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 第 175 章 华夏五千年神话5
    【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再到封建王朝,女性的地位是在不断地下降,这一点从女神的地位就能体现。】

    独孤皇后对此颇为厌恶:“文人真是闲着没事干,只知道给女神编故事。”

    杨坚对女性地位下降不下降,感受不太深刻,但是说到文人乱编故事,还是微微皱了皱眉头。

    “大隋好像没有什么文学作品留世。”

    天幕点评过隋朝的医书,还是那杨广在位时期朝廷编修的,但是文学作品却没有。

    连那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有,隋朝却没有。

    虽然杨坚知道可能是因为隋朝太短暂,有作品可能都归到了唐朝,毕竟有些文人大臣后来也就职于唐朝,但是心里还是很介意的。

    明明科举制度是他创立、杨广加了进士科,偏偏成就的是唐宋,杨坚就有一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不悦。

    杨坚突然说道:“朕要鼓励天下文道,以文取士。那大唐都能成为文人盛世,大隋为什么不可以!”

    独孤皇后心念一动,那大唐有女相上官婉儿,才华横溢到被后世称为女文曲星,大隋为什么不可以?

    她的几个儿子都很废物,但是她还有女儿,大唐的公主可以各有各的才华特色,大隋的公主为什么不可以?

    最近,杨广开始想方设法打压太子杨勇,而太子因为被天幕剧透,结合其他几个儿子针对杨广。

    偏偏杨广不再伪装之后,暴露了强势的手段,把曾经的对手再次玩的团团转。

    若不是杨坚、独孤皇后都还健在,还压得住,恐怕杨广这一世能提前上位了。

    尽管暂时把几个儿子压制了下来,两夫妻都有些心力交瘁。

    曾经对女色还有点其他想法的杨坚,现在别说女色,看到儿女、想到继承人的问题,杨坚就头疼。

    想到这里,独孤皇后顿觉困扰许久的继承人问题豁然开朗。

    那就,慢慢想办法实施吧!

    【《楚辞·天问》记载的女歧,无夫而生九子也,是人祖神,后世变成了与小叔偷.情生子的淫.妇;】

    【女娲命作音乐的娥陵氏、圣氏,也失去了名字和记载,音乐鼻祖成了师旷;】

    【师旷是春秋时期的人,创五律,被称为“音乐鼻祖”。但是周礼曾说过,周朝以“礼乐”兴国,西周时师旷都没出生,都没人怀疑一下商周或者更古老的音乐和乐器是如何诞生的吗?】

    寿王妃杨玉环,在寿王府上托着香腮,听到天幕这话有些出神。

    她也擅长音律,天幕也说原本女性擅长音律,自己要不要做点什么?

    自从天幕说过当今圣上强抢儿媳后,各位皇子都不敢把妻妾带到皇帝面前,李隆基被各种嘲讽也开始主动有意避嫌,后宫女眷也有意减少了召见儿媳的次数,也让杨玉环在寿王府上过得悠闲惬意。

    她与寿王是年少夫妻,彼此很有共同话题,正是感情深厚的时期。

    杨

    玉环想着天幕夸过的大唐公主,又想到了后世写音律书得到后人夸奖的大明藩王?[(,突然有了想法。

    “不知道大唐的音律有没有传下什么作品或者书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来写写!”

    说做就做,杨玉环立刻令人取来纸笔,开始写起乐谱来……

    【曾经是女娲酿酒,最后酿酒鼻祖成了杜康。】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女娲抟黄土做人。初,日耕夜息,无欢。女娲悯,化甘露为酒,赐凡间。饮之醇美,解芦陆劳顿、舒筋血陪伏顷。聚则饮,愈欢。众念女娲之赐身,调之健,悦之心,感其恩,以酒厅乱敬之。后遂成礼,以酒敬天,自之始。”】

    【除了少数的文献资料,在南北方民间传说中口耳相传,而且依然被许多酿酒业者敬为鼻祖。】

    【我们知道,许多神话发源地的民间传说,比文人笔下的故事还要可靠。】

    这一刻,不同时空的文人感觉齐齐被骂。

    大唐文人开始甩锅:“肯定是那明清文人,只会写□□,影响的后世人以为我们都这样。”

    大宋文人也开始甩锅:“没错,我们都学唐人唐文,才不会乱编故事。”

    大明文人:“都怪那东汉,灭神伐庙,各种给女神婚配,歪曲历史,是东汉的问题!”

    【后世的酿酒鼻祖不仅仅有杜康,还有黄帝。

    但是,炎帝其实也会。】

    相传,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尽职尽责,让粮食和果树丰收,但是有一天发现果子烂在树上,结果汁水变得格外美味,杜康就开始研究,于是酿出酒水。

    但是,这与华夏普遍的粮食酒是不符合的,西方才是果酒。而且腐烂的果实根本不可能做酒,做花肥还差不多。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黄帝本人创造的酒水。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记载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或醪醴如何?”岐伯对曰:“必配以稻米或五谷,炊之谷薪。谷米者完,谷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饮者,精神焕发;药者,强身健体。”

    西汉人所著《孔丛子》有“尧酒干盅”之句,唐朝人陆龟蒙甚至编了一个关于舜的父亲瞽叟用酒加害舜的故事。

    相传是神农所著的《神农本草经》已著酒之性昧,也就是说酒在神农时代已经发明了。

    【炎黄曾经也有争霸的时候,若是有一项技能是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都会,为什么不能是在他们之前的长辈传授的?】

    【而且,我们再去看其他的古老文明,就能发现,酿酒这种明显属于远古时期采摘果实的后续加工的技能,最初都是女性在从事。】

    【无论是古埃及文明的啤酒,还是古希腊文明的葡萄酒,起初都是女性从事酿酒行业。】

    女性是古埃及最早的酿酒

    师,也是啤酒的酿酒鼻祖。

    埃及古物学家海伦·斯特鲁威克写道:“酿造和烘焙都是女性进行的活动,在坟墓中发现的许多小雕像显示女性在磨坊里磨谷物或筛选所得面粉。”

    经过考古文物与各种文献资料显示,啤酒最初是古埃及的发明,而且是古埃及女性掌握的技能。最初由女性在家中酿造,到了现代啤酒成为了全世界喜爱的饮品后,才成为由男性主持的国家资助行业。

    早期女性对酿造的影响还体现在主持工艺的神灵中:古埃及的酒神,是啤酒女神Tene,也称为“内内特”。

    在古代巴比伦,妇女从事面包师、酿酒师的工作,并且经常从事啤酒的商业分销;

    甚至是古玛雅文明,在公元前1600年,也是女性来使用可可豆酿造不含酒精的特殊啤酒。

    还有古苏美尔人的女神Ninkasi,和古埃及酒神Tene一样,负责照看酿酒师并确保遵守配方以生产最优质的啤酒。苏美尔人还有一首Ninkasi赞美诗,叫做《宁卡西赞歌》,“宁卡西”是她的名字音译。

    《宁卡西赞歌》其实是酿酒师唱的啤酒配方,通过口口相传给后代传下酒水的酿造配方。

    古苏美尔人酿造的也是啤酒,同样用大碗盛着,口感更为浓稠,接近粥羹,需要用麦秆当做吸管去吸食,喝酒的时候还要碰杯说:“Nin-kasira”,意思是“向宁卡西致敬”,来表达对这位酿酒鼻祖的尊敬;

    古埃及人改造了古苏美尔人的啤酒配方,创造出了口感顺滑的啤酒,因此埃及啤酒最常被称为世界上的“第一啤酒”,因为它与现代啤酒的共同点多于美索不达米亚的配方。

    古埃及的神权掌握在女祭司手中,祭祀离不开酒水,女性酿酒者可以开店卖酒,属于商人阶级,地位要比女祭司低,但仍然是受到尊敬的阶级。

    而古希腊因为崇尚武力,战争频繁,处于被掠夺的战利品的女性地位更低,酿酒者的地位也更低。

    古希腊的酒神也是男性,但是许多工艺还能体现曾经女性的参与程度,比如现如今依然有的“脚踩葡萄酿酒法”技术。

    目前“脚踩葡萄酿酒法”这一项传统葡萄酒酿造工艺主要是作为一种当地特色,在旅游城市对外展示。

    所谓“脚踩葡萄酿酒法”就是由少女光着脚踩碎葡萄,然后再进行发酵和后续酿造,这一系列工艺远古时期能从壁画体现,近一些在意大利近代的黑白照片里依然还有留影。

    由于古希腊男性好战且喜好饮酒,女性即使酿酒、卖酒,自己却没有自由的饮酒权。起初古希腊回家的吻礼,就是为了检查妻子在家有没有偷偷喝酒。

    【而且纵观华夏史料,也能从中看到女性酿酒者的身影。】

    【《周礼·天官》中记载:“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这里的“女酒”指的是掌管造酒业的女人,“酒人奄”就是“宦官,阉人”,“奚”是奴隶。而且“奚”为女奴,“隶”为男奴,

    可以看到,这一时期酿酒的普遍是女性⑧,男性里只有阉人会参与。

    这还是废除了商朝好酒的周朝,周朝下过禁酒令,商朝才是出了名的好酒,酒水也是祭祀神灵重要的媒介,可以想象夏商时期的女酒会更多。】

    【江统《酒诰》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这里的仪狄,是禹时期的掌酒官,禹后来反而认为酒水会导致亡国反而疏远了仪狄。仪狄和杜康,都是后世认为可能的“酒水鼻祖”。】

    李清照听得饶有兴趣,心情轻松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自斟自饮:“原来酿酒的鼻祖也是女子,难怪我这么喜欢喝酒,这是老祖宗缺酒友了,我来陪老祖宗喝酒。”

    她给对面也摆上一只酒杯,满上,端起自己酒杯给对面酒杯碰了一下:“敬祖宗!”

    【但是,著名历史学家端木蕻良先生认为“仪狄”为女性,并说像仪狄这样的女人在那个时代“丈夫应是多数的”。】

    【也有一种说法,说是“仪狄”是禹的妻子,史料多有记载,“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酒醪是用糯米制作的米酒,后世的许多“浊酒”其实都是这种制作法,这才是符合华夏的粮食酒。】

    太平公主道:“《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从此禹疏远了仪狄。既然是帝女命仪狄酿酒,若仪狄是禹的妻子,帝女哪里有资格命令。我还是更倾向于是普通女官。”

    大唐的宫中也有各种女官,尚衣掌衣裳、尚食掌膳食,前朝多一个尚酒的女官也正常。

    武曌似笑非笑:“这就是为什么天幕说,男人总是想让厉害的女人都成为某个男人的妻子。仪狄创造了粮食酒,当然也得是君王的妻子。”

    太平公主想起历史上那么多没有名字的女性,还不如母系氏族的女性留下的本人的名字。

    “那到时可能就会记载成某某氏、某某之妻,而不是女性自己的名字。”

    男人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靠妻子的努力留名青史,可真是很会占便宜!

    【仪狄可能是类似周朝女酒那样,当时司掌造酒的都是女性。】

    【宋朝时期,后妃多擅长造酒,北宋张温成皇后、郑坤仪皇后和刘明达皇后造的酒天下驰名,足以说明真要论酿酒技术,女性不会差。】

    宋哲宗时期,孟皇后十分委屈:“大家都酿酒喝酒,我也是自己酿自己喝,不就是喝醉了一回,不就是酒醉后打骂了宫女,至于把我打入冷宫吗?”

    但是她不知道,因为被打入冷宫,极为偏僻,她被人遗忘了。

    靖康之耻发生后,孟皇后反而没有像宋徽宗宋钦宗的皇后一样被金人掳走,而是有机会跟赵构一起逃走。

    衣冠南渡之后,孟皇后还得以在杭州喝绍兴酒。

    赵构尊孟皇后为“太母”,每月让人送给她一万贯零花钱和一百斤好酒。孟皇后喝的不满足,还会去民间自己掏钱买酒,

    可谓是极为喜欢。

    【还有一位特殊的酒神,就是《九歌》里的“山鬼”。楚人信巫,尚酒成风,现如今出土的春秋战国楚墓中多有酒器,可见饮酒成风。而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山鬼用葡萄酿酒,然后用葡萄藤和叶子披在身上装饰自己,就像是古希腊的酒神做成的葡萄藤冠冕。】

    天幕放出西方酒神巴克斯,除去那神奇的鹿腿,头上戴着正是葡萄藤编的花环。

    再放出山鬼的画像,普遍也是头戴花环,结合楚人的信仰,或许她就是楚人祭祀的酒神。

    就算曾经不是,在天幕放出来后,大秦的旧楚人直接一口咬定:“没错!山鬼就是我们的酒神!就是我楚国的神!”

    这么有名的女神,必须是他们楚国的!

    【这里补充一下葡萄的区别,华夏本土是有葡萄的,原产华夏的葡萄属植物有30多种,在周朝已有了家葡萄和葡萄园,已经知道贮藏葡萄和酿酒,并且有了分离酒曲技术。

    在当时,葡萄是皇室果园的珍异果品。但是与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欧亚葡萄品种不同,张骞还带回来了西域工匠,此后开始用西方酿酒法酿造葡萄酒。】

    “西域的酿酒法不一样?”刘彻好享受,一听到葡萄酒就来了兴趣。但是不需要大臣回答,就想到了张骞。

    刘彻微微一笑,自己接了自己的话头:“没事,朕很快就会知道了。”

    他的张骞,真是大才,带回来好多宝贝!

    【在西方,擅长做生意的欧美人,完全不在意女神是别人家的,开始挪用“宁卡西”的名字。】

    198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Anchr酿酒公司利用《宁卡西赞歌》中的配方酿制出一款限量版的“宁卡西啤酒”。

    2002年,英国的“散装酒保护运动”也将宁卡西的名号拉进自己的阵营,希望能争取更多的女性走进酒馆,喝传统酿造的手工啤酒。

    2010年前后,法国里昂出现名为“宁卡西”的酒吧,定期举办音乐会,每年还举行6次啤酒节。

    欧美人争夺着苏美尔人的酿酒女神,华夏人却选择将自己的酿酒女神抛弃,后世文人只记得“杜康”,在诗词里各种夸。

    【在东汉时期,还有女性在家庭酿酒的画像砖。再往后,女性却只有贵妃醉酒、当垆卖酒的传说。女性不知不觉退出了酿酒行业,一直影响到如今。】

    【深受华夏文化影响的日本,曾经也是女性酿酒,倒是记载了何时彻底驱逐女性。室町时代的酿酒产业剧增,男性以女性体力不足的理由,取代了女性在酿酒行业的位置;

    江户时代,将军们提倡“男性为大”,甚至颁布女性不得酿酒的条例,直接导致日本的女性酿酒者没了工作,日本酿酒厂里的员工们也全都换成男性。

    直到现在,日本依然不允许女性进入酒厂最重要的“曲室”参观。】

    【日本的室町时代是公元1336年-1573年,对应华夏元朝、明朝。

    江户时

    代是公元1603年-1868年,对应华夏晚明、清朝。因为两地距离,日本许多学华夏的文明会晚一步,有理由猜测,华夏宋元时期已经开始由男性取代女性在酿酒行业的地位。】

    “老娘从娘家带来这门技术,酿酒时从没有避开你们,你们却要端了老娘的饭碗!”

    西汉,某位酿酒卖酒的掌柜叉着腰指着丈夫和儿子大骂。

    即使还没有经历这些事情,一想到日后自己的酿酒技术被丈夫和儿子学去,自己的酒铺也被他们继承,自己被以体力不足的理由赶回家中,每日只能在小小的家中打扫庭院、伺候老人,想要自己买点胭脂还得被丈夫嫌弃花钱大手大脚,想到这里胸口就憋闷的慌!

    只要想想就给气到了!

    掌柜气急了,也开始学男人们的保密那一套:“天幕说得对,技术就是得保密,以后老娘酿酒时,你俩通通都给我滚出去!”

    【很讽刺,酒水明明是女性发明、女性酿造,女性的发明权被顶替,自己还没有自由饮酒的权力。】

    【西方进入工业化以后,女性开始被排除在酿酒行业。从18世纪开始,女性只能当酒吧女招待;19世纪,女性只能从事就酿酒工厂的装瓶或者文秘等辅助工作。到20世纪,女性可以进入实验室,从事少数酿酒配方研究工作。】

    【在华夏,同样如此,酒行业如今依然是男性占据主流的行业。大家提起发明者是“杜康”,把美酒也叫做“杜康”,谁还记得女娲赐酒、仪狄酿酒?】

    “写下来,传扬天下。”

    嬴政吩咐左右。

    后世人不记得,大秦记得。

    大秦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大秦,他这位最有文化影响力的老祖宗,各方面都要做到完美!

    今天的始皇帝,也要做TOP1。

    “大汉有酿酒女。”刘彻自豪之余,还有些觉得奇怪,“既然本就是女子酿酒,说明女性有优势,为何什么都要力气大?”

    桑弘羊主管经济,对金钱的诱惑十分了解,正因为了解,也更清醒。

    “这只能说明,后世的酿酒很能挣钱,利润大到男人们可能宁愿不去种地也要去酿酒。”

    刘彻:“那怎么行!”

    他就说为什么觉得奇怪,因为男性若是去酿酒了,服兵役、农耕谁去?这些女性可是没法取代。

    “宋明清人口剧增,很多农民没有田地。”东郭咸阳道,“没有田地,只能去经商、做商贩。比起重新创造一个行当,自然是抢占本就成熟的行当和市场更为快捷。”

    所以,就有了许多原本是女性从事的行业,一旦有了巨大的利润,就会被男性彻底抢夺,再将女性驱逐。

    “大汉可没这么多人,让男人老老实实种地,经商也得好好种地。酿酒业,都稳住。”刘彻还指望着男丁去打匈奴,酿酒,酿什么酒,都给他种地攒军粮、习武练力气,打完匈奴再谈其他!

    【单纯从生理结构来论,酒精过敏、酒量好不好,根本没有性别

    之分。就连酒精影响生育,备孕时男女都不能饮酒◥_[(,任何一方备孕期饮酒都会影响后期的胚胎,造成胚胎发育不良流产,但是人们总是谴责女性。借着酒水来单独约束女性,不过是父权社会的压迫罢了。】

    南宋,一位酿酒世家的女儿嘲讽大笑:“传男不传女,哈哈!”

    酿酒技术竟然是女人发明的,还说什么传男不传女,哈哈,哈哈!

    “酒,是一项利润很大的生意。在许多朝代还会被官府垄断,哪里轮得到我们女人。”她的母亲,幽幽一叹,低头看着手里的刺绣,有些了无生趣。

    酒,赚钱到朝廷都眼馋这门生意。

    比如汉武帝末期,朝廷没钱了,首创榷酒权,“初榷酒酤”。因为酿酒周期短、受人喜爱,价格高昂且来钱快。

    唐末、两宋、元朝、清朝,朝廷都实施了榷酒,两宋的榷酒花样最多,朝廷可以售卖酒水或者酒曲,酒楼想要卖酒就需要先去找朝廷榷酒的机构购买酒曲或者直接买酒水。

    像是他们家这种私人酿酒坊,也得去购买官营的酒曲或者酿酒权。

    而这一般都是男性去购买,哪怕这位女儿是家中独女,还不如父亲的侄子受器重。

    妇人吸了吸鼻子,拿起绣绷恢复了平静:“罢了,我们大宋的女人就这个命,认命吧。”

    女儿不甘心地咬了咬嘴唇,羡慕地看向天幕,看向遥远的时空:“不知道后世是不是这样,后世的女孩子应该可以自由酿酒,自由喝酒了吧……”

    她却不知道,酿酒业这一行当哪怕到了现代,酿酒的技术工人也基本看不到女性。

    名义上是说女性体力不足,实际上,从酒水行业的股票、基金大部分时间内比较□□就能看出来。

    从一开始,就因为性别拦的死死的,女性能进入酒水行业,去的也都是包装等工资不怎么高的岗位。根据传媒大数据中心研究发现,女企业家在网络上的检索指数仅占企业家的0.75%。在男性关注度居主流的酒行业,女性高管仅占15%,男性高管占据了85%。

    在古代更是被排斥在外,少有能酿酒的女性反而是嫁进酿酒世家的媳妇、寡妇,未出嫁的女儿更是被严防死守。

    如果哪一天,有了科幻小说中的多巴胺芯片、内啡肽芯片,大家去抽电子芯片而不是去喝酒,酒水行业彻底大跌,恐怕就会有大量男性离开,去更赚钱的电子芯片行业,然后才会有大量女性进入这一行。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家族大事,同样离不开祭祖与传承。】

    【到了民间,女性不能参加祭祀,但是还得亲自准备祭品。】

    【这同样不是一开始就发生的,是伴随着宋明清对女性要求越来越严苛,女性地位越来越低下,才被迫离开了祠堂。】

    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在生产与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不仅有生活化的采集果实、管理和分配食物、照顾老友,还包括人类解决不了问题时向人类以外的力量求助——可

    能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或者是祖先崇拜。

    这个时期,出现了专职的祭司,作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

    母系氏族时期,祭司一职主要是由女性担任。

    进入父系氏族以后,女性担任祭司仍不在少数,进入奴隶社会,比如殷商,依然有女祭司。

    而到了宗法社会,女性的地位一直在下降。

    先秦时期,《仪礼》有了士人祭礼的模式初创。

    但是,从秦汉到宋朝时期,妇女在宗族祭祀和风俗信仰中还能以主妇的身份参与其中;

    宋明时期,宗族对《家礼》祭礼的继承并且发生了改变,女性在宗祠祭礼中的角色由居于核心地位的主妇逐步被边缘化成为了只能负责准备祭品的“厨娘”。

    所谓“厨娘”,就是祭品由女性负责烹制,还要负责祭祀前食物和器皿各种准备,如果不烹制祭品,就会被批评失礼。

    但是,祭祀、祈福,是女人碰都碰不得的。

    甚至到了现代,依然有部分地区继承着除夕当天只允许男性请神、祭祖的风俗,而女性需要再家里准备自己完全用不上的祭品。

    .

    天幕放出一则在现代也会有的画面。

    冬日严寒,乡下的大家族里,一群妇女撸起袖子、光着膀子,在水里清洗着鸡鸭鹅,她们的胳膊被冷水冻得通红。

    身后,还有家族里其他的妇女正在清洗祭品,手指被冻得胡萝卜似的,碰到了冰冷的金属更为难受。

    远处,男人们抽着烟,谈笑风声,嘴里吐着烟圈,漫不经心往这边看一眼,还要说两句:“哎,快点,五更天就要陈列起来上香,别耽误了吉时。”

    女人们加快了手上的速度,仿佛完全感觉不到冷。

    男人们在户外抽烟太久,冻得跺跺脚:“太冷了,走,进去烤烤火。”

    男人们有说有笑地进屋去,有年轻的妇人忍不住看过去,刚刚露出不满的情绪,家里的长辈就以训斥的语气说道:“看什么看,你男人晚上要祭祖,忙得很,这时让他们休息会。你搞快点,别偷懒。”

    年轻妇人低头看一眼自己已经冻得僵硬的手,哈哈气暖和了一下,继续如每一年过年一样的忙碌……

    .

    这样熟悉的画面,深深地刺痛了每个女性的心。

    除了发型、衣着不同,女性的命运,在宗族的压迫下,似乎一点也没改变。

    尤其是宋明清的南方,宗族势力根深蒂固的地方。同样是寒冷的冬季,同样是冷水中忙碌的女性,同样是高高在上只会动嘴指手画脚的男性,同样是对女性要求森严的宗族压力……

    “难道女人只配做苦力吗?”

    某个手冻到发紫发肿的妇人发出悲痛的低吼,“既然嫌弃我们,凭什么非得让我们做!”

    明明,明明宋朝以前都不是这样!

    【说来嘲讽,男人不是总说女人不干净吗,让不干净的女人准备给什么给祖先的祭品,不觉得不孝不

    恭敬吗?】

    “又是宋明清……”

    赵匡胤深深叹气,他怀疑,自己现在去民间,要被女人唾沫淹死。

    但是能怎么办,他是大宋开国皇帝,自己没干好,留下祸患无穷。

    赵匡胤再次瞪了一眼赵光义:天幕说得没错,妻子与丈夫夫妻一体,祸福相依,才是最可怕的。兄弟才会互相争斗夺权,都怪自己曾经轻信了兄弟,才导致大宋一开始就走上歧路。

    这一次,他一定要好好给掰过来,免得自己死了都不瞑目!

    宋明,竟然都没有清朝。№_[(”朱元璋看着天幕说宋明的《家礼》祭祀对女性的压迫,有些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大明的问题太多了,现在天幕前面说的还没解决完,又来了新的问题。

    该怎么解决……朱元璋锤了锤自己脑袋:

    不行,女子的事交给皇后和公主们,他下朝了去问问皇后,自己再勤政,这么多任务也有些扛不住了!

    天幕虽然没有点名清朝,玄烨并没有多高兴。

    结合清朝末年的西方列强入侵,就算没有,那是有更大的危机。

    现在呢?

    不同于宋明对地方乡绅的支持和拉拢,满清因为对汉人的警惕,对“地头蛇”乡绅首先是一大棍棒,然后是警戒。

    出于这样的情绪,玄烨淡淡吩咐:“让地方注意,严禁私设家法刑堂,家族祭祀所有族人都得参加,违者严处。”

    【现代朱凤瀚曾说:“能用来说明女性在家族内地位高低的标志之一,就是女性在家族祭祀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因为祭祀祖先等神灵无疑是宗法制度下家族成员显示其身份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正因此,女性参与祭祀的程度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族内部宗法形态的差异与父权的强弱。”】

    【女性在家族祭祀的地位衰落,也可以看出宋明女性的地位。】

    【但是,别说远古、上古时期,就连殷商时期,祭祖通天也是女性的特权。】

    【殷商时期,社会依然有母系残留,所以女性依然掌管祭祀求神的巫职,也掌握着生育传承的能力。】

    【女性对祭祀这种大礼的权力掌控,可以从《殷易》里看出来。】

    【古代有三本易书,最出名的是《周易》,此外还有《连山》,《归藏》。】

    《礼记·礼运》中,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古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郑玄注释:“得殷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

    郑玄的解释是说,殷商时期的阴阳之书有《归藏》,《坤乾》就是《归藏》。

    【殷商时期的易书就是现代出土了部分竹简的《归藏》,因为《归藏》中,坤卦排在乾卦前面,乾卦排在第二,因此也叫做《坤乾》。】

    “坤乾!坤乾!”

    唐朝时期,修道的玉真公主,激动地痛饮一杯酒。

    哪怕是宗教,在许多方面上对女性进入的许可,也是你得先变成“男性”。

    道教里的称呼只有“师兄”“师叔”“师伯”,但是如同姓氏先是在母系氏族诞生一样,许多女性亲属称谓,反而是先男性亲属称谓诞生的。

    玉真公主曾经从大流,没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天幕说出男性统治者对女神的扭曲、对各种女性发明者的泯没,玉真公主开始意识到其中的性别问题。

    明明东汉的《说文解字》,已经记录了17个表示女性亲属血缘关系的称谓:母、妇、妻、姪——意思是“侄”,后来彻底演变成为“侄”,还有嫂、姨、姑、姐、妹、姊等,而收录表示男性亲属血缘关系的只有“舅、甥”两个字。

    这就说明,许多称谓都诞生于母系氏族,当时子女跟着母亲生活,知母不知父。

    但是因为宗教是男性创立,依然得遵从男性设定的法则。

    玉真公主突然对母系氏族时期的图腾信仰和祭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玉真公主喝得两颊微红,猛地一拍桌案:“大唐公主文武经商都有,还没有写易的。殷商的易能写作《坤乾》,我大唐有女皇、有公主将军,也能有公主大祭司!”

    “没有男人写,本公主亲自写!”!