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国小鲜(科举) > 第 206 章 种子
    第 206 章 种子

    是玉米吗?

    不不不,冷静,先冷静!

    哥[lun]布还没发现新大陆,跟玉米相似的植株还有许多,况且后世常见的作物都经过无数次[jing]选育种,外貌大改也说不定!

    秦放鹤用力闭了闭眼,转身问周幼青,“这三株作物的种子还有吗?是什么模样?”

    “没了。”周幼青摇头,“那袋子里乱七八糟什么都有,捡拾数[ri],类似的这种种子只得五颗,市舶司那边也都不晓得种子已经剥出来多久,我们唯恐多等一年没了气力,便分水土、时节育种,最终只活了这三株。”

    见秦放鹤有些失望,周幼青又说:“不过下地之前,我们都做过记录。”

    真可谓大悲大喜,秦放鹤几乎跳起来,啼笑皆非,“这么重要的事您倒是先说啊!”

    心疾都要犯了。

    周幼青大笑,亲自去翻了册子出来,按照田垄编号挨着找,“哦,在这里,黄豆大小,质地坚硬,光滑,似黄似白……”

    那册子上非但以文字记录,甚至还有彩[se]图画,每一粒都标注尺寸、状态,力求写实写真。

    秦放鹤一眼看过去就笑了,“是了是了,没错了!”

    虽然个头偏小,颜[se]也不完全相同,但皮膜、胚芽俱在,分明就是玉米粒的样子嘛!

    “这么说,你果然认识?”周幼青喜出望外。

    这个可怎么说呢?

    秦放鹤想了想,决定耍赖,“说来话长,如今[ji]蛋在了,大人何必追求母[ji]的出处呢?”

    周幼青一怔,跟着笑了,“也罢。”

    人都有秘密,正如他所言,只要粮食是好的,谁还在意怎么来的呢?

    玉米,似玉非玉,似米非米,名字颇有意趣,倒也妥帖。

    不过出于爱好和职业素养,周幼青还是向秦放鹤仔细询问了该种作物的特[xing]和喜好。

    “什么,此物竟十分高产么?”

    “是啊,”秦放鹤颇有种扬眉吐气的快意,指着那三株还非常细小的绿苗苗说,“好生侍弄,亩产绝对超过当下的麦子和水稻。且内中的瓤和秸秆都能烧,对了,那秸秆和籽实还能喂牛喂牲[kou]呢。”

    周幼青听得满眼放光,不禁感叹,“也不知是哪里来的,那里的老百姓真是有福气。”

    说到来处,秦放鹤也是不解,美洲封闭……

    不不不,他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不对。

    所谓的封闭,从来就只针对于人类,但是飓风、[chao]汐,那些候鸟和足以跨洋遨游的海洋巨兽,它们一直畅行无阻啊。

    “北雁南飞,大人也知有候鸟吧?”秦放鹤越想越兴奋。

    周幼青[shu]知农事,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子归是说,这些种子是外地的鸟儿带去什么法兰西的?”

    飞禽走兽经常会偷吃粮果,这本是自然之理,而天下也有许多作物都是靠它们的粪便开枝散叶的。

    “不错,除此之外,我暂时想

    不出别的可能。”秦放鹤用力吐了[kou]气,笑道。

    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它让许多生灵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彼此联系,多么神奇。

    这是一场大自然孕育的奇迹,需要非常非常多的巧合。

    首先鸟类肠道很短,都是边飞边拉,所以必须确保这只鸟迁徙之前刚吃了健康完整的上好玉米粒,然后它在飞行途中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没有排泄,或者说没有完全排泄。

    不过这种可能[xing]比较小,最大的可能应该是排泄到了自己或同类身上,种子得以保全。

    在候鸟成功将玉米种子带到欧洲大陆后,落地点又有足够肥沃的土壤,足够多的阳光和雨露,让那寥寥几粒,甚至硕果仅存的一粒玉米种子能够顺利萌芽、扎根、成长、授粉、孕育。

    而在此过程中,玉米苗也非常完美地避开了所有的野兽和人类的侵害,得以幸存、结果。

    然后又在结果之后,这孤零零的小玉米[bang]子终于被人类发现,并当做种子采集,之后兜兜转转,赶在种子死亡之前,又顺利地到了大禄船队收集种子的人手中……

    最后,它们成功在全然陌生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在异国他乡长大。

    中间这么多环节,但凡有一点差错,都不会有现在的意外之喜。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自然、动物和人类跨越了国界,携手天空、陆地和海洋共同孕育的生命奇迹。

    何其震撼,又何其[lang]漫!

    倘或足够幸运,这场[lang]漫或许会助力盛世!

    听着秦放鹤的描述,周幼青的表情中充满震撼,久久回不过神,“你的意思是有一种鸟,跨越了千里万里、茫茫大海,将故乡的种子带去了,去了很远的地方?”

    第 206 章 种子

    秦放鹤点头,“很远,或许比从琼州到辽宁,从云南到倭国还要远。”

    周幼青张了张嘴,感受着腔子里迅速弥漫起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和震撼。

    这些情绪不断发酵、聚集,最终堆积到喉间,化作一声长叹,“这可真是……神迹。”

    此时再看那几株叫玉米的其貌不扬的小苗,周幼青顿时大为改观。

    这可是遥远的异国来客呀!

    秦放鹤深有同感,又不禁发散思维,可能欧洲部分地区早已有了玉米的影子,只是数量稀少,要么不等人类发现就已死去,要么人类发现了,但奈何这玩意儿自然成[shu]后太硬,捣都捣不烂,煮也煮不[shu],简直无法入[kou],故而被无视被抛弃。

    但无论如何,接下来的几年中,这几棵小苗苗就是农研所的镇所之宝!

    周幼青当场立下军令状,“我亲自照看,苗在人在,苗亡……”

    秦放鹤赶紧打断,“那倒也不必。”

    周幼青不听,大有万一哪天幼苗夭折,老夫当场吊死的架势。

    若能创造奇迹,名垂青史,只怕就在今朝了!

    “如此大事,是否要报至陛下处?”

    “先不急,”秦放鹤摇摇头,“一来能不能

    顺利长大暂未知晓,二来,成功结果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万一是空欢喜……先等等吧。”

    另外,他也怕有心人蓄意破坏,眼下还是低调些的好。

    临近晌午,周幼青索[xing]留秦放鹤用饭,“这里别的倒罢了,唯独菜蔬粮米多些,我记得你爱吃干菜,这是去岁晾的扁豆干子,[rou]炒极香。”

    除了培育粮食良种,这两年农研所也试着用秦放鹤说的方法搞果蔬嫁接,初见成效,同时也诞生了许多丑得别出心裁的果实,非常有创意,都拿来吃了。

    还有茄子条,加了豆酱和[rou]沫炖得稀烂,不大好看,但油汪汪盐津津特别香。

    另有艮啾啾的萝卜条儿小菜,很有嚼头,秦放鹤果然就着几样菜干子吃了一大碗饭,外加一个大饽饽,赞不绝[kou]。

    人上了年纪,就爱看后生好胃[kou],老太太出来作陪,见了很是欢喜,亲自替他拾掇了一大筐,茄子条、扁豆干、干豆角子什么都有。

    “再过些[ri]子,鲜扁豆又能吃了,我们替你留着。”

    额外还有一大包摘得干干净净的丝瓜瓤,可以用来搓澡或洗刷碗筷,都特别好用。

    秦放鹤来者不拒,乐呵呵收了,回家后就亲自下厨做了炖干菜给家人吃,连阿姚那小子也吃了一大碗饭,捧着肚子喊撑。

    “干菜真好吃,”阿嫖意犹未尽道,“我还记得爹之前包的荠菜饺子呢,也比庄子上送来的鲜菜香。”

    一旦人开始觉得干菜、野菜好吃了,十有八、九,[ri]子好过了,秦放鹤顺势来了一番忆苦思甜教育,说改[ri]休沐带他们出城去庄子里下地去。

    晚间沐浴,秦放鹤把新得的丝瓜瓤剪了个心形递给阿芙,阿芙见了,笑得前仰后合,“呸!”

    沐浴过后,阿芙拿了新做的官袍给秦放鹤试,“嗯,大小不错。”

    历来官员接到任命后,都会有朝廷免费发给的两套官袍,然后,就两套。

    除非升官,接下来朝廷就不管了。

    别嫌少,古往今来好多朝廷连两套都没有!

    天然材质的衣料都很容易破,别说穿几年,有时候甚至刚上身,指不定被什么东西勾一下,“哧啦”就是个大[kou]子,所以大部分官员私下都会多做几套。

    朝廷对官袍的具体材质没有要求,只要颜[se]和补子对了,棉麻丝毛皆可,这就导致一到夏天,文武百官的打扮就很有意思。

    如今天气渐热,官袍内外两层又臃肿,好些官员就都换了轻薄的丝绢,甚至还有提花镂空的绫罗,透光透气不透[rou]。

    今儿秦放鹤穿的这套,就是四经绞织的罗,远处看是纯[se],可凑近了就能发现非常闷[sao]的细小提花孔洞。

    秦放鹤低头看了,觉得还挺[sao]包。

    啧,怪[xing]感的。

    人逢喜事是真的[jing]神爽,朝廷打了胜仗,具体表现就是诸位官员们行事[ri]益张扬,他次[ri]穿着新官袍去工部,竟然发现自己这个不算最[sao]包!

    啧啧,杜宇威杜老都六十多的人了,里衣竟然是亮紫[se]!真是人老心不老啊!

    中间秦放鹤有事往翰林院去,结果半路上就发现许久不见的赵沛正跟金晖互甩眼刀子,见他过来,一时神[se]各异。

    早年赵沛在大理寺,熬了资历后就调到刑部,如今是正四品。

    可巧金晖在金鱼港一案中立功,回京后也越级提拔,升为正五品刑部郎中,赵沛正是他的顶头上司。

    此二人本就派系不同,立场各异,最要命的是,三观根本不同,一个心怀天下,一个除我之外皆可死,以至于金晖去刑部报道第一天就话不投机擦出火来。

    看都看见了,倒也不必刻意回避,秦放鹤就笑呵呵冲两人一招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