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82 章 四大发明与工业革命12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但是对华夏人而言,过去没有发生已经不重要了,历史总是滚滚往前,我们竭尽全力,正在追赶。】

    【华夏建国初期,在工业方面还需要海外的技术援助,当时的老大哥苏联就派出不少专家来华夏支援建设过。】

    比如老一辈人记忆里的“筒子楼”,有些老小区依然还存在的老楼房,其实是苏联式的,有两种:“赫鲁晓夫楼”和“勃列日涅夫楼”,没错,就是苏联总统的名字,原来的楼房样式就是来自苏联的样式。

    1956年7月31日,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住房建设的决议》。

    从这一天起,“赫鲁晓夫楼”正式降临苏联。

    华夏选择“赫鲁晓夫楼”,不仅仅是因为当时华夏亲苏,也是因为需求。

    首先华夏战争后百废待兴,重工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两国合作中苏联派遣了大量的专家,使用的自然是苏联的技术和规制。

    其次是战争威胁。

    【1945年3月9日,美军派出334架B-29轰炸机,由指挥官柯蒂斯李梅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用凝固汽.油.弹对东京进行轰炸。此次轰炸造成10万人死亡,26.7万栋房屋被毁,四分之一个东京被夷为平地。看起来好像很大快人心是吗?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指挥官在轰炸东京前,为了验证美军的新型凝固汽.油.弹在实战中的效果,突袭轰炸了武汉,造成40000多平民伤亡。】

    天幕下,旧时武汉的居民正在忙于一天的生计。

    餐馆的老板打开大门,早点的香味飘了出去,再支起一口油锅,准备炸油条和红苕饼;

    路人匆匆忙忙买一份包子一边吃一边朝报社走去上班,路过买报纸的报童身边快速买一份对家的报纸查看一番;

    树下的简陋理发摊位迎来了新的生意,理发师连忙从暖壶里倒了一盆热水,洗了洗刀片就准备给老顾客刮胡子……

    年幼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工作,或者卖报纸,或者卖香烟,或者卖花,三三两两站着,叫卖着手里的货物,时不时被早上冷冽的空气冻得吸溜一下鼻水……

    就在这时,天上突然来了一大群飞机。

    卖花的小姑娘等不到顾客,正无聊地数着天空飞过的飞鸟,看到飞机大喊:“看!好多飞机!”

    路边剃头的老兵下意识一抬头,立刻发现不对劲:“这是轰炸机!”

    他一把推开理发师,歇斯底里大叫起来:“快躲进防空洞——”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轰炸机本就速度快,尤其是柯蒂斯李梅根本没有任何开战原因,突兀地来轰炸,仅仅是为了实验火力。

    这一次实验,就是500吨□□被倾泻而出,从武汉汉口的王家巷到民

    族路之间的城区全部陷入火海。

    ⑽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或者说,柯蒂斯李梅就是要用普通人的死亡来验证自己□□火力。

    当他看到下面燃烧成一片火海,非常满意,这才有了后面轰炸日本的正式行动。

    .

    “什么叫视人命如草芥,这就是视人命如草芥!”

    扶苏看得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感觉胸口揪心的痛。

    天幕上的那些人,是大秦的后人,同是华夏同胞,看着被外人如此残忍的杀戮,震惊之后是巨大的伤痛。

    美国人故意在居民区投下□□行为,跟人直接在草原纵火有什么区别?

    草原上的小动物在纵火者眼里不是生命,野草更不是生命。

    “它”可以没有原因,没有理由,仅仅是因为好玩,因为一时无聊,因为自己的冷血。

    “骂他们是禽兽都污辱了禽兽!”淳于越同样气得胸口起伏剧烈。

    嬴政嘴唇拉成一条直线,去找来地图反复观摩。

    虽然美国诞生太迟,但是加入在美国之前把美洲给占领了,根本不给它建国的机会,直接让这个罪恶的国家胎死腹中,岂不是更好?

    【这个时候,中美甚至还是同盟,根本不是敌对关系!而这场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

    【据《武汉城市志》记载:“……在汉口一元路和五马路之间投下大量炸弹,从江边起一路炸到铁道,受炸面积约15平方公里内均连成焰海,沿途建筑物均化作瓦砾。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汉口市中心大部分化为废墟,直到1945年12月仍是一片白地,40000多平民在轰炸中伤亡,其中死亡人数约25000余人。】

    “当时的朝廷呢?朝廷呢!”朱元璋气得大骂。

    武汉那不是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吗,如此重要的地方,又不是在沿海,怎么会完全没发现!

    朱元璋不知道的是,当时的朝廷——光头政府,并不是不知道美国的计划,他只是选择了默许,完全没有通知居民撤离或者警戒。

    毕竟,连花园口决堤、长沙焚城这种事情都能亲自做出来,轰炸一下民居又算得了什么,又不会影响他的荣华富贵。

    就连朝鲜战场上,光头还是美军对付志愿军的战术指导,各种贡献与共的战斗经验,就差没直接把国籍改成美国。

    “大明也有火器,美国不是还没诞生?”朱元璋气得狠狠记住了美国,“给朕好好研究!朕就不信大明的火器走在前面不能走到美国前面!”

    美国不是喜欢挖德国和其他国家的人才吗,他提前全给挖了,看它怎么变强!

    朱标气得胸口剧烈咳嗽几声,突然一口血液喷溅而出,向后倒下。

    朱元璋眼疾手快把儿子抱在怀里,痛心的大喊:“标儿!”

    此时的朱元璋同样还不知道,朱标是因为疾病,还以为是被美国气吐血了,痛恨美国的理由又多了

    一个。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美国的飞虎队同样对华夏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比他们在日本杀戮的还要多!陈纳德与飞虎队仅在贵州六寨和汉口两次轰炸,就造成我国平民5万余人伤亡!】

    【《武汉城市志》记载:“抗日战争期间,武汉居民伤亡151607人,盟友造成的伤亡就接近三分之一,被毁建筑物7515座,其中美军轰炸致毁6951座,占92%,1938年攻防战致毁554座。”

    】

    荆咕气得血压上升,口都渴了,连忙喝了一大口水。

    【说回筒子楼。】

    【正是因为武汉轰炸事件,让我国官方政府后来开始研究新的建筑,因为燃.烧.弹会带来“火灾.暴风”

    ,居民楼太密会带来更大的伤亡。】

    赫鲁晓夫楼建筑没有外面的围墙,楼与楼之间距离很远,并且会故意错开,房屋之间巨大的空间理论上可以防止火势蔓延和“火灾暴风”的发生。

    在60年代后期,苏联大城市的大众住宅开发的五层楼标准被九层的“勃列日涅夫楼”所取代,但房屋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并且“没有封闭的庭院”这一准则继续运作。

    可以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所有住房建设,都是围绕第三次世界大战而进行的。

    华夏早期学习苏联式的住房,同样是为了吸取教训、为战争防患于未然。

    .

    “走水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清朝,玄烨想起明朝的爆.炸.案、宫廷走.水事件等等,心有余悸。

    紫禁城内到处可以见到巨大的水缸,常年蓄满水,就是为了遇到走水时及时救火。

    但是再看到天幕里的燃.烧.弹,玄烨也是一阵阵的无力。

    “这后世的火器,太厉害了。”

    大清再不重视,还得继续重蹈覆辙。

    “开放民间研究火器吧,既然汉人擅长,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纠结了许久,在这一次天幕上的熊熊大火的威力下,玄烨最终还是妥协了。

    胤禛微微皱眉,带着顾虑:“父皇,汉人若是有了厉害的火器,会不会造.反?”

    玄烨直接反问:“没有火器他们就不造反了吗?”

    胤禛沉默了。

    也是,天幕上,清末的许多汉人别说拥有火器,根本都不知道火器是什么东西,以为是妖魔,但造.反上从没停歇。

    玄烨意味深长道:“大宋的火器厉害,不也是败给蒙元?大明也有更厉害的火器,同样败给大清。火器再厉害,也敌不过人心。”

    胤禛:“孩儿受教了。”

    沦为背景板的太子胤礽垂着头,微不可见露出嘲讽一笑。

    是啊,父皇也知道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那父皇的心意究竟是如何?

    又究竟在哪个儿子身上?

    【除了生活建筑,还有各种大型工程,同样有苏联的专家支援技术。】

    比如,苏联援助武汉长江大桥。

    ——关于武汉第一长江大桥到底是不是苏联专家援建的,网络上各种说法,许多网友说不是。

    201558“”3&middt;&middt;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这位西林不仅仅援助建设了武汉第一长江大桥,1948年夏天,随苏联抢修队去华夏东北连夜,协助彭敏率领的铁道兵一起抢修被破坏的第二松花江大桥,保证东野大军顺利渡江;

    1949年,西林来华协助彭敏修复陇海铁路洛河桥,使陇海线贯通,随后又一起参与成渝铁路、兰新铁路桥梁的假设。

    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西林提出了一个“新办法”——“管柱钻孔法”,这是有别于传统的“气压沉箱法”的建造桥墩的施工技术,但是速度更快,“气压沉箱法”下沉速度是每昼夜几公分,“管柱钻孔法”下沉速度则是每分钟若干供奉,而且适合长江的水面作业环境,能保障工人健康。

    但是使用新方法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苏联那边对西林不满,派出新的专家团,名义上是来审核,实际上是在监督,反而是华夏官方对西林格外支持;

    其次施工过程中,第一根管住下沉到岩石盘用了7天7夜,因为打桩机不行。

    西林觉得这个效率忍无可忍,于是把苏联设计的震动打桩机图纸贡献出来,并且把正在北京苏联展览馆中进行展览的震动打桩机展品拆卸后拍照、制图,提供给华夏方仿制参考。

    华夏官方大桥局集中国内所有顶尖工程技术人员到桥机厂,与西林等专家一边研究一边改进,终于试制出威力更大的震动打桩机,10分钟内可以让管柱下沉4.78米,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最终,1957年5月4日,西林与彭敏一起见证了武汉长江大桥南北两岸的钢梁合龙。

    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试通车,10月15日落成通车典礼。

    为了表现对西林的感谢,铁道路不仅保留了当时的管柱钻孔法的巨型试验墩,还在大理石基座上镌刻了彭敏撰写的纪念碑文,在纪念碑上用金色铜字铸上了西林等28位苏联专家的名字和功绩。

    .

    主父偃看到西林帮华夏去拆卸打桩机帮忙研发新的打桩机,感觉受到了启发:“原来适当时候示弱,还能得到这么多好处?”

    看似什么好处都想要的刘彻此时态度冷淡:“如果可以,朕还是宁愿永远是去帮助别人。”

    只有弱者才需要被帮助,天幕说后世建国初期工业需要别人援助,这苏联强国援助华夏难道没有别的代价吗?

    想起天幕上说过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水果等物产,刘彻眼神更冷了。

    他知道,假如带回来的是能联合西域攻打匈奴,如此重大的政治意义天幕不会不

    提,

    也不会让这条道路最后仅仅是变成经济贸易的道路。

    天幕提到的汉匈之战,

    大汉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打赢的。

    西域那些小国在当时很繁荣昌盛的大汉面前都不愿意结盟,华夏为什么愿意与苏联结为同盟?苏联又为什么愿意各种派遣专家?

    真要什么都不付出,西域小国不早就投向大汉了。

    【但是好在,我们已经追赶上来了!】

    深沉的夜色下,福建龙岩火车站里灯火通明。

    今晚,这里要开展一个大工程!

    这里汇聚了1500余名工人,集体汇合,听从总指挥的吩咐,被安排成不同的小组,安排了不同的任务后,一声令下,各自进入自己的岗位。

    “开始!”

    总指挥同样戴着安全帽,就在现场紧张地巡回查看进度,时不时看一下时间。

    “现在开始计时,9小时!务必9小时内完成!”

    此次龙岩站站改拨接施工为I级封锁施工,共包含4个龙口,7个拨接工作面3组道岔拆除、3组道岔插铺的施工。

    各个小组忙得汗流浃背、火光四溅,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根本来不及去想多余的情绪。

    他们几乎是不眠不休,要吃饭要喝水都被人送到岗位上,吃完了立刻开工,丝毫不耽误。

    终于,当最后一名工人直起腰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总指挥激动地用喇叭高喊:

    “总算是完成了!”

    工人笑着松了一口气,又听总指挥大声道:“时间到!撤!”

    “火车快进站了!”

    完成任务后工人们如释重负,快速撤离火车轨道,走上站台。

    没多久,远处就传来火车疾驰的声音,工人们紧张地看着。

    “呜呜——”火车快速驶入龙岩火车站,看火车上的列次,正是之前从未进站过的新火车。

    这一辆火车的驶入,也意味着龙岩站站改拨接顺利完成,漳龙铁路、赣龙铁路、赣瑞龙铁路、新建南龙铁路顺利接入龙岩站新站房。

    总指挥大声举起手欢呼:“改造成功!”

    “改造成功!”

    “我们9个小时完成了火车站改造!”

    “这就是中国速度哈哈!”

    ——这一次“9个小时”的奇迹,传到了媒体,甚至传到了海外,被海外赞美为“中国速度”!

    【这样的高速度高效率同样不止一次,高质量高速度已经成为了华夏基建的名片。】

    在江西,南昌龙王庙立交桥位于主城区,因为城市建设需要拆迁之后建设新的立交桥,同样因为时间紧张,中铁四局派出了200余台挖掘机同时作业,8小时拆完589米立交桥;

    在重庆,上演五桥同转的“空中芭蕾”,5座全长383.5米、总重达21500吨的大跨度混凝土梁式桥梁,完成88度的转体,最终实现精准对接;

    在厦门,3万吨客运站“走

    起来”平移了288米,

    还来了个90度转身,

    成功上演最牛“搬家”;

    在东南沿海,“基建狂魔”集结两万多名建设者,建成55千米长的港珠澳大桥,这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在海外,华夏不仅承建了众多的重大项目,比如巴拿马希望之城、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机场、卡塔尔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缅甸野雅水电站等对当地也是极为重要的地标性建筑工程,还无偿支援了非洲马里巴马科第三桥,这也是华夏送给非洲人民的礼物……

    .

    天幕上做出了快速剪辑,快速的拆迁看起来像是开了视频加速度——当然,为了观看体验也的确开了倍速,但是这也让古人看着更为震撼。

    再看到五座大桥同时转体,看起来又仿佛是大桥成精了,在伸懒腰;

    看到客运站被平移和转身,则让古人联想到一些山神,睡醒了起来散散步;

    再到后面的,才发现原来都是人力。

    都是人力可为,都是华夏速度!

    “工匠原来可以做到这一步吗?”墨家巨子们也顾不得吵架,看着这一幕几乎是呆傻了。

    远处看大型机械操控钢铁看不懂,但是当天幕拉近距离,看那些工人的具体动作,他们能看个大概。

    那钉锤扳手什么的,虽然是钢铁工具与现在的不同,但是能看出用处;

    那能够冒火光的笔或者大型器械,虽然看不出来是什么工具,但是能看出是在焊接,就跟果木嫁接差不多。

    还有一些拆迁的,那就更简单了,拆嘛,这个他们也会。

    而且有些小工具感觉在自己朝代也可以制作出来,只是还是得换成钢铁的,比木头的好用多了。

    嬴政看得目眩神迷。

    “工匠,工业……”他嘴里低声念着,仿佛要把这两个字刻入自己心里!

    日后,也要刻入大秦的名片里。

    嬴政自信道:“没有天幕之前,大秦的骊山墓都可以因为兵马俑名扬世界,现在有了天幕,大秦能更厉害!”

    宫廷工匠们骄傲地挺胸:没错,来自后世的认可,他们大秦的工匠就是最强的,并且可以做到更强!

    【华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效率奇高、速度奇快,被海外称为“基建狂魔”!】

    【除了民用工业,军工同样强大。虽然从清朝开始,华夏军工落后,不得不花费大价钱从德国购买,本土的火器火药当战利品都被嫌弃,全给扔海里去。】

    【在抗战期间,还在靠手工,但是现在,我们的军工已经强大不仅仅是自卫,还可以对外销售高科技武器。】

    荆咕再次放出对比。

    一边是清朝的火药被英国人倒入海中,一边是白头巾在华夏的军事展览会上开心地买买买,双方都很喜悦。而现场的各种高科技军事武器看得古人向往不已。

    “大宋研究的这么多火器,清朝人全给忘脑后了。”赵匡胤看着大量的火器火药被扔到海里,心疼地就

    像看到大宋给辽金西夏赔款。

    这玩意研究起来很费钱啊,没听说宋朝后来硫黄不够还要进口吗,哪一样不要钱!

    火器那么大的铁疙瘩,多贵!

    被囚禁起来的赵光义还没被弄死,透过窗口看着外面的天幕,同样悲愤。

    “他们打下汉人的江山,就是这么对待的吗?”

    “既然不好好珍惜,给我啊!”

    他好歹没忽视火药火器,而且他还会下毒!很会!

    【祖国没有完善的现代化体系,也没有足够的金钱,本土的国人深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开始号召海外华人华侨捐钱,而华人华侨也没有辜负祖国的期待,掀起一股起捐钱为祖国买飞机】

    战乱期间,不光是国内,海外的华侨捐出了大量资金,为祖国买飞机买大炮,投资建钢铁厂,建船厂等等。

    华侨商人道:“实话说,我也怕战争,我把家人孩子都送到海外,就是怕他们在战争中死去。但是这不能代表我不爱国,我也希望我的祖国和平强大,等祖国太平了,我们还是想回归故土,落叶归根。”

    人都有私心,最担心的首先是自己的家人。

    战乱时期不少学者、商人,有条件都逃去了海外没有战争的地方,但是这并不代表就一走了之了。

    当国家需要金钱上的援助,他们便倾家荡产的捐钱;

    国家需要情报援助,便冒着生命危险帮忙隐藏身份、传递情报;

    等到国家战争停止需要建设祖国,立刻举家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们也曾数次面对生命危险,但是依然义无反顾。

    “只要祖国需要我,我随时可以回来!”

    【华夏的工业,是靠着全民努力兴建起来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全世界的军工。】

    【在工业,尤其是军工业,早期有两种模式,苏式和德式。】

    【苏式走量,做工粗糙但是成本低,易于生产且量大;德式走质,做工精致成本高,也发明创新了许多新式武器。】

    【美式后来者居上,走高科技路线,但是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挖德国的墙角,挖走了德国以及德国迫害的许多科学家,这些人才也是美国发战争财的最大收获,此后把高科技渗透各个产业,立刻开始腾飞。】

    李世民看着满坑满谷的文武百官,还是不满意:“人才果然很重要!”

    他想了想,对刑部尚书道:“若是有罪者,能有什么有用的发明创造,也可以免罪。”

    大臣们齐齐赞美:“陛下英明!”

    当然,目前这只是个简单的提议,后续还有更详细的措施还得详细商量。

    【苏式与德式各自的发展方向都与各自的背景有关系。比如当时的苏联其实是匆忙参战,先在莫斯科阅兵,阅兵结束回家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开向战场。】

    【而德式则是因为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被限制了技术和人数,量少但是不断往

    精工发展。】

    【顺便说一下,德国战败后,快速崛起的时候就是德式工业,高强度工作,以及从山寨做起,大量仿制欧洲其他国家的产品,当时的德国制造其实是“山寨货”

    的代名词,“德国制造”

    这个词最开始是英国对德国制造业的蔑称。】

    在1871年,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依然在各方面都落后英国。

    当时的德国跟华夏一样,普遍是没有机械化的手工作坊,工艺和效率都不如远不如英国同行,于是不少急于致富的德国人就只好在“剽窃技术”和“粗制滥造”上动脑筋。

    1887年,被“德国制造”激怒的英国人颁布了《商标法》,在其中给“德国制造”烙下一项带有侮辱性的标记。

    ——英国人不会想到,德国人在几百年后,反过来超越了“英国制造”,还让他创造的“贬义名词”变成了对德国的赞美。

    【德国变成精工代名词那是后来强大了,让人遗忘了之前的黑历史。一切最终靠实力说话。】

    欧美经济发达的历史也不过是近现代,自己的生活方式因为高科技发生改变后,就遗忘了自己的历史,开始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指指点点。

    比如欧美人吐槽华夏留学生在阳台晾晒衣服,说不文明,说起来好像他们从来不晾晒衣服,一直都是用洗衣机烘干似的。

    但是但凡看一下欧美90年代的电影,就能看到里面的女主在家门口晾晒衣服。

    比如著名的珍珠港战争片,女主在家门口晾晒衣服时迎来了日本人的轰炸,把美式独栋乡村别墅换成华夏式的乡村建筑,把金发碧眼的美国主妇换成华夏面孔,看那搭起来的晾晒衣服的三脚架和晾衣绳,与华夏乡村没什么区别。

    最重要的是,西方人使用的很多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依然是华夏品牌和华夏生产。

    .

    “听起来欧美在后世很歧视华夏?”刘彻又不高兴了,后世子孙可是“汉人”,他的大汉的汉人!

    歧视汉人就是歧视大汉,刘彻嘴毒道:“就那些用大粪洗头的蛮夷,有什么资格歧视华夏?一时猖狂就得意忘形,不愧是蛮夷!”

    他还记得天幕放过的黑暗中世纪楼上倒排泄物的画面,实在是凭借恶心让刘彻想忘都忘不了。

    卫青心念一动:“陛下,按照天幕的说法,丝绸之路可以通向欧洲……”

    刘彻也想到了这一招,西域那些国家的商人可以在欧洲与大汉之间交易,大汉同样也可以。

    他还想着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发展起来。

    “先挣他们的钱……”刘彻惋惜一声,“再打探一下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

    有好东西,大汉出于大义可以帮忙保管,自然是连物带地一起收了;

    若是没有好东西,本来都没好东西了宝贝什么,蛮夷之地正需要大汉教化,勉为其难收了!

    【包括日本其实也是,日本是靠山寨起家的,现在的“日本制造”却成为了好口

    碑,

    动不动宣传日本的工匠精神。】

    比如大名鼎鼎的尼康相机,

    是通过购买德国徕卡相机,拆解分析,造出本土的相机。

    后来被国内疯抢的智能马桶盖,最开始同样是德国技术。

    还有一些知名品牌,同样是抄袭起家。

    德国先有宝马车BMW,日本立刻抄出了本土的DMW,不论是车型还是车牌LOGO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还抄美国的福特车。

    汽车行业,日本抄德国抄美国抄的很普遍,其他如东芝早期的吸尘器是仿美式,冷藏箱也同样仿美。

    还有日本出名的漫画文化。

    仿美国《Superman》漫画有《Rcketeman》,天幕直接放出Rcketeman漫画里的主角,另一边就是Superman,形象几乎一模一样;

    漫画《猿军团》抄袭美国的《猿星球》,还有不二家的标志性卡通形象,仿美国的品牌MerryBirdsEye,明治巧克力豆仿美国的M&M……

    【不得不说,日本真得很会营销!这里面很多品牌反而在华夏没有日本品牌的知名度高,日本真得是在营销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华夏早期面临着与日德相似的状况,因为战争,百业凋敝,想要进行自己的研发创造也没有那个资本条件。】

    【所以华夏也的确有过许多山寨产业,也有过自己的黑历史,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会一直如此。

    国外夸“中国制造好”,但是我们未来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好”。】

    【我们从制造业发达,走向了创造发达,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这是一种产业升级。】

    【纵观古今,华夏从来不是缺乏创造力的国度,我相信我们只会越来越好!】

    不同朝代的工匠们齐齐点头!

    没错,日后他们也会越来越好!

    相信有了天幕的宣传,他们一定会更加受到重视——哦不,不是一定,是已经,现在已经有就近的王公贵族、地方乡绅各种招纳能工巧匠。

    那些原本就属于某些贵人的工匠更是被礼遇赏赐,有了更好地待遇,并且终于有人开始在意他们设计时的思想和技术传承。

    有些工匠抱着贵人们给的重金赏赐,乐得合不拢嘴,以后家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他或许也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

    有些工匠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继续单独给贵人做工,与之前又有什么区别?跟天幕上的那些工厂差距太大了,依然无法形成大的变革,一个人也造不出那么厉害的工具。

    那么他们是学习墨家,再次组成团伙,还是学习天幕那种工厂,许多人合作去办工厂做东西?

    天幕还在继续讲述,工匠们蒙昧的思考也还在继续。

    【工业与军事从来是息息相关,比如军工就属于工业里的高精尖技术。】

    【华夏现在的军工产业是毋庸置疑的强大,但是

    历史上呢?】

    【曾经有网友表示,华夏的军事胜利都是靠人命去填,古代将领打仗都是靠万千小兵的尸体堆积的军功,仅仅只是如此吗?】

    一群将军瞪大了眼睛。

    “当将军不需要带脑子上战场的吗?那岂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将军?”

    “如果只是靠人命去填,那宋朝不是太监监军吗,也算是带着几十万大军,怎么没见到太监将军?”

    “这是什么混账人说得混账话?”

    “污蔑!肯定是心眼子多的文人污蔑!”

    【下一期,将为您带来军事与历史系列,里面除了改变历史的关键性战争,重要的军事武器,将领与帝王,还会有中华武术与古代体育。】

    【古代有些将领还有武术传说,比如赵匡胤,传说他发明了太祖长拳与盘龙棍法,是真是假?】

    【现在的一些体育项目在古代是用来练兵的】

    【比如蹴鞠和马球,在唐朝会用来练兵。在宋朝觉得竞技类不雅,更为喜爱娱乐性质的足球表演和花式足球,比如知名奸臣高俅就是街头花式足球表演高手——不仅《水浒传》里是,历史上也是,后来高俅为了讨好喜欢足球的宋徽宗,也开始用蹴鞠练兵,但是练得还是花式表演……】

    马背皇帝·文武双全·李世民不理解:“花式足球有什么好看的?看蹴鞠不就是看双方激战吗?”

    在大唐,连小娘子们蹴鞠或者打马球都喜欢对抗比个输赢,偶尔玩一下花样不过是为了练习,谁会真把玩花样玩的好就当做很厉害。

    【老祖宗们大概不会想到,这一个改变,华夏的足球就再也没崛起过了,真是个悲伤的事情……】

    说到这里,荆咕也很郁闷。

    蹴鞠也是华夏发明的啊!作为足球的原型,华夏发明蹴鞠也是世界公认的足球起源,因此不仅有国际友人调侃“华夏14亿人竟然找不出11个会踢足球的”,还有人调侃“华夏作为足球的起源地竟然不会踢足球”。

    每一次听到,荆咕都觉得羞愧,想回怼都没法回怼,毕竟是事实。

    也不知道她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国足进世界杯嘤……

    【还有角抵,也就是相扑,在唐朝也会用来练兵,在军中搏斗。在宋朝同样变成了花式表演。嗯,宋朝皇帝短命大概不爱运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宋朝皇帝集体紧张:短命竟然还有这层原因!

    你倒是具体展开说说啊!

    但是荆咕不继续说了。

    荆咕说:

    【晚安啦!咱们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