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5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1
    【在古代,知识是被阶级垄断的。最有机会接触到知识资源的,首先自然是贵族。】

    【我们能看到,大唐的公主能文能武,能商能政,那么宋朝的公主呢?】

    ?想看西羚墨写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第 150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1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大唐的公主好奇地期待着,太平公主身为政治家,想得比较多:“那宋朝对女性约束那么多,公主想必也不好过。”

    武曌还记得那著名的“靖康之耻”,语气里既有对无用男人的嫌弃也有对女子的怜惜:“何止是不好过,恐怕就是被当棋子。”

    上官婉儿道:“不知道是不是也要缠足,但是毕竟是公主,不至于不懂诗书吧?”

    民间的诗词话本如此流行,身为公主,总不至于连民间庶民都不如吧?

    而宋朝的公主们,想起天幕前面夸过的唐朝公主的特长,突然有些自卑了。

    【首先,宋朝的公主最大的特点,是封号。】

    【宋朝公主,到宋徽宗时期改为“帝姬”。】

    自古以来,“自春秋至战国初,称天子之女曰‘王姬’,称诸侯之女曰‘女公子’。自秦以下,凡天子之女皆称之‘公主’。”

    宋初沿用前朝对公主的称谓,宋神宗时期打算更改公主名称,被群臣拒绝。到宋徽宗时期,改公主为“帝姬”,此后皇祖姑、皇姑称“大长帝姬”,皇姐妹称“长帝姬”,皇女称“帝姬”。

    宋高宗时期,臣子上书,又把“帝姬复为公主”,此后没有在更改过。

    【我们来看看公主们的封号,宋初的是各种“陈国公主”“周国公主”的封号,但是,这些“陈国”“周国”等封地与公主们毫无关系,公主婚前住在皇宫,婚后住在夫家,享有月俸,但是并没有权力。

    而且历史中不乏记载,宋仁宗的公主因为年幼在宫中被克扣俸禄,到了战乱时期财政困难公主俸禄被停止支付。】

    赵祯一脸震惊。

    他存活下来的公主就那么几l个,竟然还被宫中克扣俸禄,这是哪个刁奴干得?

    最重要的是,赵祯女儿多,夭折的女儿更多,他都不敢想,自己那些夭折的女儿幼年是不是正因为宫人的虐待、暗地里克扣用度才导致的早早夭折。

    “查!宫中必须严查!”事关自己子女,原本就子嗣稀少的赵祯出奇愤怒了。

    【到宋徽宗改为“帝姬”后十分明显:

    “嘉德帝姬”“柔福帝姬”“顺淑”“寿淑”“敦淑”“保淑”“熙淑”……】

    唐朝公主们:“………………”

    “柔”“顺”“德”“淑”……各种封号,生怕公主不顺从,可以看到宋徽宗的审美倾向了。

    和政公主嫌弃:“难怪会有靖康之耻,真是废物!”

    【再看史料的记载,《宋史·公主传》和《宋会要辑稿·帝系》:太宗朝,扬国公主性妒,致宗庆无子;吴国大长公主,主善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之事,视他子与己出;荆国大长公主主虽丧明,平居隐几l,冲淡自若……】

    【英宗朝,魏国大长公主?_[(,主性不妒忌……神宗朝徐国长公主,侍母疾,昼夜不暂去……】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宋朝公主更多的要求,是“女德”;】

    宋朝人认为没问题,听到天幕的介绍沾沾自喜。

    “唐朝公主的显赫地位和惊人权势有重大弊端,我朝从建国之初就开始严格管理皇室成员,尤其是公主,这才叫陛下家风严谨。”

    宋朝士大夫们齐齐夸赞,对公主的孝顺、大度非常欣赏:“唐世人主无正家之法,自汉、唐以来,家法之美无如我宋。”

    又对扬国公主的妒忌非常不满:“那扬国公主不能生育,还不允许宗庆纳妾,导致宗庆一生无子,不得不过继兄弟的儿子,实在是没有妇德。”

    “不如吴国公主,对妾所生的子女也视若己出。”

    不单男人们如此夸奖,连不少妇女也是如此夸奖,评价着,那语气仿佛是在评判自家的儿媳不孝。

    路边停着一辆马车,马车车夫的位置没人,看起来好像马车里面也没人,实际上有一主一仆在里面偷听路边人的谈话。

    主人模样的女子头戴斗笠,垂下来的面纱遮挡住了面容,只隐约露出下半张脸。她嘴唇紧咬,明显被说得很不好受。

    “公主……”侍女担忧地看向公主,“我们要不要先回去?”

    “不,我就要在外面听。”扬国公主倔强地自己擦了一把眼泪,吸了吸鼻子,“难得出来透透气,回去只觉得窒息。”

    “继续听,我要听听天幕如何评价我大宋德国公主。”

    【其次,是短命。】

    扬国公主猛地一颤,身体摇摇欲坠。

    【虽然有宋一朝,皇室不分男女都短命,但是宋朝的共计89位公主,平均寿命只有17.2岁,按照现代18岁成年的计算法,宋朝的公主甚至活不到成年。】

    【如果加上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后在金国生的女儿,共计98位公主,但是生在金国的公主资料很少,并不清楚年龄,只知道徽钦二宗被俘虏的日子显然也没耽误造娃。】

    赵匡胤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怎么会这样!”

    平均年龄17.2岁,堂堂公主,为何连民间女子都不如!

    赵匡胤快速想起自己的三个女儿,连忙召太医:“速速去给朕的女儿诊脉!”

    他本就子嗣单薄,儿子就活下来两个,女儿就这么三个,历史上说自己儿子都被弟弟赵光义弄死了,女儿若是再一早逝,岂不是子嗣更加单薄!

    【是的,很不可思议,在最重视医术的朝代、在连帝王都会医术的宋赵家,公主们竟然如此短命,为什么?】

    【首先我们得说说赵家公主压抑的婚姻生活。】

    【因为是政治联姻,一旦涉及到政治上的不如意,驸马会把对皇帝的不满发泄到公主身上。】

    【有关宋朝公主婚姻不幸的记载太多了,比如宋仁宗,生了13个女儿只活下来4个,非要联

    姻,最后周、陈国公主婚姻不幸,被婆婆虐待到半夜受不了出逃,最后驸马口头请罪竟然就这样结束了,没有允许公主和离,也不为女儿做主;

    还有史料记载,公主乳母偷盗公主玩器服物带回自己家,各种拿捏、欺压公主,甚至还让公主给自己的侄女婿请官。在婆家被虐待,被奴仆欺压,父母还纵容不管,公主33岁抑郁而亡;】

    【还有兖国长公主,与驸马不和,婚后仅8年就去世,死时年仅24岁;】

    赵祯气到浑身发抖。

    他一生一个儿子都没有,只活下来几l个女儿,却不是被宫人虐待就是被驸马、被婆家虐待,这些奴仆和大臣,就是这么效忠他的?

    “你们!你们连朕的女儿都容不下,是不是想让朕死后血脉断绝才安心!”一向好脾气的赵祯第一次对着群臣发怒,“你们安得到底是什么心!”

    群臣齐齐跪倒,连呼“陛下息怒”,但是再大的声音,也盖不过天幕的声音。

    天幕还在用史料来论证大宋公主婚姻有多么不幸,一句句,都扎在赵祯的心里。

    【根据《长编》记载,王诜由于虐待魏国长公主导致公主重病在床,宋英宗亲临公主第探望,亲自喂药,问公主有什么愿望,公主希望能让驸马官复原职,英宗答应了,却不问公主为何重病。

    王诜表面上有才华,实际上狎妓纳妾,结党营私,纵欲无度,在外狎妓宴饮十分嚣张,被谏官斥责被停职后就虐待公主,公主每每选择隐忍,还帮助丈夫官复原职。最后魏国大长公主年仅31岁抑郁早逝;】

    宋英宗赵曙:“什么!朕的长女竟然如此被驸马虐待!”

    他当初挑驸马,特意挑了个有才华、长得好看的,以为已经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有才华长得好看的女儿会喜欢,婚后能琴瑟和鸣,没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竟然选了如此一个禽兽!

    虐待公主,狎妓纳妾,大宋官员是明令禁止狎妓,他还十分嚣张,不就是仗着公主脾气好,一直选择隐忍。

    赵曙气到咬牙:“好一个王诜!好一个王诜!”

    【宋理宗无子,只有一女,在家时极其宠爱,但是到了结婚时,以杨太后有功的原因选择了杨太后的侄孙为驸马,然而驸马并不喜欢公主,婚后仅仅一年,公主去世,宋理宗彻底绝嗣。】

    宋理宗赵昀原本不是皇子,是赵德昭的九世孙,无子的宋宁宗去世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竑,他才突然当上了皇帝。

    赵昀在位前十年都活在权相和杨太后把持朝政的阴影下,一直到权相史弥远死后才得以把持朝政。

    现如今,本就没有朝政大权、连皇后都是杨太后强行立下自己不喜欢的谢氏,赵昀在自己宠爱的贾氏宫中,突然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子嗣。

    自己原来一生无子只有一女,杨太后的侄孙就是这样对待自己唯一的女儿的?

    一年!

    嫁人后一年就去世了!

    还让自己绝嗣了!

    赵昀

    忍不住开始阴谋猜想:这到底是婚姻不合,还是杨太后故意谋害他的子嗣?那杨太后,毕竟不是他亲生母亲!

    【还有很多,宋神宗唐国公主也是三十多岁盛年早逝,驸马不仅对公主出言不逊无礼慢待,还直接在私娼家留宿彻夜不归……】

    宋神宗赵顼是宋英宗长子,也是魏国长公主的兄弟,刚听到自己姐妹的不幸婚姻,借着就听到自己女儿的芳年早逝,而且同样是因为驸马人品太吵,赵顼气到摔了砚台。

    “驸马竟敢如此放肆!不把皇家脸面看在眼里吗?!”

    【宋朝,不但完全拒绝和亲,还拒绝与周边交好的少数民族的族际通婚,基本上都是嫁给大臣或者外戚联姻,但是从结果看,还不如去联姻。】

    【整个宋朝,没有公主离婚,但是随便一翻史书,全是婚姻不幸。】

    【大家只要看看公主婚后的死亡时间,就可以告诉我们——珍爱生命,远离婚姻!】

    天幕放出长长的列表,是宋朝公主在婚后的死亡时间。

    放在现代,七年之痒不过是离婚,但是在宋朝,好几l位公主的七年之痒就是直接病逝。

    到底是郁郁而终,还是被虐待到重病而亡,或许只有公主的夫家和驸马知道。

    “朕就四个女儿,一个嫁人1年就去世,一个嫁人5年就去世???”赵光义看着自己女儿雍国公主和徐国公主的婚后的死亡时间,怒不可赦。

    “朕的公主,就是给你们这么糟蹋的?不想联姻那就拒绝,朕难不成会因为拒绝联姻杀人还是贬官?!”

    宋朝,并没有因为拒绝与皇室联姻就贬官或者杀官的事情,但是即使不愿意,大臣依然会答应。

    因为公主本身,就是很好的政治资本。

    【宋朝公主再受宠,依然是作为政治棋子联姻嫁给大臣之子。然而自幼被规训要顺从,导致公主们哪怕在夫家受到委屈也不会跟父母表述,以致于公主们的婚后生活多有不如意,甚至是被虐待和早死。】

    【当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打击,处处受到压抑和限制时,谁能活得开心?连宋朝皇帝和皇子都是短命,何况不受重视的公主?】

    此言一出,宋朝各个位面的公主们齐齐放声痛哭。

    她们的一生,压抑的暗无天日,比民间女子规矩多,却还没民间女子自由,这一生,为什么要当公主!

    【其次,我们来说说赵家的基因遗传疾病。】

    【宋朝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开始说起,他只存活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

    赵匡胤有些不自在:他到处征战,子女虽然不多原本也生了四子六女,虽然只活下来二子三女,也有一半了,哪里不正常了?

    【赵光义的好色我们不提也罢,那些艳情传说大家都知道,我们说说他的儿子。宋真宗只有一个儿子,宋仁宗只活下来三个女儿,最后抱养旁系——再往后,赵家皇帝经常无子,不得不从宗室抱养,这也就是前面所说,为什么要改名。比如宋仁宗抱养的兄长的儿子赵

    宗实,后来改名赵曙。】

    赵光义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有病:“朕哪里有病了,朕生了九个儿子七个女儿!”至于夭折了几l个,他绝口不提。

    赵光义眼神疑惑地看向太子赵恒,这个只有一个儿子的宋真宗,该不会是他吧?

    目前赵恒的孩子都没立住,不会以后也立不住,这么倒霉吗?

    【到了短命宋哲宗,无子且早死,于是到了兄弟赵佶,也就是宋徽宗手上,断送了北宋江山。但是,赵佶其实排行十一,能轮到他也是因为前面的儿子死的差不多了。】

    【到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不断地逃亡时受到刺激,不能人道,丧失了生育能力,男女都没留下。加上赵光义的子孙在靖康之耻中被一网打尽,最后不得不从赵匡胤的子孙中抱养了宋孝宗赵昚,皇位再次回到赵匡胤一脉。】

    天幕曾经提到宋朝的皇帝时,皇室已经猜到了宋哲宗无子才轮到宋徽宗。

    但是民间不知道。

    民间更不会知道,赵构的私人健康情况。

    当天幕将之广而告之之后,整个大宋都沸腾了:皇帝不能人道??[(”

    “赵构丧失了生育能力?”

    “男女都没留下!这还是男人吗?”

    男男女女议论纷纷,语气带着怀疑、八卦、好奇等等。

    “虽然大宋词人没有写皇室的八卦,但是天幕给了。”某个词人看着街头百姓纷纷在议论皇帝的私生活,带着快意的笑。

    赵构不是喜欢搞文字狱吗,看看全天下都去议论他是不是男人时,还有没有那个力气去抓全天下的人!

    【北宋除了开国是赵匡胤,后面的皇位都到了赵光义一脉手上;而南宋除了开国的赵构是赵光义后代,后面的皇位重新回到赵匡胤一脉手上。】

    【但是无子的诅咒依然没有消散。】

    【北宋两位,宋仁宗和宋哲宗;南宋三位,宋高宗,宋理宗。】

    【其中两人是赵光义的子孙,两人是赵匡胤的子孙,论不会生儿子,两兄弟真不愧是亲兄弟!】

    天幕送上热烈的掌声。

    赵匡胤、赵光义齐齐憋屈的脸都气红了。

    这样的兄弟情一点也不想要!

    【两宋加上临时皇帝和少帝,一共19位皇帝,总共4位无子,这个概率高到各朝都得佩服。】

    朱棣笑道:“明朝佩服!”

    玄烨还有些担心:“清朝好像就两位?”

    还是那什么天花致死但是留下花柳病致死的风流皇帝,丢人现眼!

    【根据后世研究推测,赵家有遗传类疾病,主要在男性身上。这里从后宫宫妃基本身体健康,也生育了不少、但是子嗣存活率极低上推断。】

    【有人说是宫室喜欢用红色涂料,涂料里有铅汞和朱砂有关系,但是大家看看明清的宫墙,那著名的故宫红。】

    【还有人猜测说是化妆品比如铅粉里含铅导致的,但是皇帝他也不用粉,宋朝皇帝普遍身体不

    好,更主要是因为遗传疾病,以及重文抑武导致的不注重身体锻炼。】

    “宫墙有用铅汞和朱砂吗?”

    明清的皇帝也紧张了。

    这玩意还会导致短命吗?

    刘彻觉得松了一口气:“还好大汉用花椒。”

    大汉也喜欢红色,往后居住的椒房宫也是暗红色,但是涂料就是花椒,取花椒的热性保暖,也取花椒“多子”的寓意。

    【你看看那些名医,有多少又是五禽戏又是上山采药下山看病,不分男女普遍很长寿。宋朝皇帝就算看医书,懂医术,自己不动,也就是白懂。】

    赵匡胤又开始骂赵光义:“你看看你,重文轻武还导致自己短命,活该!”

    这一次,赵光义第一次虚心接纳。

    事关小命,还是得重视!

    【可以确定的有精神类疾病的主要是赵光义的后代,从赵光义的9位后代皇帝看,直系血亲有3位可以确诊为患有精神疾病,有一位患有心理疾病,直系血亲中还有10多位亲王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心理疾病。】

    【宋朝所有皇帝中,除了宋高宗享年81岁,宋孝宗享年68岁,其他皇帝都没活过60岁,包括亲王,都是死于突发性疾病——风疾,用现代的理解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也对应了前文咕咕所说“男性更容易犯心脑血管病”。】

    在一众如丧考妣的赵氏皇族中,刘娥笑得悠哉悠哉,甚至还在心中念了一句“天助我也”。

    赵家多遗传病,她又没病,不如,干脆换成刘家?

    【精神病医学临床专家师建国教授指出:精神疾病不能导致脑血管疾病,但是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精神疾病。如果从这生理学角度理解这种关联现象的话,是某种共同的遗传因素,导致赵氏家族存在遗传性的精神中枢疾病,也就是某种大脑病变。】

    【为什么要提到遗传疾病呢?】

    【因为你赵家既然因为有遗传病子嗣单薄,为何不重视公主?还嫌弃你家人才太多吗?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懂吗,显然,他们不懂。】

    嬴政若有所思地看向了自己众多女儿。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得多多培养一下人才,

    不论男女,只要有才,哪怕日后送去和亲,谁说不会是下一个义成公主或者固安公主!

    大臣还会叛乱,公主也流着皇家的血,还是自家人更好用。

    【公主们作为最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的阶层,却没有这个条件,于是在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诞生的宋朝,在各种书籍话本发明出来的宋朝,能代表女性文学的,仅有李清照一人。】

    【宋代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的丰富程度在中国历代女性作家中堪称罕见。她在文坛上与很多男性文人齐名,被誉为“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我们再看看同时代的日本,此时正处于平安时代。】

    李清照正襟危坐:来了!

    天幕屡次提宋朝公主,对大宋女子无才怒其不争,又提到日本,显然,是要来对比。

    不知道日本此时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前面提到日本飞鸟时代、平安时代的女帝,也为日本上层阶级的女官、后妃等创造了开明的文化条件,比如那时候宫中会大量采购唐宋时期的诗词小说等,后宫中的女性是有机会学习的。】

    宋朝,宫中的公主们这才知道,为何天幕要先提她们。

    首先,两个国家后宫的氛围就不一样。

    连日本都允许后宫自幼学习诗词,她们呢?

    【今天要介绍的日本三位女文豪,都属于上层贵族阶级。】

    【首先,是与李清照所处时代相差不甚远的清少纳言,将她的才华凝结成一部对日本文学影响深远的随笔《枕草子》。】

    【李清照擅长词,著作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如今已散佚。后人为之汇集文词,有《漱玉词》辑本,她也成为了“婉约派”的奠基人。】

    【在《枕草子》之前,日本已经出现了物语文学和日记文学,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日本随笔文学之先河,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文学奠定了基础。】

    【《枕草子》与同时代的宫廷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被同称为平安时代的“文学双璧”,与相隔两百年后问世的鸭长明的《方丈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三大随笔”,而最早问世的《枕草子》在日本文坛上的先驱性作用自是毋庸置言。】

    天幕放出了《枕草子》的内容,和部分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并不是作者的原名,“清”是她的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职称,是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

    清少纳言生于世代文官家庭,与李清照的家庭背景类似。清少纳言能读汉书,深受唐诗宋词等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文化背景也是类似的。

    但是清少纳言曾经入宫中当女官,随笔作品便是《枕草子》执笔于在宫中供职的时候,成书于离开宫廷之后,被后世誉为“日本散文鼻祖”。

    【当李清照因为南宋后来越来越严苛的社会风气被贬低时,清少纳言却与其他日本女性作家一起,开辟了日本国文学的源流,创造了女性发起的日本主流文学,赢得了自己的声音。】

    【清少纳言的文学境遇却比李清照要幸运得多。她的创作与同时代的男性汉诗文相比,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更特殊的地位。《枕草子》从写作方法到审美情趣都对日本其后的文学,甚至于近现代的文学产生了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同时代的男性汉诗文还在模仿唐诗宋词写和歌时,清少纳言的目光投向自己身边的生活,用轻松的随笔描写身边的四季变化,记录平安时代的风俗世相、人情往来,和日常生活琐碎小事的瞬间之美。

    现代人看《枕草子》也能觉得很亲切很轻松,与日式一贯的“日常流”“轻松流”格调符

    合,而这就是清少纳言千年前奠定的基础。

    .

    “第一段,四时的情趣,第二段,时节……扫兴的事,树木的花……”唐朝,李义山看着《枕草子》的目录,就已经觉得很眼熟了,这不是他的风格吗?

    李义山轻笑:的确很生活化,也很像我的《杂纂》。?[(”

    难怪天幕说看唐诗宋词和汉书,受到唐宋的影响果然很深。

    但是再看文辞,充满女性的细腻,和性格明快、自由的生活态度,与自己又有许多不同,已经有了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

    ——李商隐,字义山,所著作的《杂纂》又被称为《义山杂纂》。不同于他诗词的情思绵绵,他的《杂纂》颇为日常,贴近生活,写各类的琐碎事物,类似生活随笔。

    【李清照是两宋的孤例,但是清少纳言不是。】

    【平安时代的宫廷文学一共有三位最出名的女文豪,而且三人处于同一时代。】

    李清照痛饮一杯酒:“三大女文豪!同一时代的三大女文豪!”

    而且都与她几l乎同时期,相似的背景,她却无缘相见,还在纠结于家庭的烦恼,何必!

    何必!

    【她们分别是:紫式部,代表作《源氏物语》;清少纳言,代表作《枕草子》;和泉式部,代表作《和泉式部日记》。这三本巨著也是日本的“三大名著”,三女被并称平安时代的“王朝文学三才媛”。】

    【虽然我们华夏称呼《源氏物语》是日本的《红楼梦》,其实这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比成书于清朝的《红楼梦》要早300多年。】

    【“紫式部”,又称“紫珠”,同样不是作者原名,姓藤原,本名已不可考。她是平安时代中期的女性作家,和歌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紫”源自《源氏物语》,“式部”是她在宫廷服务期间的称呼,因其兄曾任式部丞,当时宫中女官多以父兄之官衔为名,故称为“藤式部”。】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另著《紫式部日记》,成书于公元1010年秋。紫式部也被评为“全球五大伟人之一”。】

    1010年,宋真宗在位,在宫中,喜悦的迎接儿子赵祯的出生。

    在海峡的另一边,《紫式部日记》诞生。

    【《源氏物语》全书共54回,全长近百万字。内容包含四代天皇,前后历经70余年,所涉人物400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中下层贵族、宫女、侍女及平民百姓。反映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真实”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思想。】

    【日本文化学者林望称赞道:“即便是千年后的今天,也未曾有过如此佳作。”】

    朱淑真捂着胸口,那种渴望的心几l乎要跳跃出来。

    “全球五大伟人之一”“千年后都不能有的佳作”,这竟然是女子也能达到的成就?

    她以为,自己写写诗词,被人追捧几l句就已经是大宋的才女,但是现在与这些日本女人相比,突然觉得远远不够!

    【《源氏物语》奠定了日本的“物哀”文化,影响了日本整个民族的民族文化。】

    【紫式部有一点与李清照很像,她也丧夫成为了寡妇。但这并不影响后人认可她的文学成就,将《源氏物语》捧成了整个日本的代表作。】

    无论是紫式部还是清少纳言,生活时期与李清照都有交叠接近的时期,生活背景也相似,甚至一些人生遭遇也相似。

    但是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让大宋的文人士大夫很不服。

    “我们大宋不缺才女!”

    只是这一次,显得格外的无力。

    【此外,和泉式部是个比较特别的特例,代表作《和泉式部日记》,她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多情、奔放的绝代佳人,一生离不开爱情,放在宋朝大概要被骂死。】

    武曌笑出声来。

    她这样的地位,有几l个男宠都要被骂,那日本女子一生离不开爱情,还真是大胆!

    有趣!

    不知道今天又有多少儒生要被气死!

    【和泉式部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和歌歌人,位列中古三十六歌仙。她的诗歌收在《敕撰集》中有246首,加上家集《和泉式部集》和日记中的共有1500首,是一位很高产的诗人。】

    【《和泉式部日记》又称《和泉式部物语》,和泉式部将她与多情男子敦道亲王之间产生的具有艳丽的恋爱经历的爱情故事以小说和诗歌的形式交织起来加以描述。放在宋朝,估计只能藏于闺中不让流出,但是她的诗歌非常别致,主要以爱情生涯的恋情诗歌为主,在日本同样很受欢迎。】

    “女子的情诗竟然还能被称为名著???”

    不光宋朝,各个朝代的儒生都表示不满。

    【在这三位之前,还有一位没有留下真名的女作家。】

    【《蜻蛉日记》,又名《蜉蝣日记》,作者“右大将道纲母”。平安时期女性地位低下,这个“右大将道纲母”意思是“右大将道纲的母亲”,是以儿子的名字为片假名。该作品是自954年到974年的自传日记,正值华夏宋太祖赵匡胤时期。】

    赵匡胤不理解:“日记,这明显是私人文学,为何也要流行出来?”

    后世连日记也重视?

    他不能写书,那写个《帝王日记》是不是也可以留名青史?

    【该和歌被收录进了《百人一首》,作为“女流日记”的先河,作品对以《源氏物语》为首的多数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被推崇为对自身心情和经验客观自叙文学的先锋之作。】

    不光赵匡胤心动,听到闺中日记也可以开创文学界先河,不少识字的贵族女性都心动了。

    写成李清照那样太难,但是写日记,日日记录,听起来就不难。

    她们是不是也可以试试?

    【而且,这样单独的三位女性文豪并不是如李清照一样,偶然的孤例。三人的背后,还有一个强大的女性创作群体———女房作家群!】!

    西羚墨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