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汉家功业 > 第93章 朕开始生气了
    第93章 朕开始生气了

    蔡邕站在原地,怔怔的看着刘辩的背影。

    他没有被诛连,而且还升官了

    蔡文姬心里震惊的目送刘辩走远,而后走到她爹身前,低声道“父亲,那是陛下”

    蔡邕猛的回神,连忙追过去,到了门口,冲刘辩的背影远远的长拜,大声道“臣蔡邕,领旨谢恩”

    “免礼”背对着他的刘辩,右手举起一挥,朗声回应。

    蔡文姬跟出来,已经看不到刘辩的影子了,轻轻抿了抿嘴,道“父亲,他就是陛下吗不是传言他十分霸道,刚愎自用,什么人的话都听不进吗看着不太像。”

    蔡邕皱眉,道“不得胡说”

    他一直以来的担忧尽去,心里反而涌出一股激动之情,

    蔡文姬见着他父亲的表情,略显苍白,凄婉的脸上,有些好奇。

    蔡邕站在原地,有些踌躇满志,道“为父这次上任太常,当要做些事情”

    以往蔡邕虽然在文坛上大放异彩,达官贵人无不求着他写墓志,但在官场上,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基本上都是虚职。

    “鸿门督学”

    蔡邕喃喃念叨,以他的声望,想要在各州建立私学,简直轻而易举,不知道多少人会上赶着帮忙。

    但想着刘辩要求的有教无类,有些面色迟疑。

    现在的私学,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庶民别说入学了,就是最起码的读书费用都负担不起。

    读书,练字,拜师,游学,交际耗费不知道多少钱粮而且不是一年两年,动辄十年,二十年,于普通百姓,一大家子都未必养得起。

    再者,豪门子弟,岂会与庶民为伍

    一瞬间,蔡邕就想到了无数困难,陷入了深深的沉声。

    蔡文姬静静看着他父亲,见他久久不言,轻声道“父亲,回府吧。”

    “啊哦”

    蔡邕猛的醒转,往回走,道“对了,这几日,你就不要出府了,帮为父抄录一些文书。陛下还要我写一份弹劾袁家的奏疏,与一些人说说话,家里这几天都得设宴,你就不要出来了,清净一点。”

    蔡文姬新寡,凄凄一笑,道“谢父亲。”

    蔡邕埋头走路,心里千思万念,无数想法,上跳下窜。

    另一边,刘辩离开了蔡府,停留在杨府不远处。

    刘辩看着杨府,心里慢慢转着念头。

    杨家,也是当今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声望数一数二,有杨家背书,也能进一步减轻诛灭袁家带来的不利影响。

    左栗站在一旁,挥退身后报信的禁卫,上前道“陛下,济阴太守刘岱刚刚进了司空府。”

    刘辩神情微动,回头看向他,道“刘岱”

    “是。”左栗低着头道。

    刘辩裹了裹衣服,看着天上的皎洁月色,微微歪头。

    这刘岱,与刘弘,刘虞一样,都是皇室宗亲。

    他那便宜老子在位时,觉得天下即将时空,便将老刘家的宗亲分派各地。

    刘虞是幽州牧,刘焉是益州牧,刘表为荆州刺史等等。

    这刘岱,得了一个济阴太守。

    “刘岱,济阴郡”

    刘辩自语,济阴郡的位置,几乎就是兖州的正中

    这种时候,刘岱进京,是为了避祸还是跑官

    “兖州有什么消息吗”刘辩抬起脚,从杨府大门前穿过。

    左栗瞥了眼杨府,连忙道“昨天的奏报说是大司马与丁使君合兵三万东进,已经收复陈留全境,正准备分兵进攻东郡、济阴。朱使君从青州率兵进入济北国,泰山郡,预计五天后,合围山阳郡。”

    这个刘辩知道,皇甫嵩,丁原几乎天天上书奏报,末尾都会不经意的催要钱粮。

    招募青壮要钱粮,打仗要钱粮,平定后抚民更新钱粮

    “钱粮”

    刘辩深吸一口气,现在,这钱粮就是压在他心头最大的石头。

    “回宫。”刘辩道。

    左栗挥手,带着人紧跟着。

    走出一段距离,刘辩忽然问道“那金尚还是找不到吗”,

    他心里仍旧全是兖州的局势,越想越觉得事情严重。

    左栗神色一紧,道“在山阳郡失踪,小人正在想办法去找。”

    刘辩边走边道“你在各州治所安插人手,探听消息,盯住朕要伱注意的人。”

    “是。”左栗的语气越发谦卑小心。

    刘辩没有再说话,不自觉的加快脚步。

    这会儿,尚书台内,王允与钟繇还在争执。

    王允看着对面的两人,道“措辞不够,必须严厉,足够警醒。”

    钟繇一脸肃色,道“王公,判词讲究的是不偏不倚,公正严明,不能夹杂情绪。”

    王允道“这是你的事。老夫要求,措辞严厉,要震慑天下的袁党党羽”

    钟繇刚要再说,荀攸看不下去了,忽然插话,道“王公,邸

    报全国的,判词一份,再以尚书台名义发一份公文,严斥袁家,以警示袁党党羽。”

    王允面色不动,道“可以。老夫来拟定,你什么时候发出去”

    荀攸见王允松口,立即道“明日处决袁家之后,待诸录尚书事署名,即刻发出洛阳。”

    王允看着他,道“那,老夫的那份任命,是不是一起”

    荀攸一怔,他差点忘了王允的那份任命,欲言又止。

    上当了。

    钟繇心里暗道,王允看似纠缠这份判词邸报,实则还是为了培植私人

    见两人不说话,王允忽然有所醒悟,道“你们是不是也有一份名单”

    荀攸与钟繇没想到王允这么敏锐,不由对视一眼。

    王允直起身,冷色道“没有我的允许,你们休想任命一个人”

    荀攸,钟繇两人张口就要说话,门外突然响起一阵脚步声,三人立刻转头看去。

    “三位卿家在讨论什么呢”刘辩笑呵呵的走进来。

    王允,荀攸,钟繇起身,行礼道“臣等参见陛下。”

    “免了。”刘辩摆摆手,坐到主位之上。

    三人谢恩后坐好,王允余光瞥了眼荀攸与钟繇,道“陛下,臣等已经对袁家一事定案结案。”

    荀攸,钟繇没有说话,默契的没有提及朝廷补缺的事。

    刘辩看着三人,道“这件事,你们看着办。兖州事危,急需钱粮,诸位卿家有什么说法。”

    王允闻言,神色不动的思索。

    大汉朝的税赋来源就那么几样,想要短时间能筹集军饷,也就是加税一途。

    荀攸早就在应对这件事,立即就道“陛下,臣认为,当尽快预征盐税。”

    “不可”

    王允立即出声打断,而后与刘辩道“陛下,百姓本就不满高盐价,苦不堪言,若再征税,百姓吃不起盐,必然会再生祸乱,得不偿失”

    刘辩看了他一眼,心里思索着预征盐税的可行性。

    大汉朝对于盐税,是几经改易,在专卖、征税上来回反复。

    专卖,就是朝廷垄断生产与买卖;而征税,就是由民间随意生产、买卖,朝廷征收盐税。

    征税这种方式,直接导致大汉朝的税源少了近一半,而民间盐价高企,只有中间的世家大族、盐商得了大好处。

    荀攸没理会王允,继续与刘辩道“陛下,臣认为,可以限定盐价,而后征税。”

    王允瞥了眼荀攸,道“陛下,这么做,盐贩捂盐不出,当是如何”

    荀攸道“陛下,臣请再设盐官,以官盐与私盐并行,既能控制盐价,亦能征收盐税。”

    “不可”

    王允直接转向了荀攸,道“王莽之时就是此法,以至于天下大乱,荀尚书是忘记了吗”

    荀攸也看向他,道“王公,天下大乱并非是盐政,而是王莽逆臣篡位,天下共诛。”

    王允还要说话,刘辩就淡淡道“好了。”

    王允转过身,抬起手,道“陛下,盐政事关重大,不可轻率,朝廷与民争利,贻害无穷,臣请陛下三思。”

    刘辩看着王允,微微皱眉。

    说生气吧,有点,可也就是一点,王允本意不坏,说的还有道理。

    一直思索着的钟繇,抬起手肃色道“陛下,臣有三策。一,朝廷削减开支,对于不急于发放的官吏俸禄、军饷,可延迟十天至一月。二,鼓励京中世家富商捐纳。三,夏粮在即,朝廷可预先向大户借钱,税收上来再做归还,预计,可筹得五千万钱。”

    五千万钱,也就是五万缗,相当于五万两银子。

    虽然不多,倒是足以解燃眉之急。

    刘辩刚要点头,王允就道“陛下,拖延朝廷俸禄,怕是会百官心思摇动,尤其是在这种时候。捐纳早已经进行多次,臣不敢断言能募得多少。至于借钱,陛下,先帝时也曾借过,借多还少。”

    刘辩眉头挑了挑,他心里开始真的生气了。

    钟繇看着王允,欲言又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允说的没错,这些办法并不新鲜。要是有新鲜的方法,大汉朝廷也不至于窘迫到现在这种地步。

    刘辩拿起茶杯,喝了口茶,道“王卿家,你有什么好办法”

    王允低着头,犹豫了下,道“臣还在考虑妥善之法。”

    刘辩懒得理他了,道“没空等了,就按钟卿家所言。品佚低的官吏不作延缓。捐纳,请一些重臣、名士出面。借钱,由尚书台统筹,必要时候可付一些利息。”

    “陛下,”

    王允立即直起身,急着要说话,刘辩却一摆手,站了起来,道“夜深了,诸位卿家早点休息吧,明天还有一堆事情。”

    说完这一句,刘辩又看向荀攸,道“荀卿家,那个转运之法,你再与诸位卿家认真商讨一番,拿出一天详细的条陈来。”

    “臣领旨。”荀攸连忙行礼道。

    王允想要说话,但刘辩已经

    走了。

    荀攸与钟繇不想与王允继续争辩,对视一眼,齐齐起身离开。

    王允看着他们的背影,面色不动,心里的怒气却蹭蹭涌上来。

    无能之辈他心里冷哼一声。

    刘辩从尚书台回到景福殿,没有半点睡意。

    他拿过地图,铺在桌上,认认真真的研究。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又在兖州,司隶,并州,凉州一线来回梭巡。

    好半晌,刘辩不由得轻叹一声,道“真的是没有一点好地方啊”

    处处都是问题,就没有一处是令他觉得舒心的。

    他的手指在山阳郡上轻轻点了点,然后由东向西,慢慢滑过济阴,河内,洛阳,弘农,三辅,顿了顿,手指落在了汉中上。

    “汉中”

    刘辩双眼闪动,这汉中也是要害之地。

    “派谁去呢”刘辩心里飞速闪过一个个人,最终发现,他能派遣的,有资格有实力的,其实只有两个人公孙瓒与曹操。

    有两个人,公孙瓒他不放心,曹操他也不放心。

    还是得尽快培养忠于他的嫡系

    “时间”

    刘辩坐回椅子上,凝色的轻轻点头。

    他现在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培养朝臣,培养武将。

    但大汉这座摇摇欲坠的大船,四面通风,八方来雨。

    潘隐上前,低声道“陛下,唐小娘来了。”

    刘辩抬起头,就见唐姬端着羹碗悄步进来,双眸如水的轻声道“陛下,夜深了,吃碗粥暖暖身子吧。”

    刘辩微笑,也有点饿了,接过来吃了两口,忽然道“对了,明天让你父亲进宫。”

    “是,妾身记下了。”唐姬没有问缘由。

    刘辩伸手拉过她,刚要说话,门外响起匆匆脚步声。

    唐姬连忙后退,行礼道“陛下,臣妾告退。”

    刘辩嗯了声,看向左栗。

    左栗来到近前,低声道“陛下,董太尉又扮作民夫想要出城,城外似有人接应。”

    刘辩脸角绷直,鼻孔里长出一口气。

    “城外的人,查清楚了吗”刘辩端起羹碗道。

    左栗道“天色太黑,不知道有多少人,小人担心打草惊蛇,没有派人出城探查。”

    刘辩点点头,这董卓应该是急了,想尽办法的要逃出洛阳。

    并州的情势十分复杂,既有各种势力交错,又有羌人、匈奴虎视眈眈,需要小心谨慎的处理,不能引起大乱子。

    “盯住他,不要让他跑了。”

    刘辩吃了羹,道“朕留着他还有用。”

    “小人明白。”左栗低着头道。

    刘辩放下碗,看向漆黑的门外,心里斟酌着,道“传旨,明天诸录尚书事,荀攸,钟繇尚书台议事,任何人不得告假。”

    朝廷已经基本稳固,他腾出了一只手。

    是时候解决并州了。刘辩目光灼灼的暗道。

    相比于兖州,并州更难处理,但不得不处理。

    解决了并州,他不但省去一块心病,还能得到一支精兵,更加从容应对越发复杂多变的局势。

    求月票求月票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