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68 章 后续影响1
    秦朝。

    在天幕不断传递新的知识后,大秦君臣越来越忙了。

    比如扶苏,上朝忙着各种公务,越来越忙碌了,还多了一个科普秦律法的任务,当然,秦律目前主要是发放给识字的官吏。

    大秦刻印的《秦律》,第一批终于全部出版了。

    “陛下,请看。”

    墨家工匠带着第一批成书的《秦律》,送到朝堂之上时,几乎是喜极而泣。

    可太不容易了!

    从造纸、印刷、刻板、研究墨水,研究书本的缝合装订,一步一步研究和做出来,才发现造一本天幕出现过的那样的书有多难。

    封面还是一幅画,是嬴政亲自作画的。

    为了让装帧缝纫的针线不影响封面的画面,里面是缝纫,封面是单独刻版印刷之后粘贴的,出来的效果果然很完美。

    第一批《秦律》非常精美,编写者都是各种大佬,数量也很大,足足一万本,这也是为什么从造纸术那么早到现在才做出来。

    一万本书籍送了一百本到朝堂上,足以给每位大臣一本,欣赏之余也是给大臣们优先的样品。

    嬴政翻阅着纸质的《秦律》,看着彩色的封面,黑白的字体,里面还有彩色插图,翻阅起来已经与后世书籍没什么大差。

    抚摸起来,纸张的手感果然不一样,细腻轻柔。轻轻闻闻,还有墨水和植物的芳香。

    完美主义者嬴政露出满意的微笑:“辛苦了,做得不错,赏!”

    大臣们也是爱不释手,淳于越大肆赞美:“与后世书籍别无一样,果然很好。”

    一想到日后儒家的文字可以印刷在如此精美的书籍传播出去,淳于越就激动的不能自己。

    李斯却打断了他的思维,掏出一卷草稿献上:“陛下,这是臣新写的寓言故事一十卷。”

    淳于越的笑容消失了,变成了一脸震惊:好你个李斯,竟然这么卷!

    这天幕刚结束,你就已经写了一十卷!

    李斯不会告诉淳于越,自己从听到后世各种推崇《韩非子》开始已经在默默写文,到了文学卷时已经开始首位,加入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趣味性,现在抢在儒家前面献上自己的作品,让法家弟子们一起扬眉吐气,得意洋洋看着儒家。

    夏无且也献上整理好的医疗书籍:“陛下,这是太医院根据古代医书和医案整理汇总的《大秦医宗》。”

    淳于越终于控制不住了:“你们的医书也这么快!”

    夏无且惭愧道:“不是我们写得,都是先人所作,我们整理编纂汇总。”

    说到这里,他特意感谢太医院新来的宗室弟子们:“多亏了最近新来的弟子,宗室子女和公主公子们文学素养比较高,编书修书比我们医者专业。”

    嬴政接过这本《大秦医宗》,简略翻一下目录就很满意。

    这本大秦医宗,不仅汇集了目前现存的周王室的医疗书籍,还有秦国曾经的医案

    ,让现在的秦人能看到祖先的功绩。

    “这本书编纂的时间不短吧。”淳于越光看这厚度,语气有些酸,这本医书比李斯个人所写的一十卷短篇小故事就要多很多,看来医家真的是要起来了。

    “是,全太医院一起,从医学卷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夏无且冲着淳于越谦虚一笑,看似温和无害,淳于越却感觉到了一种挑衅:

    看,我们医家赶在你们儒家前面了哦~

    正在淳于越心态有些不平衡的时候,王翦老将军悠哉悠哉,从怀里掏出一本兵书。

    淳于越大惊失色:“王将军,不会您也!”

    “老夫年事已老,做不了什么重活,修修祖传的兵书还是可以的。”王翦献上自家兵书,好家伙,连封面都画好了,书名也起好了,《王翦兵法》,是的,老将军的名字就是最好的招牌,不需要太多的花里胡哨。

    淳于越崩溃地看着《王翦兵法》被献到嬴政的手里,而本就被天幕夸过的尉缭也有《尉缭子兵法》,连公认不擅文的兵家也抢在前头了???

    嬴政笑了:“老将军辛苦了。”

    王翦抚须一笑:“臣年事已老,不趁着还能动笔赶紧写出来,就怕还没写完人就没了,若是被后人续写,老臣可能死不瞑目。”

    李斯深以为然,他年纪也大,也说出自己急忙卷起来的原因:“我都这把年纪了,不趁活着赶紧写完,死后留一半被人瞎改,那我就是死了也不瞑目。”

    李斯挑剔而傲娇:

    除了自己,谁能配得上给他修文续文?

    都不配!

    淳于越也急了。

    万一自己寿命还没李斯王翦那么高寿,万一自己也还没写完人就没了,万一遇到不成器的弟子续写越写越糟糕,把圣贤之书扭曲成为那明清腐儒言论,他死了都要诈尸!

    嬴政一个眼神就看到儒家博士们急的恨不得这时候就回去著书立作,索性没再继续敲打,只是看向扶苏:

    “扶苏,推广秦律秦法,是你自己接下来的。”

    扶苏当即出列:“是,臣愿意负责此事。”

    嬴政点点头:“那此事交给你了。”

    此后是各种修书的新任务,以及旧的任务进行情况汇总。

    等到散朝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脚步快。

    平日里悠闲儒雅的扶苏脚步匆匆,衣袖都要可以扇风了。

    扶苏也很着急,他显然任务繁重,下朝还得想办法写《过汉论》。

    本来还觉得不急,可是看着百家大臣已经有了成书的作品,扶苏也跟着卷起来了。

    刚走到殿外,就看到淳于越等博士跑得更快。

    恰好,扶苏听到李斯在后面含笑追问:“博士,不去看民间说书了?”

    淳于越没好气道:“不去不去,书还没写完!”

    已经写完书的李斯悠哉悠哉:“就是没写完放松放松。”

    淳于越没好气白他一眼,年轻一点的博士想要反驳,

    被淳于越拉住:“笔下见真章。”

    博士们一想到李斯的新书已经写出来,还有朝堂之上其他兵家、医家的书籍,再想想儒家,收敛起脾气,急急忙忙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扶苏失笑:李丞相真是坏,越是这么刺激,博士们越是着急。

    扶苏带着书籍开始推广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咸阳的官吏。而咸阳,自然百家弟子和六国旧贵族最多。

    扶苏就听到百家弟子内部已经知道李斯、夏无且等人的书籍,在讨论:

    “法家都这么拼,我们也得努力!”

    “我们名家的书也已经开始写了。”

    “我写得是寓言,你们呢?”

    “我不擅长写故事,写得是赋。”

    “嘿嘿,我喜欢屈原,写得是诗。”

    “咱儒家,就是百花齐放,什么都会写。”

    百家之中的小说家突然发现最近竞争十分激烈,一向不擅长写文的各家都在写文,他们若是没什么成就,岂不是被人笑话?

    被天幕认证过自家著作遗失的杨朱、惠施、公孙龙的弟子们疯狂写字,自家学说的著作沦落到靠着《吕氏春秋》才能被后人得知,奇耻大辱!

    扶苏笑了笑,百家弟子果然竞争激烈。

    而当他去墨家印刷工坊时,就发现看起来闷声只会干活的墨家弟子已经闷声做大事了。

    “谁说我们只是死脑筋的工匠,墨子擅长写寓言,我们不能给墨子丢人。”

    墨家一名看似不起眼的木匠,正在给他们巨子看自己的书籍。。

    “我的图谱已经画了一半,你们瞅瞅。”

    扶苏凑过去一看,工匠们凑在一起,专注地都没发现扶苏的到来。

    这是一本天幕出现过的工程类书籍,墨家木匠画得各种木工的图谱,还有介绍和步骤,非常详细。

    “我想着虽然后世不一定能用的是,但是能对后人有用,或者单纯记录下来纪念一下也不错。”

    墨家现任巨子笑着拍拍这位平日负责刻版画的木匠:“还是老石闷声做大事,看着一声不吭,都已经写完一个技术了。”

    老石挠挠头:“嘿嘿,我看天幕时跟家人一起,一边看一边写。我写字,夫人帮我画图,女儿帮我量尺寸,儿子在一旁锯木头做了演示,哪里不对了就直接改。”

    “好法子啊!”其他工匠也受到启发,“墨子都是夫妇一人留名,日后你们一家人留名。”

    老石羞涩笑了笑:“我就是把夫人和儿女名字都写上去了。”

    扶苏在一旁含笑看着,太医院集合整个太医院编书,墨家老石集合全家之力写书,这样何尝不是一种与家人、朋友、师徒之间的感情交流。

    一想到未来可能有的文采盛世,扶苏心中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期望。

    果然,只用儒家太局限了,还是百花齐放比较好……

    .

    汉朝,汉武帝时期。

    义妁在太医院里,一

    边整理医案,一边编书,一边学习,一边诊治。

    忙忙碌碌之中,义妁突然理解为什么后世那么多文豪不嫁人,现在已经这么忙碌了,若是结婚生子,养儿育女肯定是女人的事,哪有时间做别的。

    反正男人对传宗接代更执着,让弟弟去传吧,她宁愿多收徒弟。

    而在民间,在卓王孙的大宅里,卓文君放下手中的笔,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终于写完了!”

    当她把自己的作品送到父亲面前时,卓王孙起初颇为高兴:“我就知道我女儿优秀,这么快就写好了,快让爹看看。”

    卓文君露出神秘的笑容,然后递过自己的书稿。

    卓王孙接过书稿,首先是夸:“我儿的书爹自然要多多支持,马上就让人给你出版……”

    话说到一半,卓王孙看着书稿内容,吓得手一个哆嗦,差点把卓文君的原稿丢出去。

    “爹,不喜欢女儿的小说吗?”卓文君故作委屈。

    “喜欢,喜欢。”卓王孙眼疾手快接住书稿,眼睛几乎都不敢往书稿上看,“写得很好,很好。”

    “嗯,这么好的书,不能一家私藏,爹这就帮你出版去!”

    说完,找到借口的卓王孙拿着书稿快速跑路,惹得卓文君一阵好笑。

    她自然知道父亲为什么跑得那么快,毕竟自己的第一本小说,题材比较……不一样……

    几日后,朝堂之上,刘彻说完正事,最后特意看向司马相如,笑容古怪:“长卿,听说你夫人回娘家了还没回来?”

    司马相如面色一苦:天幕为他带来的不仅仅有文名大盛的好处,也有妻子回娘家准备与他和离的坏处。

    在朝堂之上,司马相如也不好不回答:“是,陛下。臣已经派人去请文君回家了。”

    刘彻笑得更奇怪了,对着左右宦官一示意:“朕送你一件礼物。”

    司马相如面色一喜,陛下突然问文君的事,又说送礼,难不成是弥补自己?

    但见宦官端着一个盘子到自己面前,盘子上还盖着一块丝绸。

    刘彻示意司马相如打开。

    司马相如看着那薄薄的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黄金,难不成是什么卷轴或者秘籍?

    他掀开丝绸,被跃然眼前的文字吓了一大跳。

    身侧已经有官员看到这本的画面,露出诡异的窃笑。

    司马相如更不理解了,这是一本书,书名叫做《家中有鬼》,明显是模仿后世那什么恐怖小说志怪小说之类,有什么好笑的?

    刘彻好心提醒:“你看看作者。”

    司马相如这才看向书名旁边的小字:卓文君著。

    是的,卓文君以本名,大大方方写了一本小说。

    女子的姓名权在后世会越来越严峻,卓文君就要大方地写出自己本来的名字。

    这是一本恐怖小说,名字叫做:《家中有鬼》。

    “这不可能!”司马相如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

    刘彻:“长卿许久没与卓文君联系了吧,这本书朕的夫人们甚为喜爱,特意派人去卓府询问过,的确是卓文君亲笔所写,卓王孙专门开了书铺印刷售卖。”

    司马相如如遭雷击:后宫的夫人都比自己先知道这件事,自己竟然毫不知情!

    东方朔幽幽补刀:书铺第一批上了两百本,一天就售光了,我去迟了想买都买不到,现在只能去找我友人借来看。”

    司马相如心情更为复杂了,这本书,写得这么好吗?

    看到司马相如神不守舍的模样,刘彻大方道:“这本书现在很难买,听说卓王孙加派了许多印刷工匠在加印,长卿一看就没看过,先送你一本,回去好好看。”

    司马相如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心情,麻木地谢礼,一直到下朝回家还是麻木状态。

    等回到家中,司马相如被冷风一吹,脑子清醒了很多。

    他拿着妻子写得书,在书房中独自阅读。

    随着天色渐渐深沉,不知不觉,夜色已深,下人进来点灯。

    轻巧的脚步声依然吓了正入迷的司马相如一大跳。

    司马相如“啊——”的一声叫出声来,一回头看到下人,表情严肃中带着几分后怕:

    “不要轻轻走过来。”

    下人:“……”

    书房里自然不止一盏灯烛,下人挨个点亮,室内静悄悄,当他背对着灯烛,恰好也背对着司马相如,长长的影子从后面盖在了司马相如的身上。

    司马相如正读到鬼影森森的书房杀人事件,恰好卓文君是以现在这间书房为背景写得,位置,布局,一模一样。

    就连影子从后面笼罩到自己身上,盖住了自己面前薄薄的书籍,司马相如惊恐大叫:

    “啊!”

    下人默默道:“大人,是我。”

    司马相如猛地一转身:“你怎么还在!”

    接着就看到书房内一盏盏灯烛都被点燃,重新灯火通明起来的景象。

    等他突然醒悟看向窗外,才发现已至深夜。

    司马相如心虚地假咳几声:“不要把影子投过来。”

    下人无语,看了一眼司马相如面前的书籍,对那本小说的封面十分熟悉。

    最近府上的下人都在议论,夫人是不是受了大人的欺骗和虐待,不然怎么突然写出这样恐怖的故事……

    虽然他不识字,但是那个鬼故事已经有说书人在讲了,他们也有所耳闻,还被外面的人在询问。

    司马相如不说,他也知道在害怕什么,但是身为下人也不好说,只能默默离开。

    出门之后,就听到司马相如又是一阵压抑的尖叫:

    “啊啊啊啊!”

    尖叫完,司马相如哑着嗓子喊外面的下人:“也别都离开了,进来,在旁边,干你们自己的活。”

    下人们无语的进去了,司马相如还要强调:“互相聊天,别总是静悄悄。”

    几个下人用眼神交流,最了解司

    马相如的书童欲言又止:主子,要不您还是别看了,没那个胆子就别看。

    但是司马相如越是被下人眼神怀疑地看着,越是好面子,硬着头皮看完之后,用完晚膳,去睡觉了。

    如果不是非要点着烛火睡觉,就显得更坚强了。

    外面值守的下人们小声议论:

    “那个故事真得很吓人……”

    “不知道是不是被司马大人虐待了,那女鬼生前太惨了,说不定是夫人自己的经历……”

    “有可能,不然怎么写得这么恐怖,卓大人对女儿可是宠的很。”

    “你们真的不怕吗?”

    “怎么可能不怕,那鬼宅不就是咱这大宅子吗,太像了,晚上天一黑都不敢一个人出门。”

    司马相如也是这样想的。

    即使点着蜡烛,依然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看着室内任何黑暗的角落,都觉得可能有诡异的东西。

    他有点想去青楼过夜,又担心疾病;

    想借宿同僚,大半夜的上门打扰也不好。

    等明天,不,过几天吧,陛下刚赏赐新书,立刻就去别人家借宿岂不是被怀疑胆小。

    在胡思乱想中,司马相如彻夜未眠,第一天带着黑眼圈上朝。

    煎熬地熬过几天,司马相如对交好的同僚提出了想要去对方府上看看。

    “我也在写书,不如你忙我看看?”同僚非常热情的答应了,顺便露出八卦的眼神,“对了,尊夫人的新书,你看了吗?你真的虐待夫人了?”

    司马相如表情痛苦:“没有!”

    他看到里面几乎是照搬自家环境,还有女主角相似的背景,就猜到会有这样的风声。

    这样的怀疑,让司马相如即使在同僚家借宿,过得也并不安生。

    同僚的妻妾看自己的眼神,就是妥妥的渣男。

    司马相如:“……”

    可是他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同僚也很忙。

    同僚在忙着写书。

    司马相如只住了一晚,主动提出去太学任教,去了之后才发现,学子们也很忙。

    但是不要紧,各忙各的,别来关心他的八卦就很好。

    司马相如悠闲地端起陛下赏赐的新茶……

    突然听到窗外一位学子大喊:

    “卓文君又发表新书了!大家快去看啊!是犯罪小说!”

    司马相如推开窗户,想看又不敢看,拉住一个过路的学子偷偷问:“讲什么犯罪的?”

    学子一眼就认出司马相如,眼神古怪:“杀妻案。”

    司马相如:“……”

    学子忍不住:“夫子,您真得没有虐待夫人吗?”

    司马相如咬牙切齿地强调二连:

    “没有!”

    “没有!”

    “没有!”

    这日子,没法过了!

    不管司马相如如何反对,卓文君一本又一本的短篇小说在学校快速掀起风

    浪。

    每一本的字数其实不多,印刷的书籍也很薄,但是卓王孙很舍得,给女儿的书籍用最好的纸张,在火了之后,越做越奢华,哪怕价格更高了依然千金难求。

    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画师主动为书籍的人物和剧情画人物角色,出现了最早的同人图,被卓王孙大手笔买下后,直接用在了书籍新版本里,还请去给杀妻案的新书配插图。

    太学现在男女混校,年轻人接纳能力强,几乎人手一本。

    有钱的买书,没钱的借来自己抄书,俨然成为了一种潮流。

    在这样的潮流下,还无意中摧残了另一种潮流——让第一次体验男女混校的大汉学子们,年轻荡漾的爱情之火,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结婚容易没命,生孩子也容易没命,当女人太惨了。”看着卓文君的两篇小说,女生恋爱的兴趣快速下头。

    她的小姐妹头也不抬问道:“隔壁班的师兄今晚约你去赏雪,你还不动身吗?”

    “不去了,没兴趣。”女生抱着书籍,看着里面女主角悲惨的命运,再想想卓文君的所嫁非人,语气坚决,“我也要写书。”

    她连写什么都想好了:“大家对我们这第一所男女混校的学校肯定好奇,我来写校园故事!”

    小姐妹抱着刚买的颜料:“我不擅长文字,我来画九九消寒图,也准备印刷出去卖,卖了赚点学费,长安城的东西太贵了。”

    “好,我写你画,以后我们一起出书!”

    “好!一起当大文豪大画家!”

    两个一开学就认识的姐妹俩开开心心商量了起来。

    在更多的地方,还有更多的男男女女,开始尝试着用一支笔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