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 第1021章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
    络绎不绝的大船只满载民夫,向渭河南岸进发。
    当他们见到垮塌的南山余脉西分五裂,合抱粗的巨树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禁不住倒吸凉气,目光惊骇地低头窃窃私语。
    而在此时,陈庆己经带走了自己的爆破组,以及数百意气飞扬的野人青壮。
    秋高气爽。
    金黄色的谷物随风摇摆,犹如波澜壮阔的汪洋荡起一波连一波的涟漪。
    陈庆不用回头也能感受到野人青壮兴奋喜悦的心情。
    他侧耳倾听,悠扬悦耳的调从风中传来。
    “哥,唱得不错嘛。”
    陈庆回过头去,冲着唱歌的青年笑笑。
    对方慌乱了一瞬间,壮起胆子还以笑颜,然后躬身作揖。
    陈庆招招手,示意他到跟前来。
    “哥可有姓氏?”
    “不敢当侯爷的尊称。无籍野民怎会有姓氏,父母及同伴都唤我莠郎。”
    青壮恭谦地上前行礼。
    “莠郎。”
    陈庆心下略为感慨。
    莠,即狗尾巴草。
    毫无疑问,父母是希望他像杂草一样生命力旺盛,皮实好养活。
    “尔等是自己想来内务府学艺,还是太子指派你们来的?”
    莠郎不假思索地:“回禀侯爷,我等是太子殿下精挑细选出来的,学艺之心甚诚。余者大多也想来,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其他人纷纷附和着点头,既庆幸又欣慰。
    陈庆随和地道:“内务府下辖府司众多,冶铁锻造、建筑木艺、水力机械、陶瓷水泥、兵器甲胄皆有涉猎。”
    “你想学哪一门?”
    莠郎被一大串高大上的词汇绕得回不过神来,怔在原地不知该如何作答。
    陈庆打道:“既然都不想学,那本侯就找一名护卫兵卒,教你上阵杀敌的本事。”
    莠郎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侯爷,草民不想学武。”
    “嗯?”
    “学武有什么不好?”
    “大秦以武立功封爵者不计其数,荣华富贵应有尽有。”
    “你为何不想学?”
    陈庆好奇地问道。
    莠郎面色为难:“侯爷,学武不是那般容易的。”
    “平素里肉食不能短缺,否则每日里打熬力气非得亏损了身体不可。”
    “再者,操练拳脚的时候多有跌打损伤,光是汤药补剂就是一大钱。”
    “若想上阵杀敌,还得学兵器、马术,这岂是草民可以奢望的?”
    “就算勉勉强强学得齐全了,不懂兵法韬略,照样是大头兵一个。不定哪天就死在战场上,家中父母自此无人供养。”
    “所以草民不想学。”
    陈庆笑道:“你看得倒是通透。”
    “那本侯找个吏员,你跟他读书识字,往后管理案牍吧。”
    莠郎再次摇头:“侯爷,草民出身卑贱,就算学会了舞文弄墨也无甚大用。”
    陈庆咦了一声:“怎么会没用呢?”
    莠郎没话,眼神中透出无奈和苦楚。
    一无出身家世,二无亲朋故旧照拂。
    单凭他孤身一人,怎么可能在整日里勾心斗角的文吏中站得住脚?
    大概用不了多少时日,就会被同僚暗中使绊子,落个革职问罪的下场。
    陈庆假装生气的样子:“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你想学什么?”
    莠郎语速飞快地:“草民想学内务府的本事,若是能拜在秦墨门下就更好了。”
    “冶铁锻造、烧制陶瓷、建筑木工,哪一样都是能传家的手艺。”
    “便是在太子麾下效力,也受人高看一等。”
    其余人七嘴八舌地附和:“没错,内务府的工匠用饭的时候顿顿见肉,味道可香了。”
    “监工从来不打他们的鞭子。”
    “我等无籍之民焉敢奢望学文弄武,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本事知足矣。”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学成了内务府的手艺,什么时候都饿不了肚子。”
    陈庆轻笑道:“尔等来内务府拜师学艺,就为了不饿肚子,菜里再多几块肉?”
    众人犹豫片刻,先后点头。
    “最好监工不再打你们的鞭子,对吧?”
    众人再次点头。
    陈庆掰着手指头数道:“让本侯来捋捋。”
    “尔等当前最大的愿望先是衣食丰足,然后是安身立命。”
    “最后还希望得到官吏的敬重,不会随便打骂你们。”
    他抬起头:“本侯在此保证,你们想要的都会有。”
    莠郎面露喜色。
    如果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此生就知足了!
    陈庆像是窥测到了他的内心,意味深长地:“人的欲望无穷无尽。”
    “当你们得到这些,一定会滋生出别的想法。”
    “到那时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来本侯面前畅所欲言。”
    莠郎眉头微皱:“侯爷,草民己经别无所求。”
    陈庆不以为意地微微一笑。
    穷文富武。
    你们身无长物,连穷都称不上!
    唯一能接触知识改变命运的途径,就是内务府的扫盲培训班和工科速成课。
    当你们学有所成,会自发地融入它,发扬它,维护它。
    吾道不孤矣!
    陈庆心中藏着一个不能吐露的秘密。
    他要亲眼看着工人阶级从诞生到发展壮大,最后登上前台,成为改天换地的决定性力量。
    将野人青壮送到了冶铁司,暂且交由田舟安置。
    陈庆又回到北坂宫,准备让李左车摸清他们的底细因材施教。
    “侯爷,礼部陶尚书以及匈奴六部使节等候您多时了。”
    没想到李左车竟然匆匆忙忙迎上前来。
    “陶淳?匈奴六部使节?”
    “他不在礼部待着,来我的府衙作甚?”
    陈庆面露不悦之色。
    李左车低声解释:“下官己经问过了,陶尚书匈奴使节来大秦朝贡,为的是内务府的兵甲军械。”
    “礼部交涉多时,不敢擅作主张,故此带他们来内务府由侯爷抉择。”
    陈庆勃然大怒:“好你个陶淳!故意被本侯上眼药是吧?”
    “我又没……”
    他转念一想,自己还真得罪过陶淳。
    上回在宫中这老登本来打算居功请赏来着,却被他无意间坏了好事,一定记耿耿于怀很久了。
    “人在哪里?”
    “我去打发了他。”
    陈庆摆摆手,不耐烦地喝道。
    “下官给您领路。”
    李左车做了个请的手势,快步疾行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