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气运被夺后我重生了 > 正文 第87章 第一更
    把王庭骑兵收拾干净, 这支追着野马群而来的大齐边军却没有离去。
    他们清理了一块干净地方,开始就地生火做饭。
    虽然是以追马为借口,跟着殿下出了边关到这里来, 但他们终究是在荒漠草原中实打实的走了快大半个月, 带来的口粮勉强支撑。
    现在一抢到粮食,就想立刻坐下来好好吃一顿, 休息休息。
    等休整完毕, 再杀向下一个部落。
    将士们身上虽披着全套的甲胄, 却不影响行动。
    只要随意找个干净地方坐下, 推高面甲就能够喝水进食。
    他们不是没有注意到那些躲远的牧民,只是草原的融合没有真正统一归心。
    这些样貌一看就跟草原王庭的贵族不同的牧民,在被迫跟他们融合以后受到的不是接纳,而是分层与奴役。
    那些压迫他们的王庭骑兵被杀死, 正常人都不会想要拿起兵器, 去对抗大齐的精锐铁骑, 给死去的奴隶主报仇, 因此, 这些跟随厉王出来的将士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
    可没有想到的是,在目睹了刚刚那场虽然是一百对三百,但却称得上是单方面的屠杀之后, 这些部族也曾经被裹挟着跟边军开战的牧民竟还敢围上来。
    “殿下。”
    坐在将士当中,正要拿起水囊喝水的厉王见自己的亲卫起了身,对自己说道,“他们过来了。”
    厉王抬起了头, 看到这些长相明显分成两三拨的牧民从外围走回来,谨慎地朝聚集地靠近。
    他们一凑过来,外围的大齐将士就立刻起身, 放下面甲。
    空气中响起整齐划一的拔刀声,将这些慢慢靠近的牧民吓了一跳,脚步变得踌躇了起来。
    然而,在后方看着的厉王没有阻止自己麾下的将士。
    两国交战,老弱妇孺才是最不经意间就能造成伤亡的存在。
    要是对他们放低戒心,说不定就会被一箭刺来,扎穿眼睛。
    厉王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
    这些人当中有老有小,青壮不多,有也像是刚抽条的半大青竹。
    见到大齐边军拔.出了武器,一个年迈的牧民走了出来。
    他一出来,就吸引了厉王的注意。
    这个老者的打扮就与旁人不同。
    他戴着兽骨制成的饰品,有着一种游离于常人之外的气质。
    他已经很老了,皮肤如风干的枯叶,手上、脖子上带着青黑色的刺青,犹如奇异的图腾。
    他高举双手,表示自己没有武器,用异族的语言说着什么。
    在他说话的时候,剩下的牧民全都保持着奇异的安静。
    守在王爷身边,亲卫手按兵器,皱了皱眉——他在说什么?
    久在边关,将士们自然耳濡目染,能够听懂、会说一些蛮夷的语言。
    可草原上的部族众多,光是被王庭打败、吸纳的就有不下七八个,不是每一种语言他们都会。
    听不懂,干脆就不为所动。
    这些将士就保持着刀刃向外的姿势,犹如一樽樽冷酷的金属雕像。
    站出来的老者见状,脸上不由得露出焦急之色。
    这些大齐边军听不懂他的话。
    他们把部落里的王庭骑兵都杀了,没有屠杀平民,固然算得上是仁慈。
    可是等他们离去之后,很快又会有新的王庭贵族来接收这个部落。
    他们这些活下来的人就算不会被杀,也逃脱不了皮肉之苦。
    王庭来人会降下罪责,怪他们为什么没有豁出性命跟齐人战斗。
    什么“非中原之民即草原天骄”,这都是假的。
    征服兼并他们的王庭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只把他们当成牲口跟奴隶。
    这样的日子他们不想再过了,不知为何会在这个季节袭来的大齐边军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可是,要怎么让面前这些大齐精锐明白他的意思呢?
    就在这时,老者看到那个被护卫在正中的年轻将军站起了身,朝外围走来。
    老者紧张地看着他,感到他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的神经上。
    虽然他年岁已长,老眼昏花,但也没有错过刚刚这位将军一人就把王庭骑兵杀了个对穿,斩下了几十颗头的画面。
    他骑在马上的时候显得很高大,站在地上的时候也让老者要仰视。
    老者犹豫了一下,才再次用他们的话说道:“这位将军,我们不是……”
    一道悦耳贵气的嗓音从对面传了过来:“我知道。”
    这一下不止老者,站在他身后的那群牧民也惊讶地抬起了头,看着这位年轻的将军。
    ——他竟然会说他们的语言!
    蛮夷之语,向来是为中原所不屑的。
    在他们还没被王庭收服,还能赶着马到边市去跟齐人交易的时候,也要会齐人的话才行。
    然而作为边关统帅,厉王萧应离并没有齐人的傲慢。
    草原王庭都知道要去学习大齐的文化跟官制,他自然也学了他们的蛮夷之语,还学了不少。
    他从将士的护卫中走出来,把手中的烤羊腿随手递给了亲卫,来到与老者只剩两人相隔的地方站定,问他:“知道我是谁吗?”
    老者连忙点了点头。
    知道,定然是知道的。
    就算一开始不知道,可听了王庭骑兵的话,见了他们的反应,这些牧民也知道来的是谁了。
    在王庭人的口中,他是杀神。
    他曾经大败王庭军队,还一度打到龙城之下,破了他们的王都。
    这位统帅不仅是边关之主,更是大齐最尊贵的皇室子弟。
    王庭人天天骂他,王庭上下都将他视为心腹大患、奇耻大辱,人人都恨不得啖其血肉。
    可是,没人说过他这么年轻。
    也没人说过他面甲下的脸生得这样俊美无俦。
    比起王庭骑兵口中所说的恶鬼,他更像一位年轻的天神。
    带领神兵,挟着风雷而至,撕破他们面前的黑暗。
    面对这群牧民,萧应离表现得很有耐心。
    他的神情中没有丝毫的鄙夷,也没有多少戒备。
    确实,像他这样能够擒龙缚虎的王者,身边还有对他无比忠诚的精锐拱卫,当然不用担心老弱妇孺的发难。
    面对他,老者没有觉得恐惧,而是久违的感到了一丝平等。
    只见他问完这个问题,目光就越过了自己,看向自己身后的牧民,然后一笑,转头对他的亲卫吩咐道:“把吃的分给他们。”
    ……
    草原边缘的河流,就像蓝色的系带,在阳光下轻缓地起伏流淌。
    这个刚刚被马群踏过、变得一片狼藉的部落,此刻笼罩在一片奇妙的氛围中。
    在王庭贵族手下像奴隶一样生活,鲜少得到优待的牧民们围坐在聚集地之外,感觉像在做梦。
    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热腾腾的食物,刚刚被打的少年甚至还分到了一瓶药。
    虽然空气中的血腥气还没有散去,但他们的心却奇迹般的平静下来。
    短暂的相视之后,就开始低下头,大口地吃肉。
    十几步之外,厉王坐在那里。
    他背靠着堆积的物资,吃着手中烤好的羊腿,还用匕首把肉切下来,分给坐在对面的老者。
    老者受宠若惊,两手接过,听面前的年轻王者对自己说:“吃。”
    这些都是王庭的物资,吃不完带不走的,他们是不会留下的,离开之前都会一把火烧光。
    见老者犹豫了一下,才张开嘴,开始撕咬那块肉,萧应离才垂下目光,继续片手上的羊腿:“你叫住我,不会只为这一顿饭吧?”
    老者闻言,有些急迫地咽下了嘴里的羊肉。
    他想开口说话,却感受到那油质的香气在口中散开,忍不住回味了一瞬。
    在他们的部族被打败、被征服以后,他们养的牛羊跟马,甚至他们这些人,都成为了牲口。
    他已经不知有多久没有吃到过这样好的肉了。
    不对,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他回过神来,迫使自己思考要如何对面前的贵人说出自己的乞求,厉王的匕首就再一次伸了过来:“再吃。”
    老者犹豫着,迎上萧应离的眼睛,终究还是再次伸手接过了匕首上穿着的肉,狼吞虎咽起来。
    一时间,空气中只剩下咀嚼撕咬的声音。
    不远处架起的锅上还在煮着肉汤,汤滚了,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在荒漠中跋涉了这么久,这样一碗肉汤对将士们来说,是绝顶的美味。
    “殿下。”
    亲卫盛来一碗肉汤,递给了他。
    萧应离伸手接过,一边低头试了试温度,一边向面前的老者道:“我知道你的部族。”
    老者停下动作,抬头看他。
    “你们曾经生活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很擅长养马,有时会来边市跟我们交易。怎么,在你们被打败、被跟族人拆散驱赶到这里以后,被这样对待,就没有想过反抗吗?”
    老者张了张嘴。
    想过,当然想过,怎么会没有想过?
    只是他们的青壮不是已经战死,就是被抽去了王庭军队。
    这里留下的就只有老弱妇孺,而且还是几个部族混居在一起。
    他们这群人,没有武器,没有战力,语言勉强相通,还要彼此防备,不敢完全相信对方。
    用了这样的分裂之计,所以王庭才能用三百人就控制住他们这两千人。
    老者想着,心中感到一阵苦涩。
    他低声道:“我们想过,但不能。”
    他们本来是有自己的部族,自己的图腾跟信仰,部族里还有着自己的军队跟勇士。
    虽然没有王庭强大,但也能抵挡风沙。
    可是现在被分开,谁也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反抗,会不会殃及在别处的族人。
    当一切都被捏在统治者的手里,他们又能怎样呢?
    就只能默默地承受,然后在沉默中逐渐麻木、逐渐死亡。
    年轻的王者抬头看了他片刻,然后再次让亲卫盛了碗肉汤来,递到他手里。
    老者道了谢,听他说道:“但是聚居在这里的这些牧民,我看他们都很听你的话。”
    老者摇了摇头,放下了碗,伸出双手。
    在他的手背上有着图腾一样的刺青,吸引着萧应离的目光。
    他看着这些青黑色的刺青,挑了挑眉,又询问地看向老者。
    老者放下了手,平静地道:“这是因为整个部落里就只有我一个‘巫’。”
    草原的生民离不开他们的巫。
    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大巫能有办法治疗他们,也能够为他们占卜凶吉,还能为死去的人祝祷,让他们的灵魂安息。
    “因为我是唯一的巫,所以他们愿意听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