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寒:“……”
    原来原身家中的财物,早就被二房给收刮走了。只剩下了这些旧书画,是林晓寒母亲留下的嫁妆,又被他原封不动的带了过来。
    这个年头,书画是无价之宝,但宝藏也需要有识货的伯乐。在懂得欣赏的人眼中,这些书画自然是价值千金,所以林家才会派人来抢。然而在陆家村这等穷乡下,这些不过就是一堆废纸,是不值钱的。
    林晓寒看着这堆书画,长叹了一口气,随意抽出一本叫做《四洲游记》的翻阅起来。
    在这个世界,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活字印刷术了。这本旧书就是印制的,装订精美,封面画了图画,插页也绘有美人图。但瞧着已经有好些年头,纸张都已经发黄变脆了。
    林晓寒读了几页,才发现这是一本小说,且言语写的十分白话好懂。原来这个年代,就已经有坊间流行的话本子了。
    林晓寒作为一个网文大神,这正是他擅长的领域。他顿时来了兴趣,继续读下去,不到一个时辰,便将那本话本给读完了。
    这本话本子是一本志怪小说,讲的是一个书生出去游历,在路上遇到的奇幻经历。内容比较简单俗套,无非就是狐狸精化形报恩,智斗鬼怪之类的故事。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故事便已经是天马行空、精彩绝伦。也正因如此,这本小说出了名,成了十分风靡的坊间读物,又被改编成了各种戏折子,甚至作为嫁妆被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第5章
    林晓寒把那本《四洲游记》放在了桌上,又把其他的书画拿了出来。
    自己看不懂的旧画收回箱子里,旧书则一一摆了出来,按照内容分好。
    不一会儿,林晓寒把四书五经、菜谱杂记等科普书籍收了起来。还剩下十几册码成一排放在床上,全都是话本子。
    这些话本子内容各异,以志怪类的居多,有整整十本,才子佳人的也有三册。当然还有几册轶闻趣事类的,可见这些故事便是如今坊间的主流了。
    与自己之前经历的丰富多彩的,已经细化分类过的网文比起来,这些话本子虽然文笔华丽,但故事都十分粗糙,内容也大同小异,甚至免不了互相抄袭借鉴。
    林晓寒上一世写了一辈子小说,别的不会,写小说可是最擅长的。他十分自信,自己上一世的小说,任意拿出一本,都比床上这十多本话本子要写得好!
    林晓寒长叹一声,把这些话本子全都收拾了起来。没想到自己这身本事,穿越到了这个世界以后竟没有用武之地了!
    他如今困在这陆家村里,还得仰仗陆秋成的收入。自己肩不能提手不能担,又不善干活,也不知能靠什么来赚钱?
    林晓寒心中有些烦闷,推开房门走了出去,准备去外面四处打探打探,顺便散散心。
    没想到刚走到院子门口,却有一名老头带着一位四五十岁的妇人迎面朝他走了过来。
    “陆秀才家的夫郎,你等等。”那老头叫到。
    林晓寒停下脚步,有些疑惑的看向那老头,忽然想起,这人是陆家村的村长,叫做陆友山。
    “村长好。”林晓寒礼貌的鞠了一躬,又对陆友山旁边的妇人点了点头。
    陆友山便指着那妇人对林晓寒说道:“这是你白家婶子,家中下月就要办喜酒,需要写一封婚书和若干喜帖。等陆秀才回来了,你便问问他,看看他有没有空。若是不忙,就把白婶子这活儿给接了,若是腾不出时间,我们便只能去城里找人代写了。”
    其实陆友山作为村长,也是念过书,识得几个字的。但是他毕竟是名村夫,没怎么练字。那手字是写的不怎么样,写点文书还行,拿去写婚书与喜帖,却是拿不出手的。
    因此村中若是有此等活计,大家都是来找陆秀才的。
    婚书和喜帖?林晓寒眉毛一挑,开口问道:“这代写婚书与喜帖,价格几何啊?”
    “自然还是老价格。”陆友山闻言说道:“婚书一百文一封,喜帖五十文一封,喜帖主要是发给城里的亲戚和村里识字的富户,只需要写六封就可以了。”
    好的,林晓寒点了点头,目送走了陆友山和白氏。
    他继续在村中闲逛,走到溪边,便看见有几个小孩儿正挽着裤脚在里面捞鱼,旁边还放了几个盛水的木盆,里面均游着几尾巴掌大的小鱼和若干小虾。
    此时天气已经凉了,溪水冰冷。孩子们在里面捞鱼,脚被冻的发红,也不容易。
    林晓寒看了一会儿,远远便见到田哥儿跑了过来。手中拿着一根柳条,粗声粗气的对着溪边喊道:“柱子,快给我上来!天气这么凉了还下河,又不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