    须发皆白的老大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且不说究竟有无私心,到底令人不忍,众人的争吵声都小了。

    天元帝叹了口气,亲自下去将他搀扶起来,又加以抚慰,“爱卿一颗忠君报国之心,朕早已知晓。”

    宋大人抽抽噎噎谢恩,站到一旁抹泪去了。

    天元帝环顾四周,视线落到鸿胪寺那边,忽出声道:“孔爱卿,你以为如何?”

    这个孔爱卿,自然便是孔姿清之父。

    问事情问到当事人亲爹头上,不可谓不尴尬。

    但尴尬的只是本人,旁人,巴不得看热闹。

    故而话音刚落,众朝臣便是一静,继而齐刷刷扭头朝那边看去,等着听对方作答。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争取晚上九点更新吧!欠债好忐忑,嘤嘤……感谢在2023-10-0508:50:42~2023-10-0511:22: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诶嘿嘿~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whxhn20瓶;落落菌、樊小帆10瓶;彼稷之喵喵喵9瓶;喵有薄荷、Arteisun、懶蟲5瓶;桃子多脆脆3瓶;吃饭了吗、frekle777、彳亍十一、森森、失眠精、春天花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