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昕玥信上说的也很有道理,她说宋家树大根深,虽然宋首辅已经没有复起之日,但宋丞相还在,宋家散却没有完全散,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但对付蒋家和姜家是绰绰有余的。
    如果在宋家颓败之时,姜家却得意嚣张,难免会刺痛宋家人的眼睛。
    到时候被他们报复,姜家这新起之秀是抵挡不住的。
    再说了,姜堰昆已经拿到最实际的好处,被宣武帝提拔为正三品大臣刑部尚书了,还要那些虚名做什么?
    姜昕玥还另外写了一封信给堂伯姜堰锡,说会让皇帝在合适的时候想起他来,到时候宋家也不足为惧。
    姜家嫡系一脉要是真有大本事,也不会至今为止都只出了一个地方官府的师爷了。
    姜堰昆也劝自己的堂兄:“玥姐儿入宫之后,先后斗败了好几位皇上宠妃,就连入了冷宫也有本事让皇上放她出来,并且还晋了位。我能做成这刑部尚书,也全靠她在皇上耳边吹枕头风。锡堂兄……咱们要听玥姐儿的话,姜家飞黄腾达之日不远了。”
    姜堰锡被他说得慷慨激昂,特别是姜堰昆还让他在族里挑几个会读书的送来京城,说会在姜府建一个族学,考校几个孩子的功课,看看他们能不能和泽哥儿一起参加今年的秋闱。
    姜家能出更多年轻有为的官员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他一人的前途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姜堰锡立马备了马,连姜堰昆准备的马车都不要,嫌马车累赘。
    他要快点回益州,把消息告诉族里,然后带着族里那些后辈早早的过来,不然怕路上耽搁,该赶不上了。
    原本秋闱是定在八月的,但是出了宋家科举舞弊的事,皇上把时间推到了年底。
    这都不叫秋闱叫冬闱了。
    此去益州,一来一回也得一个月呢!
    所剩的准备时间可不多了。
    乡试过后,明年二月会试,会试结束,三月就是最后一场殿试了。
    时间还是挺赶的。
    虽说乡试在益州也能考,但姜堰锡觉得,族里最有出息的人是姜堰昆,他当年就是科举的一甲榜眼。
    所以他还是决定把族中子弟都带来京城,转个学籍到京城来。
    姜家是益州首富,益州知府还指望着京城这边有点人脉,不仅不会为难他们,还巴不得快一点给他们办妥,莫耽误了考试时间。
    第118章 有问题找父皇
    转眼到了十月,姜昕玥的肚子四个月了。
    因着前朝的大变动,后宫人人自危,这段日子倒是没有出什么大事情。
    只不过德妃娘娘和良妃娘娘的关系越来越不好,已经到了皇后娘娘都无法调和的地步。
    大公主本来和二公主的关系很好,最近都不来往了。
    三皇子更是块夹心饼干,跟大皇姐好了被亲姐姐骂,跟亲姐姐好了又被大公主瞪。
    “唉……”
    三皇子坐在合熙宫的秋千架上,愁眉苦脸的嘟着嘴:“珍娘娘,我真的太难了。”
    都是他的好姐姐,哪一个他也不想反目成仇哇!
    窝在他膝盖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的过来“汪汪”叫了两声,一双黑亮亮的眼睛也耷拉着,似乎是感受到了三皇子萎靡的情绪。
    天气已经不炎热了,但十月还未完全凉下来,正是穿一件衣服怕冷,两件衣服又热的尴尬时候。
    李嬷嬷和向嬷嬷不许姜昕玥贪凉,在石凳上放了厚厚的棉垫,她双手托腮撑在石桌上,吃着喜鹊和霜降剥好了的葡萄:“你这么想是对的,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是好姑娘,大人不能把她们的恩怨加诸在小孩子身上。”
    三皇子唉声叹气道:“可是我不敢跟母妃说,我怕母妃生气。其实二皇姐也不想和大皇姐生气,她也怕母妃才这样的。”
    母妃很严厉,平时都不生气,她只会冷暴力,谁惹她不高兴了,她就不理谁。
    这个状态可以维持十天半个月,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和皇姐都不敢惹母妃生气。
    坐在他对面的姜昕玥好像真的有认真在给他想办法,抓耳挠腮道:“你为什么不去问问你父皇怎么办呢?”
    三皇子瞪大了眼睛,吃惊道:“我能问吗?”
    “为什么不能问啊?”
    姜昕玥真诚的看着他:“我小的时候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去问我爹啊!皇上不是你爹吗?他那么英明神武,一定会有办法,既不让你的母妃生气,也能和大公主一起玩的。”
    三皇子摸着过来毛茸茸的头,瞬间又高兴起来:“谢谢珍娘娘,我知道怎么做啦!”
    “汪汪……”
    被轻轻放在秋千上的过来对着三皇子得背影叫个不停,好像在追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不陪自己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