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气运被夺后我重生了 > 正文 第 296 章
    吴四通是住在白马村的猎户,他们的村子得名于附近的一条白马沟。

    村子里能耕种的地很少,靠山吃饭的人家多,他也是其中之一。

    吴家是军户,生活在边关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军户,一旦朝廷需要补充兵员,他们就是最先被征调的人。

    尤其在边关,跟草原王庭的战事频发,家中的成丁就少有能留在村里的。

    吴四通是因为在战场上伤了一只眼睛,所以才回了家。

    离开朝生暮死的战场之后,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所祈愿的也不过两件事——

    一是自家婆娘的病能治好,二是朝廷能给他们分一些良种。

    良种在边关荒芜的土地上也能稳定产粮食,这样即便只是耕不多的地,也能让他们在春天不至于挨饿。

    军户人家生下孩子以后也是军籍,脱籍难说亲难,他们只希望如果哪一天能彻底打服了草原人,将草原王庭的地也收归大齐,再也不用打仗,可以允许他们脱籍就好了。

    不过这也是祖祖辈辈都没有实现的奢望,吴四通就不想了。

    刚开春不久,山上的动物饿了一个冬天,全都瘦得不见几l两肉,吴四通上山一整天才拎着两只干瘦的兔子下来,好在背后的篮筐里还挖了半筐的野货,回头可以拿到城里去卖。

    他们白马村在张军龙将军统辖的城池周边,若是坐牛车进城只要两个时辰,所以他们这些猎户打猎丰收的时候,也会拿一些到城里去卖。

    今日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吴四通却发现村子里热闹得有些反常。

    他睁着独眼,背着弓箭,拎着两只断气的兔子,在入村的时候脚步顿了顿,然后才朝着热闹非凡的村口走去。

    村口第一家就是张老三的家,他原本离开了村子去城里打拼,赚了好一番家业,还在城里买了房,等着成家后就把他娘接过去。

    结果张大娘生了病,张老三为了给她治病,谈好的亲事吹了,城里置办的房子也卖了,最后又带着老娘搬回了村里。

    村里的大家知道他们家的境况,也惋惜张大娘好不容易苦尽甘来,能依靠儿子过上好日子,却被疾病缠上,所以在张老三上山砍柴打猎的时候,也会帮着照顾他娘一二。

    但张家从来都是愁云惨淡的样子,哪像今天如此喜庆,哪怕隔得挺远了,吴四通也能听见里面热闹的声音。

    他觉得稀奇:“老三背着他娘去城里看病,难道是在路上捡到钱了

    ,这么开心。”

    他想了想,也就提着手里的兔子朝着热闹非凡的张家走了过去。

    等到挤进了门,真切地看到了里面的场景,吴四通着实惊了一下。

    只见早已经病重昏沉,仿佛陷入弥留之际的张大娘裹着披风坐在堂屋里,虽然还看得出重病缠身的亏败,但却有了精神,还能跟来看她的年长妇人们说话。

    吴四通一下就明白过来为什么张老三的笑容这么好,张家今天这么热闹。

    城里的那些大夫,他也都是带着自家婆娘去看过的,难道说城里来了新的名医?

    想到这里,吴四通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对着正在跟人说话的张老三就喊了一声“老三”。

    张老三回过头见了他,先是因为吴四通这一身刚从山上打猎回来,还没回家就直接过来的样子愣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也喊了一声“四通”。

    “大娘这是……”吴四通拎着兔子来到了他面前,按耐不住地开口就直接问了最想知道的问题。

    虽然张老三最初激动的心情已经在带着他娘回来的路上,一路跟老娘说话的过程中消解了不少,可眼下还是忍不住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对着吴四通道:“就算你眼下不来,等得了闲我也是要去你家跟你说的。”

    吴四通屏住呼吸,用没瞎的那只眼睛紧紧地盯着他,期待着他后面的话。

    张老三伸手搭上他的肩膀,用力地握了握,压着激动道:“嫂子病说不定有得治了,我今日带我娘去城里,听说城里来了一位太医,是来给少将军治伤的。”

    “然后呢?”吴四通有些紧张地问。

    少将军受伤这件事他们都是知道的,虽然不知伤得如何,可城里的大夫说是都去看过了,没有好消息传出来,那就是说明没有起色。

    他们在张家的治下当兵,跟随着张将军父子打仗,如果说边关还有哪块地方的人看厉王没有那么神化,就是他们这几l城的人了。

    眼下能有安宁平静的生活,都是因为张将军治军有方,军队强大,让草原人讨不得便宜。

    而引领他们的,就有少将军。

    张老三道:“我原本背着我娘先去了惠民堂,等到了车老大夫。可他对我娘的病也说束手无策,就在我背着我娘在城里打转,不知该往哪儿去的时候,听说那位新来的太医一出手就治好了少将军的伤,现在少将军人已经清醒了。”

    在他说话的时候,聚集在张家院子里的其他村民也都安静

    下来,听着张老三说具体过程。

    刚才他们听的只是他进了驿站,遇到了那位太医,并没有说前面的细节,眼下人人都听得全神贯注。

    “我心里就想,宫里来的太医医术如此高明,要是他能给我娘看一看,那一定……”

    吴四通喃喃地接口:“一定手到擒来了。”而现在醒了过来,歪坐在椅子上跟村里几l个同样年长的妇人说话的张大娘就是最好的证明。

    张老三点头,神色无比叹服:“我看着城中那些权贵人家都亲自上门,去驿站请那游大人,等到那些人都散去之后,我就一咬牙,背着我娘跪在驿站门口,求那里的小吏通融,让我背我娘进去见一见游大人,求他给我娘看一看。”

    张老三是有一股凶悍之气的,不然平常百姓谁敢这样跪到那些大官住的驿站门口去求?

    众人听得一惊,当下就有人问道:“老三……那他们就这样让你进去了?不、不能吧。”

    城里的官要是有这么好的心,那就奇怪了。

    边关的民风彪悍,在这里做官吏得更彪悍,心肠也更硬,才能压制住他们。

    张老三听到声音,转过头来,朝着声音的方向笑了笑:“自然是没有放我进去的。”

    众人觉得果然是这样,然后又听他说,“可是游大人亲自下来了,他亲自让我背着我娘进去,给她把脉扎针,又让他的药童去给我娘抓药煎药。几l针下去,我娘就醒了,然后喝了药,就有力气和我说话了。”

    虽然游大人说只能为他娘延续几l年寿数,但这比起其他大夫宣判的结果来已经好不知多少倍,所以张老三十分感激。

    而他一路回来便在想着要怎么报答游大人,只是送两捆柴回去肯定是不够的,他想了许久,只觉得以游大人的秉性,自己能给他最好的回报,就是让吴家嫂子去城里驿站,找游大人看诊了。

    “四通,嫂子的病看了那么多大夫都治不好,不如送她去城里让游太医看一看。”

    张老三说完,不等吴四通说话就对着自家院子里聚集的众人道,“游大人跟其他人不一样,他眼中的病人从来不分贵贱,只要是疑难杂症求到他面前,他都乐意一治。”

    “你们若是有亲戚跟我娘一样,或是跟吴家嫂子一样的,都可以去城里求游大人试一试。”

    说到这里,张老三又添了一把火,“游大人给我娘看诊,甚至没有收我的诊金。”

    “这游大人竟这么好?”

    “那真是高德大医了!

    ”

    听到张老三说这位太医只治奇症怪疾,还不收诊费,他们这些身上只有些小病小痛、日常病症的都有一瞬间觉得自己没得个奇疾实在是可惜了。

    张老三看他们的反应,只提醒道:“虽然游大人看病的条件是挑剔了些,可是对得了疑难杂症的人来说,这就是活命的机会。大家要是有什么亲戚症状如此的,不妨把消息告诉他们,过几l日我还要回城中,送我娘去游大人那里扎针,到时有人想去的话,就跟我同去。”

    ?)

    “好好,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我远房侄女生了怪病也是很久了。他们家就这么一个女儿,愁得很,我明日就去一趟邻村,把这个消息跟他们说一说。”

    “我想一想,我娘家嫂子好像也有怪疾,我也回去问问。”

    “对,老三好歹去见过那位大人,混过脸熟,你们有亲戚想去求医的,跟他一起去。”后面听到消息过来,也听了张老三说了全过程的村长发话了,“去一趟城里,就算那位游大人不给你们看,也可以去看看城里的其他大夫,再带上些山货去城里卖,也换些粮食回来。”

    刚开春耕作,地里的粮食没有那么快成熟,而过了一冬了,存的粮食也差不多吃完了,该去买一些回来。

    这个时节又加上先前城里才遭过袭击,袭击的人还诡异得很,要入城还是一群人一起去才更有保障。

    村长一开口,事情便这么定了,吴四通也心里谋划起来。

    到时要带上硝好的皮毛去城里卖,卖了钱就带妻子去求那位游大人,哪位大人不收诊金,但药费总是要的。

    他心里有了计较,想了想把手里的兔子给了张老三一只。

    他们母子俩回来得晚,家里估计没准备什么吃的,难张罗晚饭。

    可张老三哪能拿他的东西,于是再三推回去,最后还是吴四通硬把兔子塞到他手里,说:“之后我带你嫂子进城去求游太医,少不得还要指望你,你不收我心里不安。”

    见推却不过,张老三这才收了下来。

    ……

    驿站里那位游太医会给普通人治病,而且尤其乐意治一些疑难杂症的消息像一阵微风在城中平民聚集的地方跟城外的几l个小村庄悄然吹过。

    表面上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可从第二天起却陆陆续续有重症难医的普通百姓来到了驿站门外,求上了门。

    游天的一日里除了按着排好的时间上门去给那些登门求诊的权贵人家看诊,就是接待求到驿站门外来的病人。

    其中还接到了两三个跟张少将军一样,在那日的袭击时中毒的人。

    等消息传到在筹备药材跟人手,准备联合城中几l家药堂,联合举办几l场义诊的张少夫人耳朵里,她高兴于自己这两日做的准备没有白费,果然正中下怀。

    张少将军吃了几l天药,又扎了两回针,也能自己下床走动了,听妻子说起游天已经开始给求到他面前的普通百姓看诊之后,他便决定道:“明日便把帖子发出去,请几l家药堂的大夫跟游太医一起来府上商量举办义诊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