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 > 第 125 章 胤禔篇番外三
    南音并未直接告诉他,而是像小时候一样,引导着他自己去思考这个问题:

    “阿哥你想想看,水师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大清来说,为何每年都要花费巨额银钱,在海洋水师的建设上?”

    水师不仅存在于海洋,还存在于内陆的江河湖上,这些在水域作战、维护一方安宁的官兵,都属于水师。

    譬如满清发家之地的东北,辽河和松花江上,就保留着不少八旗水师,在与罗刹国的对战中,这部分水师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胤褆没有多犹豫,就回答南音道:“水师的存在,自然还是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全,保大清的安宁了,相对于官方花在水师身上的银钱,贼寇作乱造成的损失,才大得吓人呢!”

    南音点头:“既然水师的存在,是为了应对外面的威胁,那你觉得,只有倭寇会从海上攻击大清吗?”

    胤褆脱口而出道:“当然不是!”

    这个时候,胤褆也自己回过味儿一些了。

    当初自己是一心杀倭寇,但实际上,来自海洋上的威胁,远不止倭寇。

    经过皇家教育的胤褆,当然不是什么傻白甜,不会觉得远道而来的各国商人,特别是欧罗巴人,天生就是这般老老实实做生意的。

    胤褆很清楚,那些人现在之所以老实,是因为他们实力并不及大清。若将来有一日,他们更加强大了,或者大清不那么厉害了,那些今日笑脸相迎的人,到时候可能就用刀枪相迎了。

    这些年,南音也没少给阿哥格格们,传授“欧罗巴野心”的事。现在南音只需稍稍提一提,立马就触发了胤褆的警戒之心。

    “大阿哥,海上的情况,与陆地上截然不同。海洋虽然凶险万分,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的优势,譬如它的运力,就比陆路要强得多。并非每一条远道而来的船,装的都是布匹、美酒之类的,还有可能装的是兵卒,是火炮,是野心。”

    南音走了几天后,这些话,依旧在胤褆的脑中盘旋着。

    姑姑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姑姑认为,即便现在大清与各国的商贸往来正常,即便大清现在还算压得住阵,但时移世易,若大清依旧像现在这般,安于现状,只将倭寇之类的贼子当敌人,那大清的危机就不远了。

    心中装了事,胤褆便无法像之前那样,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日子了。

    他心中有些想法,在逐渐成型,只是通过仔细斟酌以后,他觉得只靠自己,那些事儿难以实现,他得找人帮忙。

    于是,不久之后,远在京城皇宫里的太子,发出了惊奇的声音:“胤褆竟然会主动给我写信?”

    赵全福在一旁伺候着,凑趣儿道:“大阿哥与殿下您是亲兄弟,给您写信,是多正常的事情?先前和馨公主成亲之时,大阿哥还送了您礼物呢!”

    太子表情略略有了些变化,不过很快又道:“他又不是只给我送了,而是给每个兄弟姐妹都送了。”

    “但在众多阿哥格格中,您收到的礼最为贵重不说,那本册子也是您喜欢的,不是么?若非大阿哥平日

    有关心您,又如何会注意寻摸您喜欢的东西呢?”

    ()?()

    太子直接哼道:“赵全福,你到底是我的人,还是胤褆的人?怎么老帮着他说话?”

    ?千阳燎原的作品《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s)?()

    赵全福立马恭敬道:“殿下明鉴,奴才当然是您的人了,奴才只盼着殿下与各位阿哥兄弟亲近罢了。”

    ()?()

    赵全福在太子身边呆久了,也知道他此时是色厉内荏而已,并非真的要责备他,心中也并未多担心。

    ()?()

    太子嘴上傲娇着,行动上却是老实,很快就拆了胤禔给他的信件,然后了起来。

    前面胤禔的问候显得很官方,看得太子频频皱眉,有点怀疑,胤褆是不是在舟山闲极无聊了,特地写这么封信来耍自己玩。

    一直到进入了正题了,太子才逐渐明白,胤禔写这个信的用意是什么。

    胤禔在信中,主要讲了舟山附近的海防,从兵力,到巡逻的范围,再到舟山的水师能抵御什么样战力的海上攻击之类的。

    粗看之下,胤禔好像只是在跟太子介绍,舟山附近的海上防御情况。

    这些太子是知道一些的。

    对于这个从小就不对付的大哥,太子之前一度怀疑,胤禔特地跑那么远,就是想按照姑姑说的,“猥琐发育”过后,再反过来把自己比下去。

    所以太子这些年挺关注胤禔在舟山的情况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成熟,再加上胤禔在舟山的行事作风,太子这层怀疑已经降低了许多。

    若胤禔真是为了把自己比下去,才跑去舟山水师中历练的,太子觉得,那胤禔从小就说要去当将军,杀倭寇就未免太心机了,不至于不至于。

    这会子接到胤禔的这封信,太子也逐渐领悟过来了,这封信是试探自己的态度。

    胤禔对兄弟两个从小闹到大的关系,也有一些不确定。

    太子看完信,哼道:“以为这样我就能对他的看法改变一些?想得倒挺美。”

    康熙知晓了胤禔给太子写了信的事,还特地问了问:“他给你写信,说了什么了?”

    太子随口道:“没甚了不起的,就是说他在舟山水师的见闻,大约是想显得他比我见多识广?”

    康熙听罢,也觉得无言以对,但又觉得太子的话不无道理。

    这两孩子,自打胤禔五岁那年回宫开始,就一直杠着了,还挺爱互相计较的。

    于是康熙道:“他若是故意惹你,你就不要理他。”

    “我知道的,皇阿玛。”

    “那你也不必给他回信了,让他讨个没趣儿。”康熙建议道。

    谁知太子立马抗议道:“若胤禔给我写了信,我却不回他,岂不是显得我怯了他一般?这信我得回他,而且还要回的漂漂亮亮的!皇阿玛,我要看看近三个月,江浙一带的官员递上来的折子。即便是我在宫里,也要比胤禔更了解江浙的事儿!”

    康熙无语,得,还是要继续杠。

    兄弟两人都过了弱冠之年了,还跟从前一样一对上就谁也不服谁。

    “行,折子我会命人给你送过来的,

    你莫要为了跟胤禔置气,就熬夜之类的。()?()”

    “我知道了,皇阿玛。?()_[(.)]??来?_??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此时的太子,显得十分乖觉。毕竟演乖宝宝嘛,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太子将江浙那边递来的折子,特别是江浙水师提督的折子,认真看了几遍,才给胤禔写了回信。

    就这样,兄弟两个通过书信交流了好几个来回,太子根据胤禔的信,如亲身体验过水师的生活一般,对水师的情况越发地了解了;而胤禔也根据太子提供的福建水师、广东水师等他处水师的信息,对整个大清的水师情况,也有了一些整体的了解。

    了解得越多,胤禔也越发现,其实他所在的水师面临的困境,其他的水师也一样有。自打收复了台湾以后,东南沿海的水师似乎大多躺平了,并没有像从前那般认真操练,也没想过升级改造武器——都是没有危机感闹的。

    整个大清的水师的改革,迫在眉睫。

    这个是关系到国之根本的事儿,胤禔很清楚,这事儿在自己的权限之外了。

    但是他又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些水师的斗志被平静的生活日益消磨掉。

    胤禔十分为这个事情苦恼。

    作为臣子和儿子,他有责任提前提醒自己的皇阿玛,这个弊病的存在;但姑姑又曾与他说过,长大了,就要稍微藏着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些,即便是面对着自己的皇阿玛,也不可过于推心置腹。

    成年以后,胤禔也明白了南音这话的意思。

    作为成年皇子,也是唯一一个年龄最接近太子的皇子,还从小与太子不睦,就成了一些投机者眼里的投资对象,甚至在没有得到他本人的认可的情况下,就纠结人以自己的名义去反对太子。

    朝堂斗争胤禔也懂,但他不想成为别人用来对付自己皇阿玛和亲兄弟的刀子。

    自打奉旨来到了江浙水师,胤禔就越来越倾向于老实地呆在这里,尽量少回京城了,免得又被搅和进了朝堂争斗。

    若他提出军改,怕是会让一些心里有小算盘的人,又盯上自己,甚至让皇阿玛也怀疑自己有异心了。

    胤禔为此事纠结良久,甚至还写了一封信给南音,向她征询,自己该如何做。

    南音收到信以后轻叹,有些问题,即便是努力去避免了,但就怕造化弄人啊。

    胤禔收到了南音的回信,信里只有一个意思: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走。

    南音知道,若是让胤禔为了自身的安危,隐瞒不发,胤禔会一直被这件事折磨的。

    胤禔看完南音的信,在住所对月沉思良久,忍不住用南音教过的方法,去分析这个事儿——若是自己去做了,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会怎么样?

    皇阿玛会生气,甚至会暴怒,前朝小人也会趁机兴风作浪,造成一些动荡,但水师改制的事,至少能被皇阿玛知道,甚至进行考量。自己可能会被迫离开水师,但作为皇子,顶多是被剥了官职,爵位什么的,大约是不会被动的。

    自己孤家寡人一个,又是抹不掉的皇长子,相对于比人来说,退路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更何况自己还有给姑姑开的酒楼,若是手底下的人受了自己连累,也得离开,也能将他们安排进酒楼干活,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

    囍想看千阳燎原的《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吗?请记住[+?]的域名[(.)]囍?来囍+?囍+?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囍

    (s)?()

    胤禔方方面面考虑了一番后,在罗四的提醒下,回到了屋里,却没有直接去歇下,而是坐在了灯下,开始认真地构思给康熙的折子。

    ()?()

    做完决定的胤禔,像是卸下了一个大石头,不仅浑身轻松了,思维也敏捷了不少,洋洋洒洒写了大几千字,将水师如今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以及自己认为的解决之道,有条有理地写清楚了。

    ()?()

    这样一直忙活到鸡鸣时,胤禔依旧有些亢奋。

    (s)?()

    果然,这个决定才是自己不会后悔的选择。

    写好折子后,胤禔没有让这份折子,跟江浙其他官员的折子一起,送入京城,而是通过自己凭皇子身份拥有的特殊渠道,以最快的速度,将折子递到了康熙的御案。

    见胤禔走了特殊渠道,康熙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让几年都老老实实和其他大臣一起递折子的胤禔,启用了这个路子。

    看完折子以后,康熙情绪有些复杂。

    有些欣慰,又有些失望,欣慰的是,胤禔并未因私事而启用皇子的特权,而且折子里的事儿,确实事关大清之安危,胤禔能如此忧国,作为父亲他有孩子长成的欣慰之感。

    但另一方面,康熙觉得胤禔有些夸大其词,杞人忧天了。

    胤禔说的,大清有可能会遭遇比倭寇更强大的势力的攻击,例如来自欧罗巴的势力。

    在康熙看来,大清与欧罗巴远隔重洋,即便是欧罗巴有哪个国家,在大清抢走一块地,管理起来就很不方便,根本没必要。历史上,还没见哪个国家愿意给自己在不同的地方,整上几块国土,好增加管理的难度的。

    康熙自己的想法,并未说出来,而是给太子看了胤禔的折子。

    太子看完后,心中暗暗惊叹,胤禔这些年的成长,确实是十分惊人,他的思维比从前成熟多了,在水师上的见识,也比自己多多了。原来和自己往来的信件,未能展现他一成的能力。

    相对于危机感,太子心中更多的是佩服和欣赏,敢远离皇阿玛羽翼的保护,还能如此快速提升自己,胤禔比自己印象中的要强不少。

    “皇阿玛,儿臣以为,胤禔这份折子中所言之事,存在一定的道理,古语便说,居安思危,虽然大清如今在皇阿玛的治下,说得上是河清海晏,四海承平,但危险总是出现在我们未曾设防的地方。”

    太子的态度,让康熙讶异了一把,但转念想想,太子虽然爱和胤禔杠,但遇到了正事儿,太子还是很正经的,知道正事要紧,私人情感先放一边。

    康熙哪里猜得到,其实兄弟两人在通信时,已经达成了共识了。

    而胤禔写这份折子,有一部分希望也是寄托在太子身上的,希望太子能推动这个事情。

    父子两聊了一会儿后,太子最后道:“此事关系重大,皇阿玛还需得与前朝诸臣商议后,再做决定吧。”

    康熙自己不太认可胤禔的说法,但这等事,也是

    要拿到朝堂上议一议的。

    果然,康熙将胤禔的折子一拿出来,就在朝堂引起了巨大的讨论,慢慢地双方分成了两派,争论不休。

    一方觉得胤禔说得有理有据,确实是要考虑这个问题;另一方和康熙的想法类似,觉得胤禔年纪还轻,虽然在水师待了几年,但也没做到水师提督的位置,对福建水师、广东水师等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他提的现象也具有片面性……

    这种争论,到最后都会演变为派系之争,大家会逐渐罔顾事实,从自己的阵营和自己的利益出发去争吵,而水师改制的事,成了一个争吵的由头了。

    太子只觉得索然无味,回到了后宫时,心情依旧低沉得紧,姑姑最近又不在京城,连个倾诉的对象都没有。

    这个时候,太子竟然有点想远在千里之外的胤禔了。

    以前打死太子也不会相信,有一天他竟然会觉得,在朝堂上和自己最有共同想法的,竟然是自己一直忍不住要杠的胤禔。

    这个事儿,在前朝争论了好几天,太子一看康熙那放任的态度,似乎更在意官员们如何拉帮结派,如何彼此攻讦和站队,就知道康熙并没有将胤禔的折子的事,重视起来。

    “看来,可能要等到我当皇帝了,这事儿才有转机啊。?[(.)]??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s)?()”

    太子心中嘀咕。

    但他对坐皇位兴趣并不大,现在他皇阿玛还正值壮年呢,每天都能中气十足地骂人,还能常给他添上几个弟弟妹妹,精力十足的样子。

    晚上喝酒时,太子摆了两个酒杯,另一个杯子就让天上的月亮,代替胤禔,和自己喝一杯。

    胤禔那边,也正等着京城的消息,按照他的估算,折子是早就到了皇阿玛手里了,但一直没什么消息,这让胤禔的心难免悬了起来。

    就在胤褆焦急不已的时候,手下人飞快地来到他的穿上,给他报上消息。

    “可是京中有什么示下了?()?()”

    胤禔激动地问。

    “不是的,是福建水师传来消息,弗朗机的商船与和兰的商船,在福州二十海里的海域发生冲突,福建水师当即派了舰船前去平息镇压,结果……()?()”

    那传消息的小兵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胤禔的心忍不住提了起来:“结果怎么了?()?()”

    “结果我们大清的两艘舰船与和兰的商船联手,都未能赢过弗朗机的商船,两艘舰船损毁严重,还好兵卒们水性不错,过往船只数量又多,落水的人大多被救起来了。”

    胤禔闭了闭眼睛,表面上看,这事儿不算什么大事,因为都没怎么死人。损失最多的,可能是和兰人,因为他们的船全都沉了,货物全都掉进了海里。

    但胤禔清楚,其实这次损失最大的是大清。

    两艘舰船都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最重要的,是让许多国家看到了大清水师的水平,其实很弱。

    之前福建水师收回台湾,确实风光了许久,一直到现在,福建水师都还在吃这份功劳的红利,也因为他们在□□一战中,摧枯拉朽的气势唬住了不少人,让许多人错估了他们的战斗水平。

    这次

    在弗朗机商船的攻击下?(小$?说)?[(.)]?来?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没多久就溃退(s)?(),

    才是福建水师的真实水平。

    福建水师这次轻易的溃败()?(),

    就像高高在上的神流出了一滴血(s)?(),

    失去这一滴血,不会对神有什么影响。但致命之处在于,它暴露了神可以被伤害的弱点。

    胤禔脑中转过了千万个想法后,问道:“这消息可送往京中了?”

    “近年来圣上十分关心海上贸易之事,此事福建总督和水师提督应当不敢欺瞒才是。”

    胤禔脑子里飞快地转开了,福建总督和水师提督确实不敢瞒这样的事,但怎么说却是有门道的。

    更何况,这次又没死什么大清人,和兰人是死了几个,但都是普通商人。行商在外,遭遇不测是常事,也没什么好惊奇的。

    胤褆斟酌了一会儿后,吩咐道:“多撒一些人手出去,我要你们将此事在三日内打探清楚,具体谁领命前去的,如何调解双方的,又如何与和兰人联合打弗朗机的,都要一一打探个明白!”

    “是!”

    探子们撒了出去,胤禔暂时只能按下耐心等着了。

    他也不想给人倒油,但这是难得的机会。

    之前送到京城的折子,这么久都没什么好消息,估计并未引起众人的重视。

    但这次冲突,却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能让京中的皇阿玛和朝中诸臣,重新审视和考量自己的提议。

    至于福建总督和水师提督会吃挂落的事,胤禔也顾不上了。若他们如实禀报,挨得处罚会小一些,但如果有欺瞒的话,那就算是他们自找的了。

    至于会不会让皇阿玛觉得自己趁人之危,踩着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胤禔觉得,自己不掺和一把才更让人奇怪呢!

    明明提议水师改制的折子那么殷切,遇到这事儿显得镇定,反而不正常了。

    接下来三天里,有消息陆陆续续地传到胤褆的耳朵里,胤褆将消息经过多次梳理,慢慢地还原了事情的原貌。

    原来这事儿,还被不少国家的商船给围观到了,这回算是丢人丢到全世界去了吧?

    胤禔复盘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后,很快想到了南音跟他们说过的,这个时代,虽然和兰人依旧是海洋上的霸主,但他们正在失去这个地位,因为英吉利正后来居上。

    之前胤禔觉得,欧罗巴人之间的斗争,主要在大西洋上,现在看来,到了大清这边也不消停。

    这回弗朗机人敢直接和和兰人硬刚,也是和兰海上势力不断衰落的体现。放在以前的话,弗朗机哪敢这么明着打啊,而且还打赢了。

    虽然他们是以多胜少,有些胜之不武。

    胤禔一边想,一边忍不住叹气,今日的和兰,何尝不是未来的大清?

    大清如今看上去是东方大国,是欧罗巴人和其他世界各地的人,趋之若鹜的行商对象,但若大清不思进取,不引以为戒,大清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

    好像很多仙女都离开这个文文了,大家不喜欢看番外咩?

    另外,给接档的新文《我靠捡垃圾纵横修真界》打个广告~可以进专栏收藏哟~么么哒~

    感谢在2024-02-1620:57:51~2024-02-1720:54: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萌萌哒!肉包子、niki、兮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