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后明余晖 > 正文 第五八〇章推卸与互殴;唯有蒙混过关?
    侦察机在莫洛凯岛上空盘旋了足足半小时,二人突然发现数十架绿色的战斗机和双引擎轰炸机正从南边迫近,准备例行轰炸岛上的明军。

    这些是从拉奈岛起飞的A-20浩劫攻击机和P-43枪骑兵战斗机——都是美军最新锐的飞机。

    显然有美军飞行员注意到了这架正在窥视战局的明军侦察机,于是两架战斗机脱离编队,加速扑来。

    “他们要来了!周长官坐稳!”

    飞行员接到的命令是无论如何不能置于危险境地,一旦情况不妙就立马开溜,不能听信周某人的要求。

    这架三八式重型战斗机随即大幅度侧身,一边转向一边下降高度来加速,以势能换取动能。

    接着,飞行员将节流阀推到底,驾机朝向瓦胡岛飞驰而去,很快就甩掉了试图追击的美军战斗机……

    目前莫洛凯岛上的局势看似只是相持不下,实则颓势尽显。

    十四师现在进退维谷,每天都有数万吨的钢铁与炸药砸在头顶上,导致收容、休整、调度变得极为困难,不少作战单位都处在混乱的失联状态。

    当天傍晚,一艘高速侦搜艇冒着炮火穿越封锁区,从莫洛凯岛北部登陆场已经被炸得稀烂的码头出发,为珍珠港带来了重要一手情报。

    来者包括十四师师部的一位少校参谋和三名被生擒的美军官兵,以及大量现场拍摄的照片。

    一众军官都面色严峻的望着那些照片,都是对已拔除的火力点实地拍摄的,只见这些钢筋混凝土碉堡三三两两互为犄角,厚实无比,被炮击炸得坑坑洼洼,弹坑处暴露出一根根扭曲的钢筋。

    朱立铄啧啧称奇,“我滴乖,这看着都有两尺厚了,五寸重炮都不见得能一炮炸烂,这样的碉堡应该没多少个吧,难不成真的全岛都是?”

    赵寒枫先点头又摇头,“正是如此,生擒的敌兵供述说这种程度的碉堡整个东部山区筑垒地域还有几百个。”

    薛灿不禁咋舌,一脸的烦躁,“最麻烦在于这些鬼东西的位置刁钻,还互成犄角之势,大炮打不着,只能堆人一个個啃。”

    如此进行拔点作战,以每肃清一个要伤亡五人来估算,十四师的一线单位要全部拼光才能全部拔除,这还不考虑美军的炮火和可能实施的反扑。

    “另一大问题是敌人能够源源不断得到增援,莫洛凯岛东边和毛伊岛只相隔二十几里,挨得这么近,还有现成的码头,侦察结果表明每夜他们都在输送弹药和兵员。”

    姜轩如是阐述道,因为在瓦胡岛之战中功莫大焉,他现在已经晋升为空军准将。

    海运物资的一大难点其实是卸货,运过去倒是容易,可怎么将之送上岸却很麻烦。

    邻近海滩的地方水浅,货轮无法靠近,只能用登陆艇接力运送。

    可即使是一艘登陆艇也能装载几吨物资,光靠人力卸货需要几个小时之久,效率低下,在此过程中极易遭受攻击而损失惨重。

    在原位面的瓜岛战役期间,丧失制空权的日军就因此无法输送物资,不得不采用低效的“铁桶运输”方式。

    这种办法就是将食品、药品、弹药等物资装入洗净的铁皮油桶之中并密封,但只装入一半使铁桶保留足够浮力,将这些铁桶用绳索系在驱逐舰甲板上,等天黑以后依靠驱逐舰的速度优势靠近瓜岛,将这些铁桶全部抛入海中,这样等涨潮时地面部队就可以在海滩上回收这些铁桶。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种办法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实际上只能找到一小部分铁桶,其余的要么漂散不知所踪、要么被巡逻的美军鱼雷艇发现并击沉。

    日本人如此窘迫,美国人则不然。

    现在,为了确保莫洛凯岛美军能稳定获取物资,美军准备了大量的条形浮箱,一个一个前后左右拼接在一起充当临时码头,宽度足以并排通过两辆卡车,货轮靠近海岸线以后便可停靠在这些浮箱旁迅速卸货。

    这种空心浮箱用钢板焊接而成,内部有多层隔板以增强抗沉性,相当廉价,美军一共准备了足足两百个,被明军飞机炸毁了几个也立马就能替补上。

    【配图】

    “航空兵的状况怎么样?”周长风看向了姜轩。

    后者微微摇头,条理清晰地阐述道:“敌方在拉奈岛、毛伊岛、大岛总共有七座主要机场和两座备降机场,我方与之相当,敌方出击架次稍多于我方,眼下拉锯战分不出胜负,我空军部队已经尽力。”

    “短时间分不出胜负,那么往长远了看呢?”

    “敌我双方都组织过对对方机场的突袭,本月总计有五次,可以确定敌方的抢修速度更快,通常两到三个钟头即可恢复运作。所以,长期来看我方会落于下风。”

    “等一下,我们可以用转场方式来源源不断补充飞机,但是美军不行。”周长风问道:“像几个月前那样打消耗呢?有没有可行性。”

    “周待诏您应该听说过敌方的办法,就是利用航母当作海上中转机场,据生俘的敌飞官供述,他们这样能一次补充约莫三十架飞机。”姜轩否定了这个想法,“所以耗不光他们,这行不通。”

    若有所思的周长风颔首道:“好,我知道了。”

    从11月17日截止如今11月22日,大明空军及海军航空兵总计击落或击毁美军飞机139架,自身在空战中损失102架、在地面被击毁45架。

    夏威夷战役时明军通过突袭和消耗战的手段,将夏威夷美军航空兵力量的可用飞机拼了个七七八八,夺取了制空权。

    为避免重蹈覆辙,美军不但有好几支船队往返在大洋之上,而且有一艘充当海上中转机场的航母正在夏威夷与西海岸之间的中点海域待命,随时准备紧急补充飞机。

    飞行员们可以驾机从西海岸起飞经由航母补给加油,接着直接转场抵达夏威夷大岛。

    “没得打了,撤吧。”周长风把两支彩色铅笔往桌子上一丢。

    在场的军官们无不遗憾,显得不甘心。

    三十八师师长邓思泉犹豫道:“不再坚持几天吗?也许敌军的准备没有那么充分……”

    大家都望向叉着腰看着地图的周长风。

    后者淡淡道:“抛掉幻想,割舍不下是很危险的,没什么可遗憾的,决策出错也不是稀罕事,当断则断。”

    “是。”

    周长风草拟了关于当前局势的评估和撤退要求的稿子,这封电报很快被拍发了出去。

    短波电磁波通过电离层反射,跨越忙忙大洋,直达万里之外的本土。

    11月23日早晨7:15,位于大明京师应天府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大都督府中召开了紧急会议,专门研究莫洛凯岛所面临的困境问题。

    参谋处、后勤处、陆军处、海军处、空军处的一把手都到了,一些兵部官员也匆匆赶来参会。

    一名中校高参首先说出了“撤退”二字,接着完整复述了周某人在电讯中所说的情况。

    现场一片沉寂,有人闭眼思索、有人皱着眉欲言又止、有人握紧拳头目光凛然。

    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安静但焦躁的氛围。

    “这样撤退太草率了,几千将士岂不白白折损?”督府陆军处同知、陆军少将董泽端一边摇头一边沉声说道:“空军加大力度,不求能压过敌人的势头,只要能护住十四师,再往那岛上增些兵,未必不能战而胜之。”

    兵部陆军署郎中任长开也大声道:“的确,战事已开哪能轻言放弃?太儿戏了,他周克行真是抱着救场的心思去的?”

    有人提议在做决定之前先做一次兵棋推演,不能轻信一面之词。

    大部分与会者都保持沉默,不置可否,几位情绪最激动的人则坚持要求现场进行推演。

    “那就做吧,来人,准备推演,诸位一起到楼下去吧。”程翰平静地应允了。

    一个半小时后。

    一道道目光都死死盯着宽大的地图棋盘,木制推杆推动着红色和蓝色的木块来回移动,发出清脆的碰触声。

    推演的结果无出其右,只不过是当着大家的面现场证明了周某人发来的电讯所陈述的后果。

    拿不下多半的制海权与制空权,这场仗就没得打。倘若是野战或许还有胜算,可现在是敌守我攻,面对的还是美军精心构筑的筑垒山地!

    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在几句吐槽和抱怨以后,偌大的厅堂中爆发了激烈的骂战。

    “奶奶滴!当初说了别打别打,非说要打!纯种二百五!”

    “有种的现在别当缩头乌龟啊,那时候叫的可欢了。”

    “就全怪罪我们是吧?当时空军那帮人叫嚣拿下制空权毫无问题,信誓旦旦,结果呢?!”

    “放你娘的屁!说的是保证三天,你们也说三天必然肃清全岛!”

    “还有海军,狗日的两天就怂了,说溜就溜。”

    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彼此指责对方要为这个状况承担责任,乃至演变为推搡和互殴。

    这时,一个声音制止了混乱的状况。

    “卫国公到。”

    一身戎装的吴维焕扶着佩刀稳步走进厅堂,扫视着面前一个个衣衫不整、面红耳赤的将领和官员。

    他冷言斥责道:“没担当、没体统,丢人现眼!”

    众人默然。

    最终,紧急会议在一小时后通过了放弃夺取莫洛凯岛的决断,准备撤离行动,以谋求损失最小化。

    当天正午。

    朱泠婧习惯在昭仁殿西次间独自用餐,屏风一摆,一个人在桌后随意享用,不用太过于顾及吃相好看与否。

    大行皇帝去世,即使以日代月也至少守孝二十七日,连着这么久只能身着上下皆白的素服。

    她其实已经得知了周某人要求撤退的电讯,心里有底。午饭过后,国防阁臣和督府参谋处同知一起觐见,汇报局势并作检讨。

    “所以现在要准备撤退?”她问道。

    “是,陛下,综合来看胜利希望渺茫,只有撤退才能及时止损。”林羲回答道。

    “主要是因为没法保证制空权吗?”她接着追问。

    “大体原因正是这个。”林羲点点头。

    “为什么无法夺取制空权?”

    “陛下,距离相隔太远,岛上地方又有限,最多只能维持一支四、五百架飞机的规模。”

    “据朕所知,瓦胡岛是夏威夷诸多岛屿中平原最多的,我军在考爱岛和瓦胡岛一共掌握十个机场,而敌人只有七个,结果却势均力敌。”

    “这……陛下,敌军的调度本领更高效,又有电探提前预知我军飞机动向。”

    朱泠婧“嗯”了一声,盯着他不咸不淡地说:“敌人的力量出乎意料?还是说有人低估了敌人。”

    这个问题……

    林羲只能含糊的回答道:“二者兼有。”

    面无表情的朱泠婧冷声追问:“谁主谁次?”

    “……”林羲一时语塞,额头冒汗。

    朱泠婧调转目光看向他身旁的程翰,“骄兵必败,看来要应验了。”

    后者连忙躬身拱手,“臣掌管督府参谋处,约束无方,没能遏止骄纵风气,愧对大行皇帝信任,自请离职。”

    “在这关头离职与逃避有什么差别?先设法撤出那一师将士再说。”

    “明白,臣遵旨。”

    本以为这就完事了,没想到朱泠婧又斜睨着林羲,平静地说:“据说有人觉着前线发回的电讯是在刻意夸大危机,还扬言继续进攻?这很不好、很不好,将在外君命尚且不受,身在京城的人凭什么干涉?”

    “陛下所言极是,‘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是谓縻[mí]军。’这是大忌,臣会严厉处置这样的流言。”

    “就这样吧。”

    撤离行动的重担显然还是要落在大明海军身上。

    在战斗打响之前,海军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以有限的力量将第十四步兵师送上莫洛凯岛。

    为了掩护他们作战,登陆舰队在美军飞机持续不断的袭扰下坚持了两天,大部分战舰遍体鳞伤,被迫返回珍珠港休整。

    可这才过了几天,又要想方设法的去把他们给重新接回来。

    海军上下无疑非常沮丧和恼火,唯一的好消息是朝廷不要求把武器装备也一起带走,能把一万多号人给成建制接回来就算成功。

    “在夏威夷的敌舰队比我军强三成,难办哦。”永徽号舰长马仁方望着地图叹叹了口气,接着深吸一口烟。

    周长风也拿起了打火机和香烟,“被发现的话就难了,只有想办法蒙混过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